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段 礼物引出——电话,发病
字幕:2006年2月14日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同期:朱琳哭诉要配型
朱琳: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怕我配不上,那是我现在最担心最怕的
记者:如果配不上怎么办
朱琳:如果配不上。我是孩子的母亲,怎么也不愿意让孩子走这步,我愿意同我爱人一道,再艰难也支撑下去
作为妻子,我愿意尽我所能尽的一切,也是对我们二十年感情的付出
解 说:她叫朱琳,河北省井陉县河东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她焦急的神情和话语让人觉得有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发生在她的身上。她十分希望在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送给丈夫一样特殊的礼物,而这个礼物究竟是什么呢?
解 说:杨志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医师,2006年一月份的一天,他接到了一个陌生女人打来的电话。
采访:杨志豪
首先问了我一句话,你还记得一个叫贾冀川的人吗(照片)
我想了一下,我说我记得,那是我的一个病人
她说我是他的爱人,现在我弟弟(小叔子)可能也得了尿毒症了(手术室空镜)
现在正在县医院抢救呢,我想马上到你们医院去。
解 说:十年前,杨医生曾经为贾冀川治疗过尿毒症,并先后两次为他成功地进行了肾移植手术,令杨医生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电话让他重拾起十年前的记忆,并继续了一段本已遗忘的缘分。杨志豪得知他的弟弟病情危重,为了确诊,立即安排他们来北京进行检查。
采访:杨志豪
因为十年了,为什么我想到帮助他或者什么,我觉得她对我非常信任,十年之后居然还存着我的手机号。
解 说:嫂子的细心让朱琳有机会能陪丈夫马上从老家赶到北京检查。贾晋川得的究竟是怎样的重病?真的存在家族遗传的可能吗?兄弟俩会不会是同一种病呢?这些可能不断地在朱琳的脑中闪现,同时她也回想起贾晋川病发时的情形。
采访:朱琳
有一天他送货回来,他倒在床上,说我一点儿都不能动了
我看他鼻血来了,当时吓得我都懵了
结果一送到急诊室,医生一看,吓了一大跳,医生说你们不能走了,说这人已经这个样子了后来医生叫我到办公室悄悄跟我说,说这是尿毒症。当时我真的崩溃了
解 说:几年前朱琳夫妇双双下岗,一家三口只能靠开个小粮油店来维持生计。1996年,哥哥贾冀川由于脑血管病变离开了人世,他走后留下的三个孩子,加上朱琳夫妇自己的儿子,四个孩子的上学和生活都要靠他们来打理。
采访:朱琳
从我的角度上,我是想挽救这个家,想留住他,想给这四个孩子一个交代
给孩子有个父亲有个二叔,给这个家一个圆满,我不愿意再残缺,因为我失去亲人太多太多了
解 说:贾晋川的哥哥贾冀川生前有过两次婚姻,先是同前妻生下了两个女儿,后来又同第二个妻子生下了第三个女儿,贾冀川走后,除了家中老人,弟弟晋川与朱琳两口子还毅然担负起照顾两位嫂子和三个孩子的责任。父亲,哥哥相继离开人世,前年又送走了晋川的老母亲,亲人故去的打击还没有消散,晋川又病倒了,这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相当于支撑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要是孩子再有个三长两短,真不知道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采访:杨志豪
从他叙述病史来讲,大约在不到一年以前的时候,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包括尿里头有没有什么尿蛋白,差不多一年以前突然出现高血压,从那时候逐渐逐渐进展过来的,从病史上来讲也不太符合
不是遗传性的
解 说:这个结论刚刚让朱琳松了一口气,可马上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又摆在了她的面前。
采访:杨志豪
