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10月13日CCTV-4“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内容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4日 15:45 来源:CCTV.com

  主持人(鲁健):

  各位好,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正在为您直播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特别报道。今天晚上我们的节目将会继续来关注神舟六号的最新情况。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演播室的嘉宾,我们请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飞船系统的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您好戚教授。神舟五号的时候,您是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当时您和袁家军两个人也是来到演播室,我们一起采访了您。我想这一次神舟六号也是全程关注,我们今天就在演播室一起来看一看神舟六号的一些最新情况。

  首先我想给大家看一段今天我们刚刚收到的画面,是今天早晨航天员进行的第三次穿舱实验的画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这是在“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第20圈的时候,我们从这个画面上可以看到,费俊龙是在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进行了第三次穿舱试验,这个试验主要是证明了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行姿态的影响是微乎其微,而且飞船可以正常地航行,不需要重新点火。

  今天下午4点,航天员费俊龙在返回舱一边读飞行手册,还一边和地面通了话。随后进入了轨道舱。这是第三次穿舱试验,前两次穿舱试验,第一次是在昨天下午的5点29分进行的,第二次是在今天下午1点37分进行的。在这儿正好说到穿舱实验,我也想问问戚教授,原来大家可能也是有一个疑问,比如说航天员在舱内的活动会不会对飞行器的飞行轨迹造成一些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飞船系统顾问 戚发韧:

  是。

  主持人:

  在太空当中,在舱内的一些活动居然会对飞行造成影响,这是为什么?

  戚发韧:

  因为不管是飞船还是人,进入轨道之后就失重了,没有重量。所以微小的动作就会造成他的移动。

  主持人:

  包括飞船本身也没有重量的。

  戚发韧:

  包括本身也没有重量了。所以一个人在这里活动肯定会产生速度,他没有重量,但是质量还有。人在船上走来走去对船有影响,但是这件事情我们做了认真的分析,到底一个人在这里活动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分析过了,认为不多,而且也有措施,因为我们有很多控制发动机可以点火来搞。但是真正人去动一下什么样子呢?这次第三次专门有两位航天员进去,活动不是很大,他一开始没有把握,先试一试,现在看起来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就可以放心,他可以做更多的活动。

  主持人:

  但是这一次是第一次在实践当中证明的,因为上次“神舟”五号的时候没有穿舱的过程,所以这是第一次。

  戚发韧:

  我们的分析验证了不大,完全可以做更多的活动。

  主持人:

  即便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的飞行质量造成影响,也可以通过发动机来调整它。这是进舱的一个最新画面,另外还有一个画面是今天早晨两名航天员吃早餐的一段画面,我们也可以一起来看一看。

  这就是在今天早晨的一段画面,大家可以看一看。

  这是聂海胜刚刚从轨道舱里下来,说“下来”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太准确。大家如果从画面上看到,这是一个视觉上的错觉,看起来进好象总是觉得轨道舱是上去,比如你可以侧着头看,甚至可以倒着看这个电视画面,其实他都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个舱上主要是摄像机造成了这样的视觉的位置的错觉,其实整个轨道舱和返回舱是一个平行的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航天员已经准备进舱了,刚才聂海胜是从轨道舱取回来加热后的早餐,费俊龙是在轨道舱里值班。现在聂海胜已经大概用了早餐,他是用勺,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在用勺子吃饭,因为在失重的状态下,由于张力还有内聚力的作用,包括黏力,勺子里的东西如果你要是不去用力甩出来的话,它是不会掉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他在用勺一口一口地吃。现在靠近我们观众的画面上这位就是费俊龙,而且在两位航天员之前还有一个大的包裹,这个包裹应该是包裹他们的航天服的,换下来的航天服的。

  戚发韧:

  换下来的航天服,一个是放在下面去了,放不了两个,所以一个就放在上面了。

  主持人:

  另外一个包裹是在轨道舱里还是?

  戚发韧:

  也是在返回舱里,他放在椅子下面去了。

  主持人:

  现在费俊龙还是用DV机在拍摄整个过程,所以特别有意思,我们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个画面,在太空当中吃饭很多观众和网友也提出这个问题,他们这个吃饭到底怎么吃?大家现在就可以来仔细看看。据说他们的早餐包括月饼,还有饼干这样的一些东西,在失重状态下真的很有意思,我们刚才看到。

  这是今天早晨吃早餐的一段画面,而且我们第一次看到聂海胜是在给费俊龙用喂的方式在给他喂饭。在太空当中吃的食品也是可以加热的是吗?

  戚发韧:

  可以加热,以前有一天没有配制加热的装置,他们就吃冷的了。

  主持人:

  只能吃冷的,包括“神舟”五号的吗?

