主持人:我们再来请教姚景源先生。刚才列举美国下一任总统奥巴马三大经济难题,我们都知道中国基本面是好的,但是我们面临很多挑战,我们也面临三个大挑战会是哪三个?
姚景源:如果要是三个挑战,我想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中国经济在生产的角度来看结构问题是什么,我们现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支撑,第一产业农业相当薄弱,而相当产业比重过低,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在整个经济结构当中占到70%,美国占到80%,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占到51%平均数。我们国家去年是40.1%,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我们现在就业压力非常大,我们恰恰希望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比例过低,所以我们就业压力很大。我们主要靠第二产业支撑经济,长时间用这种方式支撑整个经济,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整个经济的增长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第一产业农业,我们长时间处于薄弱状态,从去年开始我们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然后推动通货膨胀,生产角度来看三大产业不均衡出了问题。
第二,看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我们主要靠两驾马车,靠投资靠出口,我们多年来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靠出口拉动经济,大量投资意味着大量生产能力的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够形成之后,我们消费上不去,产能过剩的风险始终存在。为什么这几年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大的暴露,就是说我们过去还有靠出口拉动经济,去年出口总量120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乘7,84000亿美元出口,所以这么大的比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37%。现在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直接的冲击是导致我们出口放缓,出口受阻,所以这种状况下,出口受阻,还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大量产能产量过剩风险会越来越大。第三,我们的增长方式,我们现在一年消耗钢材占世界钢梁30%,煤炭占总煤炭量35%,去年产出占世界总产出6%,这样一做比较,就看到我们增长方式是什么问题,我们增长方式是高消耗,支撑高增长,这代价太大。显然三大问题没有可持续性,所以我是说我们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要解决三大问题,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统筹兼顾,要解决全面协调可持续,所以我们难题如果说三个难题,我觉得这三个是我们当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
主持人:怎么样适度合理地消费,也是我们目前解决的问题,在这点上,在1998年之后,跟我们出的政策相比,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姚景源:针对现在世界的金融危机,我们现在关键在于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怎么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要坚决贯彻以扩大内需这个基本方针,扩大内需,内需是什么?两大块,一块投资一块消费。我们讲到消费,怎么样扩大消费,第一,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大家的收入。
主持人:好!稍候我们将请教我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先生。
主持人:刚才聊到刺激内需,我们先说消费,让老百姓把钱拿出去消费,现在是不是有社会保障,现在有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是不是这些先解决,老百姓才能消费。
姚景源:消费首先取决于收入,收入多了才能去消费。所以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消费还取决于两个预期一个是对将来收入的预期,一个是对将来支出的预期。如果一个人对将来支出的预期,他感到压力很大,现在上学难、看病难,房价高,这些问题会导致大家对于未来支出预期加大,从而现在不敢消费。我们在解决消费问题上,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大家的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决定提高粮食价格,意味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一个我们要使大家对未来支出的预期能够压力减弱,减小压力。所以我们要对医疗、教育、保障房等等这些基础性设施能够加大投入,这样使大家对预期能有良好的预期,然后大家消费就有信心,有一个好的就业增长趋势。包括资本市场,我们提出现在要稳定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稳定了,股市好了,所以大家感觉到会有一种收入性效应,也会导致消费上升。
主持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有调整吗?
姚景源:我个人觉得条件允许我们能够把起征点往上调,这样意味着给大家留了一点钱,这些钱也可以用到扩大消费里面去。我们现在取消了利息税,就是给大家留了一部分货币,让大家去消费。
主持人:说了消费我们说投资,这时候国家投资的重点是不是还主要集中在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地铁,比如说电场等等。
姚景源:国家在投资方面作为应当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我讲过你看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我们再来看今天,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8年当时进出口遇到相当大的困难,我们98年进出口总额是负增长,出口仅仅是增长0.5%,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扩大内需,其中主要是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我们当时一年投1500亿,当时我们国内生产总值是8万亿,现在到了25万亿,我们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事情。政府在扩大需求方面加大我们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投入一方面可以拉动经济,我们投地铁,修地铁本身可以拉动钢铁产业,拉动水泥行业,拉动机电设备。而且不仅仅是拉动这些行业,同时还为整个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且现在就投资资金来讲经验数据,我们现在投资当中有40%左右转为消费资金。我们一个投资项目其中有一定数量转成工人的工资和奖金,这个比重在40%左右。大量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有40%左右转为老百姓,我们大家的消费基金。所以投基础设施本身不仅仅是完善基本设施,为经济增长提供完善强有力的作用,也是推动文化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