从超声检查结果看,一个肾脏萎缩,另外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当地考虑有肾动脉狭窄的问题
当时就给他做了一个双肾的核素扫描,结果出来之后,他这个肾脏已经没有功能了。这个等于说已经没有希望了
![]() | |
第二段:
解 说:医院诊断贾晋川的双肾已经严重萎缩,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持常年透析,或者是进行肾移植手术。
采访:朱琳
透析我透不起,另外还考虑孩子。透析一年下来十来万,我承受不了。回去就是等死,我们心里都清楚
解 说:透析不成就只有考虑做肾移植了,这次来北京,贾晋川夫妇带来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六万元钱,虽然只够手术的前期费用,但总算可以解解燃眉之急。而检查结果显示,贾晋川的血型是0型,这就意味着供体必须也是0型血才有可能实施移植手术,这无形中又加大了手术的难度。
采访:杨志豪
本身肾脏现在就紧张,O型相对更紧张一些,我把这个情况跟他说一下,O型可能要等很长时间,很可能一年、半年、两年,这时候明显看见他很绝望的表情
解 说:在这绝望之际,杨志豪又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就是亲体或者是夫妻间进行肾移植。国外研究显示,除了亲体捐赠,血型相配的夫妻间进行肾移植的效果也非常好。
采访:杨志豪
没有血缘关系的,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啊,那么推测可能 是不是由于夫妻共同生活过程中,产生了精子在输卵管或者卵巢吸收这些 过程中,长期生活产生一些免疫耐受的问题,
解 说:杨志豪的一番话仿佛一盏明灯,立刻使朱琳的眼前一亮,她突然想到自己与丈夫都是0型血,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采访:杨志豪
首先他爱人很兴奋,而且很惊异地问我说,夫妻间可以吗
我说这是可以的。她说要那样就太好了,然后这时候她看着这个病人,那我给你。我明显看见贾晋川这时候抬起头来,那种表情很复杂的一种表情,这时候有一个非常非常细节的东西他没有说话,手就马上抓住他爱人的手,明显看见手有点颤抖的感觉,抓得很紧。
解 说:朱琳毫不犹豫的那一句话震惊了贾晋川和杨志豪医生,一瞬间,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涌上了贾晋川的胸口。
采访:贾晋川
立马,那一句话,没有半点犹豫,她要救我,我自己特别感动。在这种时候,患难当中才能体现她心灵深处的最美好的东西
朱琳
我爱人就哭了,他开玩笑说,我死还拉个垫背的,我说不是,我说你不能死,家里需要你,孩子需要你,还有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失去谁也不行
解 说:朱琳的一席话勾起了夫妻二人甜甜的回忆,他们回想起当年谈恋爱那会的点点滴滴。那是二十年前的时候了,贾晋川大专毕业后在一个技工学校当老师,由于知识渊博,人品又好,在学生中他颇具威信,其中就有一个女孩悄悄地爱上了他,那个女孩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朱琳。
采访:朱琳
我看中他是才,看人残志不残,原来我读书少,我希望找一个有文化的比我高的,搀扶我,虽然他是残的,我身体好,他不能干的我可以替他,但是才上面他能够帮我
贾晋川
自己住的环境,买书买得特别多,她找我借书看,经常交往,经常交往以后,最后就被我俘虏了
解 说:贾晋川12岁那年患上了骨髓炎,导致了腿部的残疾,虽然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二人的交往,但朱琳的父母却极其反对。
采访:朱琳
我妈妈传我回去,如果你选择他,那么你没有这个家了,我妈妈让我考虑,结果后来我们两个怎么也下不了狠心
悄悄选了一个礼拜天,我们把结婚证办了,我母亲听到过后,我母亲病倒了,我们家所有人没有来参加我的婚礼,后来是我的感动让我父母承认了我的婚姻。
解 说:嫁到贾家后,朱琳从婆家得到了家的温暖,公公婆婆对这个儿媳格外照顾,朱琳也特别地孝顺,婆媳之间的关系更是胜似母女,甚至还被当地的老乡们传为佳话。
采访:朱琳
人们眼中婆媳之间难处,但是婆媳之间要互相沟通,你做小辈的要忍耐