  戚发韧:

  包括“神舟”五号,杨利伟吃的都是冷的。

  主持人:

  也是冷的。

  戚发韧:

  现在五天都吃冷的对人是不太好的,不习惯,所以就加热。

  主持人:

  对,据说好象食品种类还非常多。

  戚发韧:

  非常多,有几十种用于他们选,确定几种带上去他们吃,现在有饭了。原来都是月饼、点心一口就吃掉,主要是怕掉渣,掉了渣以后就到处飞了。影响整个的环境,而且影响安全。

  主持人:

  但是现在他们吃的这种饭是可以用小勺来舀着吃的。

  戚发韧:

  是黏的,不会掉粒,不会掉渣,所以问题不大。

  主持人:

  但是据说也有很多菜,小炒牛肉,还有宫爆鸡丁什么的都有,所以口味特别丰富。昨天我在采访的时候,也有专家说,在太空当中吃东西的时候嘴必须是闭着的是吗?

  戚发韧:

  他就怕有饭粒或者渣子掉到环境周围去,它就浮起来了,浮起来以后就到处跑,你就抓不到了。

  主持人:

  对,所以航天员吃饭必须养成好的习惯。

  戚发韧:

  要闭着嘴吃,不要掉渣。饭也是这么做的,一口能够进去了。

  主持人:

  以前可能在一般的家庭里,家长要教育孩子说,不要巴叽嘴,要闭着嘴吃饭。其实对航天员来说,这是必须要做到的,要养成一个吃饭的习惯。

  这是今天我们得到的一些最新的画面。另外还有一些最新的消息,我们在这里也一起给大家介绍一下,到目前为止,神舟六号飞船已经升空30多个小时了,根据各检测点检测的最新数据,飞行状况正常,而且航天元的状态良好,在今天早晨5点58分的时候,喀什站今天第一次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我们看看记者发挥的一段报道。

  解说:

  今天上午,西安卫星检测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计算明天凌晨飞船第30圈的轨道维持控制参数,验证预算结果的正确性,并在今天上午的11点钟左右,把计算结果送给北京飞控中心进比对,最终产生飞船发出的轨道维持参数。同时继续通过各种遥测数据监视飞船的工作状态,通过他们的检测,目前船的飞行姿态平稳,推进舱的太阳帆板正常跟踪太阳,飞船的电源测控和推进等分系统工作状态良好。

  主持人:

  另外从今天凌晨0点36分开始到8点31分,“神舟”六号飞船连续六次穿越了轨道上的强辐射区,就是南大西洋异常区,航天员的安全没有受到威胁。

  记者:

  这里是中科院的中间环境预报中心,现在“神舟”六号飞船正在第六次,也就是今天的最后一次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大屏幕上所显示的飞船和航天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正在时时地发生着变化。在飞船每次参阅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都会密切地关注飞船和航天员所受到辐射剂量的变化,他们重点测算的是航天员的眼睛、皮肤、造血器官和生殖器官所受的辐射剂量,他们不但要计算出穿越时每一时刻辐射剂量的变化,还要记录下飞船和航天员所受到的累计辐射量。

  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 研究员刘四清:

  从目前飞行软件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航天员目前接触的剂量还是很小的,离对身体有危害的阈值相差还比较远。比如说眼睛,他现在目前接受的辐射剂量积分的通量是0.07MSV,根据国际标准,一个航天员眼睛最多能接受的辐射剂量是4个MSV,也就是说目前的剂量是危害剂量的5万分之一。

  航天专家谈飞船新变化

  主持人:

  各位好,欢迎您继续收看国际频道“神舟六号”载人飞行的特别报道。

  刚才我们看了一些最新传回来的消息。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演播室的专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飞船系统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先生,戚教授您好。您是7月份就去了九泉发射中心。

  戚发韧:

  七月底。

  主持人:

  七月底去的,一直到昨天上午在现场看完“神舟”六号发射。

  戚发韧:

  看完以后立即返回指控中心,现在就到这儿来了。

  主持人:

  对。我记得“神舟”五号发射完以后,当时您是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来到演播室,您当时和袁家军两个人一起来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发射完十分钟以后,火箭系统的专家、总设计师、总指挥可能就松一口气了,但是飞船的一时还松不了,恐怕一直得到返回以后,这次“神六”这种感觉是不是一样?

  戚发韧:

  一样的,因为十分钟以后飞船就入轨了,入轨了以后飞船完成任务,可以放炮,可以很轻松了,落了地了。但是我们仅仅是开始。神舟五号的时候是一天,这有五天,这五天过程当中,运行应该说现在来看,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也不是最危险的区域。重要的是五天之后要返回地球这一段应该是风险比较大的时间段。所以这件事情要完成地好,不仅要安全落地,而且航天员要健康出舱,这个要求飞船、要求航天员都要完成原来预定的情况。

  主持人:

  您现在可能是最关心的就是返回段了,在天上现在绕地球飞行的状况相对来说比较……

  戚发韧:

  相对来说是比较严安全,也有大的变化。

  主持人:

  返回段如果要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保证飞船的安全,有那些重要的关节点?

