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贾老师,这次英国央行的降息既一般又不一般,今天下午6点的时候我们和中央电视台驻欧洲记者站的记者在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还在讨论是50个基点还是100个基点,现在看来竟然是150个基点。您觉得为什么会浮动这么大?是不是有一种心态,或者是一种理念,干脆一步到位?
贾康:从观察来看,大家觉得这个力度有点出乎意料,实际上是不是反映了英国货币当局对前一段带有恐慌性色彩的心理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对冲。既然大家都认为政府应该出手采取措施,就是在他的判断上采取什么措施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有一定的不同寻常的地方,有点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主持人:这种非常的大幅度降息会成为趋势吗?
贾康:这段时间来看,它可能带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各国在宏观调控方面还会有意无意地考虑类似的提升利率的做法。
主持人:好的,谢谢,稍后我们继续请教贾康老师。
主持人:贾老师,我们的观众发来了很多短信,他们现在特别关注社会保障问题,比如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我们先从农村话题说起。这两年一直推行新型农村的合作医疗,一位农民观众给我们发来短信,虽然有了合作医疗在推进,但还是看不起病。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进一步帮助农民看病?
贾康:新型合作医疗在这几年推行的过程中间,资金实际支持的力度不断上升,但在现在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间。它针对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在农村的社会成员、农民怎么样得到基本医疗的保障。如果解决不好基本医疗保障农村怎么实现的问题,很多农民会碰到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好不容易增加了收入,有了一定的富裕程度,结果一场病,因病返贫,这个事情对农村怎么样走向小康、怎么样走向和谐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新型合作医疗的基本框架是,机制上需要农民积极参与,不是简单的交分子钱,最开始是30块钱,农民只出10块钱,中央、地方各配10块钱。显然一个人头30块钱是不够的,于是提升到50块钱,农民还出10块钱,中央、地方变成各出20块钱。显然50块钱还不够,就提升到100块钱,那农民出20块钱,中央、地方各40,然后中央转移支付,把每个人的分子钱提高到100块。大家关心这个事情,是和实际运行当中明显感觉到支撑不够有关,政策的意向非常明确,下一阶段就要考虑是不是进一步提高,比如说在不太远的将来调整到每个人头200块钱,这里面中央和地方所出的钱我估计至少翻倍,农民增加的可能少一点,或者是怎么更实惠的处理,剩下的是中央、地方政府方面把这个分子钱配齐。这是看得比较清楚的发展前景。
主持人: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低收入的问题,您觉得现在最低收入的标准是不是提高一些?
贾康:最低标准各地不一,但总体来说应该根据现在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通货膨胀的具体情况,由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提升的标准实施管理。据我们所知,各地现在也都在考虑适当地提高这个标准,在提高标准的过程中可能还要加强管理。
责编: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