我对我婆婆比对我妈还亲,我遇到什么大事什么事找先找婆婆,然后才是爱人。为什么,因为有的婆婆理解,通过婆婆转达给小子,比我自己找她小子说效果好
贾晋川
对父母,她能持之以恒,甭管他们处在什么角度下,有钱没钱,在我身边不在身边,都特别孝敬。我父母把她当做闺女看,她也就把我的父母当成她自己亲生父母,甚至比她的父母还要孝敬
解 说:后来公公走了,婆婆瘫痪在床,朱琳一伺候就是三年,寸步不离,直至把婆婆也送走了。还没等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完全摆脱出来,丈夫又得了尿毒症,面对着接二连三的打击,朱琳坚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她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拯救丈夫的生命,所以这次立即毫不犹豫地提出要捐一个肾给丈夫,原来这就是朱琳要送给丈夫的那份特殊的情人节礼物。
采访:朱琳
我给我丈夫一个礼物,也给我婆婆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对我婆婆一个交代,因为病人刚去了母亲。这样下来,这么说来,这个礼物也算是我应该的
贾晋川(245-5)
两人之间最浪漫的事儿就是一同生活、慢慢变老,是人生最浪漫的事
![]() | |
第三段:
解 说:各项检查都做完了,2月14日这天,朱琳到杨志豪医生那里去取配型结果,这个结果将直接决定他能不能给丈夫捐肾。
朱琳:我主要看我和我爱人配型的情况
杨大夫:昨天下午回来的,我大致看了一下,情况应该说是很不错的
朱琳:哎呀,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盼望这天了,我太高兴了,我爱人终于有救了
解 说:配型结果显示,他们夫妻二人配型的六个位点中对上了三个,完全符合肾移植的标准,得知这个消息,朱琳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立即回到了透析室,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爱人
同期:
妻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成了,真的成了
丈夫:配上了
妻子:配上了,(趴在床边痛哭)咱们有救了,咱们有救了,咱们成功了
丈夫:配上了
妻子:配上了,我太高兴了
丈夫:杨大夫说配上了
妻子:配上了,咱们配得挺好的,这是咱们夫妻的缘分
丈夫:这是上天的安排,安排你给我了
妻子:真的真的,咱们总算有个交代了。咱们不哭,咱们高兴
丈夫:你怕不怕
妻子:我不怕,只要有你在,我不怕,配上了好一点,咱们缘分到了
这下咱们谁也离不开谁了吧,你的里面有我一个,咱们一人一个,公平合理的对吧
解 说:配型的成功让朱琳兴奋不已,她立即动身,同丈夫一道回了河北,到县里做了一个志愿捐献器官的公证,办理完了手术前的最后一道手续。可没想到,回到家里,一件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同 期:龙龙不起床
贾:他给我肾,他不愿意他妈妈给我肾,我给你就得了,非把妈的肾摘了,今后怎么办
贾:咱们绝对不可能让孩子捐,他才刚刚开始
朱:现在他不理解,就说你非要动我妈妈,我妈妈摘了我怎么办,他原来问过我,你做了我们怎么办,我和爸爸怎么办,他曾经说过这话,说实话当时我说,没事儿,我基本上还可以,他是男子汉了,他是成人了,他可以给爸爸一个,他给爸爸比我给他爸爸的还好,这回回来还是因为这事,议论这事.
解 说:儿子龙龙今年刚满18周岁,可长的人高马大,身体也很结实,捐肾的事家里人一直瞒着他,当他得知妈妈就要给爸爸捐肾的时候,他就开始同家里人赌气。
采访:龙龙
我想我给他。如果让我去承担风险的话,我愿意承担这些风险,他做一个手术肯定有风险,有风险的话,我身体相对而言比她好一些,如果让我去做,如果我能配得上我就去做。毕竟那是我父亲
解 说:龙龙知道自己也是0型血,而且他认为自己更有条件去给父亲捐肾。今年夏天龙龙就要高考了,贾晋川夫妇显然不可能让孩子去担这个风险,在这个问题上,一家人没有达成一致,龙龙也因此而出走了。
解 说:这三个女孩晓枚,晓凡和晓曼,都是贾冀川的女儿,虽然同父异母,但姐妹之间的感情却非常好。爸爸去世后,她们也逐渐把二叔和二婶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看待。