  戚发韧:

  第一要调整,要回来的话要减速,减速飞船就要转180度,再点火,把飞船的速度减下来,这是一个。调整完以后再制动,制动以后再把不需要的舱段扔掉,把轨道舱留到轨道去,把推进舱也抛掉。这个时候也非常重要,假如说发射指令这两个舱要不动的话,这次事情基本上就失败了。这样就剩了返回舱,这个时候又进入大气层了,进入大气层因为有人,要求人减速的过载不能太大,太大人就受不了了。我们这个轨道舱从外形设计,大头朝下,而且升力,这个升力一升就不是那么非常快地落到地下了,就应该飘着回来,而且也升力就可以控制它的落点,比较精度,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升力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的比较好,是很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

  这和飞船的返回舱的形状也有关系。

  戚发韧:外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进行了非常多的理论分析,而且在各种风口上都吹过风,通过神舟一号、神舟二号一直到神舟五号,证明这个启动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主持人:

  好多网友都在提问说,为什么返回舱的设计像一口大钟一样?而不是说一个圆柱形或者圆锥形?

  戚发韧:

  这就是要有一定的升力。再一个问题就是和防热有关的。进入大气层之后空气的摩擦,表面的温度到2000度左右,但是里面的航天员他的温度还应该跟正常的温度一样,最严重最情况也不能够超过40度,瞬间。应该都是在21度正负4度这个范围里面,这个非常重要,防热的材料应该说是非常好的,隔热的性能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

  防热尤其要靠防热大底。

  戚发韧:

  这个大底温度是最高的,背面温度不是很高,所以你回来以后看这个大底是烧地很厉害。

  主持人:

  对,据我了解,在返回段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就是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一定要密闭性非常好才行。

  戚发韧:

  对,所以我想说完了以后再说这个舱门的重要性,回来以后到10公里的时候把降落伞弹出来,假如摊不出来就等于是失败了,降落伞回来之后就把速度减到,还没有达到人所能承受的,人承受每秒一到三米这个速度人才能够受得了,但是我们1200平方米这么大一个伞,只能起到每秒七到八米这么一个速度,远远还不够。可不可以伞大呢?如果伞再大了,这个舱里面就装不下了,也太重了。

  主持人:

  您说是主伞?

  戚发韧:

  主伞。

  主持人:

  主伞是1200平方米,因为我还要有个备伞,因为要保证可靠,万一主伞打不开的话还要有个备伞,要装两个这么大的伞舱里就装不下了。

  主持人:

  备伞是900平方米。

  戚发韧:

  对,那是1200平方米,这样的话我们就是想了一个办法,整个返回舱离地面一米的时候,有四个发动机点火,再反推一下,落地的速度是一到三米,完全能够承受地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当然还有很重要的过程,一定要落地预定的圈里头,假如落地很远就没有法去救援,就很困难,那就是意外了。这几关通过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这个事情都是经过考验了,没有什么问题了。

  主持人:

  这样感觉发射段和返回段,好象返回段是不是更那么一些?

  戚发韧:

  返回段变化环境太恶劣了,实际它变化也比较多,也比较多了往往出事也比较多。

  主持人:

  关节点也很多。

  戚发韧:

  所以不能够有丝毫地差错,这个很重要的。

  主持人:

  刚才比如说下降阶段的防热问题、开伞的问题、点火的问题。

  戚发韧:都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主持人:

  包括这几个舱的分离的处理。

  戚发韧:

  假如分不开这个就很困难很困难了,虽然有些措施来解决这个事,但是是很困难的。大家对舱门很关心,这个舱门应该说这个航天员是从这儿进去,发射的时候进去以后,第一个门关的时候是由工人关,再进去从这个舱到返回舱还有一个舱门,这个舱门发射之前也是由工人来关。但是神舟五号的时候,因为杨利伟没有进去过,这个门是工人关的,应该比较有把握,地面都检查好了。但是现在两个航天员都要进轨道舱,他要把门打开,要推,打开比较容易,现在已经打地非常好了。现在回来之前两位航天员要进到返回舱,他自己要把门关上。这个门关可以在地面有重力的情况下好用劲,但是失重情况下,人是空的,用不上力的,要关这个门,航天员还要确确实实经过好好的训练。另外,关上之后要检漏,检查它是不是关好了?关严了?还要有一些密切的检查来操作。所以这个门假如关不好的话,必然带来非常灾难的后果。

  主持人:

  我们的节目当中在稍候的时间里,也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最新的画面,包括费俊龙用DV拍摄的,他自己拍摄单手打开返回舱和轨道舱舱门的画面,待会儿我们会请导播找到这段画面给观众看一看。

  刚才您是谈到了载人飞船在返回阶段的一些关节点,大家都非常关注。接下来我们干脆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载人飞船的一些主要的结构。

  解说:

  载人飞船的主要结构一般分为两舱式结构和三舱式结构。苏联第一代“东方号”的结构就是两舱式,而中国目前的神舟号飞船,采用的是三舱式结构。分别为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飞行时主要的生活工作舱,整个的轨道舱用铝合金制造,既坚固又轻巧。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坐舱,在发射和返回地球的时候,航天员都坐在返回舱里。在轨飞行的时候,航天员都需要操纵飞船或者监视飞船飞行状态,以及和地面进行通信联系的时候也都需要待在返回舱内。返回舱和轨道舱相连形成飞船的密封舱,而推进舱则是这个飞船的飞行舱,飞行中所消耗的电、气、液和推进剂等都组成由它供给。

  主持人:

  刚才我们看到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一些主要的结构。不过从这两天的直播,我想很多观众也的都注意到了,这次“神舟六号”和“神舟五号”对比有了很多改进,尤其是飞船的内部有了很多的改进。您对这些新的改进可能也非常清楚了,您觉得哪些改进特别地重要?比如说对航天员的操纵的舒适性,包括方便这些角度来讲?