采访:贾晓枚
那次中央二套也一个女的把她的肝切了多少克给她丈夫,觉得挺不容易的,那个事到自己身上了,觉得我二妈真是太不容易了,真是挺伟大
他们的爱情太伟大的,他们真是,我觉得一般人做不出来这种
解 说:照片上紧挨着的这两个女人,左边的叫张卫平,右边的叫康红英,也就是去世的贾冀川的两任妻子。原来她们曾经是好朋友,但却同时爱上了贾冀川,后来由于命运的捉弄,贾冀川在同她们二人先后有过两段婚姻后离开了人世,从此两人之间一直有着很深的过节。直到婆婆病逝前,一次两位嫂子都去看望婆婆,正好碰到了一起。
采访:朱琳
婆婆说怎么办,我说谁也不能走,你看孩子都好了,哪有那么大的吵,看在孩子的面,你们大人应该坐下来好好说说,在我和婆婆的撮合下,两个嫂子终于握手相合了
结果那一年过得特别特别舒心,特别是奶奶,病一下子间好了很多很多,奶奶说我可以放心走了,一切都圆满了
解 说:打那以后,两个嫂子和好了,三家人处得跟一家人一样。朱琳也逢人就说除了儿子,自己还有三个宝贝闺女。
采访:张卫平
我们离婚以后,我一直以为那边就是家,说实在的。
康红英
只要活着,我不愿意再让他们两个人再受多大的苦,反正咱们能帮多少帮多少,最大的努力,毕竟我们都是一家子
朱琳
我们是一个大家。我们是顶梁柱
解 说:朱琳的真诚换来的是全家人的和睦,就在陷入困境之际,几个家庭都积极行动起来,四处张罗借钱或者寻找治病的信息,杨志豪医生接到的电话正是嫂子康红英打的。 眼看着长辈们跑前跑后,懂事的女儿们也暗地里找到了龙龙,解开了他的积郁已久的心结,并终于成功地劝龙龙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 | |
第四段:
解 说:就要去北京了,走之前,朱琳把家里的事情都交给了两个嫂子去料理,连晓枚也开始学着卖货。平日里贾晋川朱琳两口子接人待物十分友善,在乡亲们中的口碑都很好,周围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也都深受感动,纷纷过来表示慰问。
采访:邻居
换成一般人我觉得不可能,我的感觉是不可能的,朱林这个人性格太好了
她对老人比闺女还亲,老的还没有闺女,比闺女还亲。在床上不能动,喂、洗,老人的衣服那么脏,哪个媳妇给你洗,闺女都不动。
解 说:在外人面前,两口子都喜笑颜开,当成没事一样,事情也仿佛都一帆风顺地进行着,可此时他们的心中却有着各自深深的忧虑。
采访:贾晋川
我是一个残疾人,我自己双肾坏了,家里头已经失去一个顶梁柱了,再把她切了一个肾,实际上咱们两个人都成了两残疾人了,少了一个肾,咱们怎么面对今后的生活
哪个女儿不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再从我身上取下来给他,我母亲肯定不会同意的,她说我精神上身体上付出太多太多的辛苦,再割肾,我母亲肯定多长时间不能理解,但是我母亲可能知道这事之后,我但愿我手术过后,第一个告诉的是我母亲,让她理解。女儿做这一切是为了一个家,为了给四个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解 说:临行的这天早上,亲戚和邻居们都来送行,龙龙也将随父母一起去北京,她要担负起手术后照顾父母的责任。
同期声:送行
解 说:就这样,满载着亲人朋友们的祝福和牵挂,他们上路了。
解 说:明天就要手术了,夫妻俩都对手术充满了信心,为了不让对方为自己担心,他们也都互相说着安慰的话。可龙龙却不思茶饭,经常到医院的院子里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想着些什么,几天之间,他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采访:龙龙
解 说:由于手术需要先从妻子的身上取下肾脏,然后再移植到丈夫身上,所以朱琳比贾晋川要较早进入到手术室。
同期声:手术前分别
解 说:下午两点整,手术开始了,不知道此时紧邻的两个手术室里的夫妇二人能否感应到彼此的牵挂。
字幕: 15:36 朱琳的一个肾脏被成功取出
16:00 修好的肾被转移到了贾晋川的手术室
17:00 肾脏被成功移植到了贾晋川的身上
解说:手术非常成功,朱琳送给丈夫的礼物不仅仅是一个肾,而是一个生命,一个家。虽然他们马上就要面对沉重的费用负担,可毕竟人活了下来,活着就意味着希望。
责编:吴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