  戚发韧:

  我打个比方,“神舟一号”一直到“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从外形来看都是差不多的,就像我们买了个毛坯房,但是没人住,住进来要重新装修。现在等于说我们以前没有人,对跟人有关的东西就忽略了,现在一个人了,就等于这个房子住一个人,而且就住一天,所以就比较简单。现在这个任务变了,要住两个人,还要住五天,所以这个房子装修起来觉得有两张床,两个座椅。另外五天吃饭就得有加热的东西,要把饭带足。五天要喝水,就要把水带足。五天还要大小便,就得有厕所。五天坐在座椅上不方便,所以他有个活动的地方,就到轨道舱了。这时还给他一个任务,他要去操作有效载荷来完成试验任务,他要进去操作。这样的话,所以这次的装修就是按照两个人五天配备来去装修的,这样应该变化比较大的。为什么变化比较大呢?因为挪个床在地面比较容易,在天上挪个床重心就变了,重心变了控制就不好控制了,保证重心变化最小。另外今后还做很多的有效载荷试验,这个有效载荷很重,也要调整这个布局,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完成这次任务所要调整的,我把毛坯房重新装修,装修地能够完成任务。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主持人:

  而且这次装修可能很“神五”还一样,“神五”的时候当时只有一间房,现在是一室一厅了。

  戚发韧:

  还有厕所还有厨房。

  主持人:

  对,您刚才说这些变化,如果是具体体现在这次装备上的话,比如说上卫生间在轨道舱里应该主要就是抽气马桶。

  戚发韧:

  有抽气的马桶。

  记者:

  既可以保证小解。

  戚发韧:

  因为他失重了,他小便出来以后得抽。

  主持人:

  小解大解都是分开的。

  戚发韧:

  是分开的,而且要把这个臭味除掉。

  主持人:

  我们现在看一看这个照片,我们现在可以从这张照片上,可能这张照片上还不能看地很全面,轨道舱里的一些画面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待会儿我们会有一些动画演示。在轨道舱里,应该说所有航天员的吃喝拉撒睡大部分都是在轨道舱里完成的,要进入到轨道舱里,这个轨道舱里比如吃的方面应该是有储藏食物的一个柜子是吧?

  戚发韧:

  因为以前的习惯,以前我们设计的时候都搞一些柜子。

  主持人:

  这都是杨利伟说的。

  戚发韧:对,他说还瓶瓶罐罐不好,现在都变成软包装,就是袋子,尼龙搭扣,装在里头。就是软布袋子。

  戚发韧:

  软布袋子。虽然看起来不太好看,但是很适用。

  主持人:

  有点像面口袋这样的。

  戚发韧:

  面口袋,但是有很多的口袋,装不同的食品。

  主持人:

  用拉链拉开?

  戚发韧:

  不是,用尼龙搭扣一撕就撕开了,很方便。

  主持人:

  原来是金属抽屉。

  戚发韧:

  原来是柜子、抽屉,很漂亮,但是并不使用,这是中国特色。

  主持人:

  这是杨利伟带回来的经验。

  戚发韧:

  中国人说这么做比较好,虽然不好看,不洋气,但是非常实用。

  主持人:

  包括储存食物和储存一些工具都是这样软布包解决了。

  戚发韧:

  对他们觉得这么最好,比较方便。

  主持人:

  睡眠就是有个睡袋。

  戚发韧:

  因为您已经失重了,无所谓。

  主持人:

  在哪儿睡都一样。

  戚发韧:

  只是站在袋子里给他两挂住就行了。

  主持人:

  我现在可以看看动画的这段演示画面,这就是进入轨道舱内的生活状态,当然可能真正的神舟六号的轨道舱没有动画看起来这么宽敞感觉。

  戚发韧:

  我也解释一下,本来这个舱比较大的,就是生活用。但这次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装了非常多的有效载荷,搞科学、搞技术试验的内容,占了一大半比较多的房间,那就凑合凑合了。

  主持人:

  现在可能主要还是要从科研的角度多去考虑。

  戚发韧:

  又充分利用一次资源,发射上去之后,人稍微不太方便一点,但是我做了很多试验,这还是值得的。

  主持人:

  其实还有不少的新变化,我们待会儿再谈。

  我们先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变化?

  解说:

  “神舟六号”飞船有三个舱段构成,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从外形上看,它与“神舟五号”相比取消了附加段。由于飞行状态发生变化,两名航天员首先进入返回舱发射升空,入轨以后再进入轨道舱工作和生活,返回时回到返回舱,因此神舟六号更多的改进在飞船内部进行,尤其轨道舱以及返回舱加强了人性化的设计。

  飞船系统总指挥 尚志:

  神舟六号跟神舟五号相比,主要是航天员在舱内活动中间要扩展。在人性化方面设计我们今年是重点加强了,比如说我们今年搞了内装修,尤其航天员在轨道舱要进行生活、工作、起居,在这些方面我们在轨道舱的设计上更采用人性化这些方面。

  解说:

  两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的设施都有细致入微的安排,甚至连取放东西,神舟六号飞船里也使用了更方便的办法。

  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杨宏:

  神舟五号的时候我们原来采用了一些抽屉式的包装方式,原来这种方式在地面上我们用起来会非常方便,拉抽屉。但是“神舟五号”我们飞行试验下来以后,发现这种方式,据航天员讲并不是非常方便,这主要是由于空间微重力环境的影响,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这种操作,拉抽屉并不是件很方便的事情,他建议改成一种软布包的方式,用绳子来捆扎这种方式,起放东西和固定东西都非常方便。

  解说:

  同样根据航天员杨利伟反馈的信息,为了解决神舟五号飞船入轨以后舱内起浮尘的问题,“神舟六号”飞船在出厂前一直采用新方式除尘,提高舱内的洁净度。

  “神舟”六号飞船总装设计师 孙悦年:

  我们旁边这条两不锈钢管子都是这次专门为了除尘的装置,整个在总装操作,电磁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进行除尘,一直在做这个工作。而且不一样的是,原来神五的时候除尘,包括换气用的是副压,现在我们用正压,基本上用正压吹,上面可以吸,有这么一个循环。

  解说:

  飞船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在“神舟五号”的基础上,“神舟六号”飞船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更上一层楼。

  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杨宏:

  比如说航天员在返回之前,他的座椅要进行提升,这个提升需要航天员需要手动发出一条指令,手臂要伸出去,发这条指令要提升。这种情况下,按下去的同时,按下去按键的同时座椅要提升,这个时候会对航天员的手臂会磕碰到其它设备,产生安全性的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把相关的指令做成一个独立的开关,由航天员握在手里面,这样的话来发出指令,不用手臂伸出去,这样的话确保了航天员的安全。

  航天事业的后起之秀

  主持人:

  欢迎各位继续收看我们的特别节目。刚才我已经给大家介绍,现在我们的演播室有两位嘉宾,戚发韧和谢大清先生两位。我还想先问问戚教授,谢先生也一样,这个问题我想对于两位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也发现,在整个“神六”,包括“神五”的过程当中就发现,整个总指挥、总设计师,尤其是神六的时候,除了火箭系统我印象当中好像有一位是原来的人士,其他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好像全部换了一些人,而且大部分都是40多岁的年轻人,这也是这次的一个特点?

  解大清:

  应该说“神舟六号”在我们整个研制队伍上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也是新老交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载人航天工程上马的时候,高层领导就认识到了这么一个大的工程需要一大批有经验的人,在当时那个时候还没有。所以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的锻炼,有一大批年轻人他们有很好的理论基础,通过这个实践掌握了非常好的实践经验,现在从“神舟五号”开始起,结束之后,我们这些老一代人,每一个岗位上都有一个年轻人来接替,他们已经干了十多年了,也已经成熟了。所以这次可能你在画面上看到了,我们的总指挥也年轻。

  主持人: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张照片。

  解大清:

  这张照片是在“神舟六号”发射之前,就在火箭和飞船转运的过程当中,中间是我们这次载人航天的总指挥陈炳德部长,中间是我这个老头,这边笑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总指挥尚志,今年42岁。

  主持人:

  飞船系统的总指挥。

  解大清:

  总指挥,他接替袁家军。那边那一个比较严肃的就是张柏楠。

  主持人:

  是总设计师。

  戚发韧:

  是43岁,是接替我的,是总设计师。应该说“神舟六号”在他们二位在第一线来组织这些工作,工作做地非常出色。到目前为止,证明他们完全可以代替我们这些老同志来承担这个任务了。不仅他们,他们的副总师、副总指挥、主任设计师在我们飞船系统,到目前为止都是40岁左右,30岁以上的这些年轻人来办这些事情。我认为是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前途光明,后继有人,假如说“神舟六号”打成了,说这个队伍都是60岁以上的,我看这是夕阳西下了,

  解大清:

  他们都成熟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不变的定律。

  主持人:

  而且谢老,您从事研究工作,科研工作的时候,年头更久了是吗?

  解大清:

  是的。

  主持人:

  从“神舟一号”应该就……

  解大清:

  再前,从开始飞船在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的时候,一直到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模样、初样,到了正样的一部分我参与了。

  主持人:

  然后后面就是看到一批一批的年轻,可以用一茬一茬地来说。

  解大清:

  他们现在都能够独立工作了,而且干地很好,比我们还好。

  主持人:

  确实,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照片也特别能说明问题,这是戚总带来的几张照片。其实今天戚总带来的照片还不止一张,还有一些我想可能也是工作的一些照片。而我知道,戚总的家里人,您是我听说是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对吧?

  戚发韧:

  对。

  主持人:

  但是他们都没有从事这个工作?是不是嫌这个工作?

  戚发韧:

  我女儿是在我们这个单位,但是从事管理工作。不是在科研第一线。

  主持人:

  他们平时是不是觉得这个工作太辛苦了有点?

  戚发韧:

  是,她就觉得好像在他们整个生活过程感到我太累,只有到“神舟五号”打成了以后,他们两个人都表示我爸爸这一辈子这么辛苦是值得。

  主持人 :

  各位好,欢迎你继续收看国际频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特别报道。其实在中国的载人航天领域有很多充满活力的年轻的老总,其中有一位被很多媒体是称做这批老总当中最英俊的老总,今天我们把他请到了演播室,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就是“神舟”六号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刘宇,你好,刘总。

  刘宇 火箭系统总指挥:

  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

  我知道这一批很多老总年龄也就是40多岁,你也应该是这个年龄段是吧?40岁出头一点。

  刘宇:

  43岁。

  主持人:

  非常年轻的一批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我们的记者之前对于刘宇总指挥的一段采访,我们看看他在发射前的一些状态。

  解说:

  在中国载人审航天领域中,进来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充满活力的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刘宇就是其中的一个。从“神舟”五号火箭系统的副总指挥到现在“神舟”六号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年轻的刘宇被予以重任。接触过刘宇的人告诉记者,刘宇的行事作风一向谨慎、低调,很少能在媒体上看到有关他的报道。记者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为了查找刘宇的资料,记者在网上花费了很大的工夫,也只找到了两则,一则是有关2000年“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前火箭被撞的事情。文章说“黄春平与刘竹生与刘宇一起爬到90多米高的总装测试场所顶层自上而下一层一层的察看火箭,他们或跪或趴,仔细的看着、记着,力求找准火箭伤在何处,伤势如何。记者采访刘宇时问到这段往事,刘宇记忆犹新。

  记者:

  你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什么感觉?当时你是副总指挥,你当时是怎么建议的?

  刘宇:

  我建议是赶紧到现场把情况摸清,我们大概就是从能够看到的这个中心台一直往下走,一直走到底下,把每段凡是被碰过的地方都看了,当时拿了这么点一张纸也是很匆忙,当时工作服就像现在这样,带着这么一张纸,然后我就拿出来,我就记,一直记到下面,记受伤情况,多大,多深。应该这么说,走到下边的时候,我感觉“两总”(总指挥黄春平 总设计师刘竹生)实际上心里已经有数了。

  记者:

  你觉得能发?

  刘宇:

  他们俩心里已经有数了,他们俩也是多年工作中的默契,他们俩的这种信心或者说这种自信也就传染给我了,我也感觉虽然是有这么一项应该算是非正常的碰撞,但是对火箭本身的影响还是能够在自己控制之内的。

  解说:

  互联网上另外一则提到刘宇的文字同样与黄春平相连,65岁的黄春平在实验大队拥有决策权,他的副手刘宇是一位沉稳、帅气的中年男士,现在沉稳、帅气的刘宇已经接下了老领导黄春平的班,担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

  记者:

  这次您是第一次担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这个时候马上临近发射状态了,你这会儿心理状态是怎么样一种情况?

  刘宇:

  备感压力,备感责任,同时也备感光荣。

  解说:

  刘宇的老领导黄春平现在依然以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的身份,继续关注扶持刘宇,在黄春平眼里,刘宇尽管年轻,但足以胜任火箭系统的总指挥。

  黄春平 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

  刘宇同志有这么几个优点,第一,他在火箭系统是从助理员一直到调度长,然后调到副总指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这个经历,他是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是一个优点。第二个优点这个人是比较谦虚的,还是善于团结人的,因为我们是系统工程,很重要的是要善于团结,要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为航天事业做贡献,所以他在这个方面比较谦虚,比较谨慎,这是第二个优点。第三个特点,这个人待人还是很和气的,方方面面想得还是比较周到的。

  解说:

  黄春平说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刘宇多次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了具有解决问题的魄力和能力。

  黄春平:

  我们逃逸零高度飞行试验,那时候我就叫他带队,我是后来的,他带队整个基地的安排,逃逸飞行试验也是搞的很好,因此说在关键的时候,不管出了问题,还是一些规模没像我们“神一”到“神六”这么大,像零高度飞行试验,组织能力各方面还是很好的,说明这个人还是有组织能力的,还能善于团结发挥大家的作用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系统工程来说。

  解说:

  作为“神六”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刘宇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进一步提升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刘宇:

  到了“神五”飞行以后,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火箭固有的一些东西,与载人的飞行不能适应,或者叫不能很好的适应。

  记者:

  它表现在哪呢?

  刘宇:

  表现在飞行到130秒左右,我们有一个箭体结构是8赫兹的振动,在130秒左右振动量级略有放大。

  记者:

  也就是说航天员在飞船里面能明显感觉到这种振动。

  刘宇:

  对,这个振动让航天员有所感受,而且这个感受有将近10秒过程中,而且有这个感觉应该说感受还是比较强烈。

  记者:

  这是杨利伟从飞船上下来以后给我们讲过?

  刘宇:

  对,跟我们讲过。我们从数据判读也能看到这段时间,这个频率的幅值相对还是大,这种振动,因为是箭体固有的振动频率,按照以前大家的认识认为对飞行没有影响,大家就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量级不是很大。这次载人飞行以后,大家发现对载人的飞行是有影响的。从杨利伟的反映来讲,能够影响人的内脏,从互联网的资料来看,还可能影响到人语言的功能,所以对我们来讲大家也觉得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下来以后,从“神舟”五号发射之后到现在为止将近两年的时间,我们用了将近一年半,通过理论分析,通过地面试验来分析验证这种现象存在和发展的机理。这个理论计算的工作甚至于延续到我们进场之后,我们在家还进行了重新建模,重新的计算,也请专家给我们进行了评审,来确保我们采取的措施包括新的蓄压器,我们研制了新的蓄压器在内不会产生新的频率耦合,可以确保飞行过程中航天员的安全,或者航天员的舒适。

  解说:

  火箭系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知道,在载人航天的七大系统当中,火箭是最基础的部分,一旦这个系统发生了问题,所有人的努力和心血都会付之东流。“神舟”六号发射之前,初担重任的刘宇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火箭发射的信息。

  记者:

  如何保证一个火箭让人放心?

  刘宇: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科学不科学。我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包括火箭在内,所以当你的心血付出的足够的时候,它可能就可以闪亮地去工作也好,去燃烧也好。对于载人火箭来讲,我们说过很多要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从工程研制一开始,我们就引入了可靠性设计这个理念,从以前的功能性设计向可靠性设计有一个转换,转换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解说:

  1991年,29岁的刘宇踏足航天领域,从此与航天结缘。事实上,刘宇出身于航天世家,父母都从事与火箭相关的工作,但是由于这样的工作在保密方面有严格的要求,父母在家很少谈及工作的事情。小时候的刘宇对于火箭和航天始终一知半解,仅有一个朦胧的印象,直到工作以后才真正接触火箭。十几年里,从最初的助理员到参与“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制澳星的发射,再到“神舟”五号火箭系统副总指挥,直到现在“神六”火箭系统的总指挥。一路走来尽管辛苦曲折,但最终留下的都是成功的记忆,也许以往这些成功的经历,加上足够的心血付出,让一向谨慎的刘宇也说出了这么一句似乎不那么谦虚的话。

  刘宇:

  我经常老有一句不谦虚的话跟人吹嘘,说我参加的试验没有失败过,我希望这个好运能够一直伴着我,伴着我们“神舟”六号,伴着以后每一次的飞行。

  主持人:

  欢迎你继续收看我们的特别报道,刚才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坐在我们演播室就是刚才片子里的主人公,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刘宇先生。刘总,我估计你们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能够看一段这样的片子,而且尤其拍摄的就是自己,坐在这儿看刚才这样的采访过程,包括你工作的经历,现在回头看有什么样的感觉?

  刘宇:

  总算没有失言,因为自己吹嘘了一把。从来没有失败过,后来想现在这些话看来还是不应该这么说。

  主持人:

  但是心里应该还是有数的,是吧?

  刘宇:

  尽管研制的过程现在回头看还是很艰辛或者说很艰苦的,但是应该说还是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

  我听说现在火箭的安全达到了99%点多,是吗?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指标吗?

  刘宇:

  我们是两个指标,一个火箭是可靠性指标就是0.97,还有一个是安全性指标是0.997,保证我们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确保安全的两个指标。应该说火箭才飞了六次,所以这个指标主要还是从我们产品的可靠性,现在地面能够做的试验,还有一些理论计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所以为了保障这些指标能够切实的在我们的飞行过程中能够实现,我们还是要更加努力地去做工作。

  主持人:

  我也听说您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刚才我们的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在发射之前上网搜索了一下您的相关信息只有两条,今天在采访您之前,我又上网搜了一下已经有600多条了,这说明现在通过这样一次发射,我相信可能像您这样一批的年轻的老总都会担当起重任的,也甚至会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不知道面对媒体的关注有没有压力?觉得压力更大?

  刘宇:

  反正不是习惯,包括在试验场一些采访,最后好像我都是不合作的这种态度。

  主持人:

  我回来也听我们的记者也说了,说采访到您非常的不容易。

  刘宇:

  但是我答应的事还是做了,因为当时跟我约,成功发射以后是不是可以接受采访,我说那肯定没有问题。

  主持人:

  而且我们的记者说,在发射成功了以后,当时你的状态都跟以前不一样了,非常的兴奋和激动。当然了根据我的经验好像一旦火箭系统在一发射完十分重以后,一旦非常成功入轨以后,都会提前庆祝,我不知道您是不是也是一样?

  刘宇:

  应该说是这样的,当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的时候应该是一个非常幸福的状态。昨天晚上我进了一台的演播室他们还说我很精神,实际上我已经困的不行了,后来大家都看到我说眼睛已经眯缝起来了,但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觉得还是说的很准确的。

  主持人:

  坚持下来了。虽然发射后你的睡眠严重不足,但是状态还是明显不一样。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任永蔚在发射之后对您的一段采访。来看一看。

  记者:

  您是一直笑着走进这个大厅的,心情特别舒畅。现在看到火箭成功发射您谈谈您的心情和这次你自己的体会。

  刘宇:

  确实非常激动,这是我们长征系列火箭的第88次发射,也是我们在1996年“2.15”和“08.8”失利以后的连续第46次成功发射,对于我们载人飞行来讲我们火箭是进行的成功的六次发射,这次我们把两名宇航员送入了预定的轨道。按照工程大总体的目标我们完成了我们第一步的任务,因为我们总共分为四步,第一步要求是火箭成功发射,第二是要正常运行,第三是要安全返回,第四是要我们航天员能够健康出舱,所以四成一百接力我们是圆满完成。

  主持人:

  从刚才这段画面,这是在发射成功以后,说是我们的记者任永蔚记者形容您当时是快步地而且非常兴奋地走进了酒泉飞行控制中心。

  刘宇:

  对。

  主持人:

  不过从您的表情来看很幸福,但是从眼神当中还是能看到一点疲劳的感觉。那个时候有多长时间没有休息了?

  刘宇:

  应该说到后期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属于比较兴奋或者比较紧张的这么一个状态,临近发射,有的时候是睡不着,不是说没有时间休息,有的时候有时间休息,但是想起一些事情来的话很难入睡吧。

  主持人:

  还有什么拿不准的吧,应该说到了发射之前我觉得各方面应该都已经……

  刘宇:

  我原来不好形容这种感觉,后来今天突然想起考试来了,有点像考试之前的感觉,现在正好是考试之后的感觉。

  主持人:

  虽然应该复习的全复习了。

  刘宇:

  虽然复习的全了,应该没有问题了,但是老想起是不是哪还没有做好。

  主持人:

  我估计昨天可能你们老总交流的时候,“神舟”六号发射了以后我要去如何如何,现在这些都觉得无所谓了。

  刘宇:

  现在我们惟一的希望就是我们飞船能够在太空中能够非常正常的运行,能够安全的返回,希望我们的航天员能够健康的出舱。

  主持人:

  我不知道您在回到北京以后,有没有通过电视画面再看一下当时发射时候的情景。

  刘宇:

  昨天看了一些,但是没有看全。

  主持人:

  我们现在在演播室这样,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昨天发射,尤其是您负责的这个火箭它的发射的整个过程。我们再来看一看。

  刘宇:

  好。

  主持人:

  当时在发射现场……

  刘宇:

  这个镜头是当时就看到了吗?

  主持人:

  对,当时发射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当时就觉得非常的惊奇,因为是第一次在直播的过程当中看到这样一个景象。

  我们听到的第一声是逃逸塔分离。我们那天直播了正个的过程,逃逸塔分离,然后四个小火箭分离,刚才我们也看到,我们也谈到摄像机的位置,很多观众和网友他们也都非常关切这个问题,应该说这个火箭上是由两个摄像机是吗?

  刘宇:

  对。

  主持人:

  其实您说的整流罩里的摄像头拍摄到的一段画面也非常精彩,就是在船舰分离的时候,这个火箭上的摄像机因为它是朝上拍的,就可以看见飞船脱离的过程了,那一段画面有非常的精彩。我们有一个网友他是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的,他也提出了这样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在直播的过程当中安装了摄像头,而且他还专门给我们来了一封信,画了一幅图,他也问到一个问题,说这个摄像头在上升的过程当中,阻力会很大,而且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又很热,会不会被烧毁,所以他提了一些建议说能不能把摄像头放在一个保护舱里,所以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图,这是他来信画的,按照他的图,把这个摄像头右边有一个保护舱,把这个摄像头保护起来,这个安全系数增加,而且又减少了阻力,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我估计可能应该这个摄像头都有保护装置是吧?

  刘宇:

  请我们的镜头往这推一下。

  主持人:

  好的,我们请摄像师来给这个火箭这个位置来一个特写,我们请刘总给我们仔细的介绍一下。

  刘宇:

  现在看这个画面还推不过来,我大致的说一下吧,首先是感谢这个网友的建议,但是正像一句古话说的“英雄所见略同”,我们做的是完全一样的一件事情,这个摄像头本身外面就有一个我们叫小整流罩,实际相当于它保护在里面,正像你画一个方案一样,它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气动的影响。

  主持人:

  不过在这里可以很欣慰的告诉你,你提出来的想法和担心,看来火箭系统的科学家们早就已经想到了,而且他们已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在整个的发射过程当中,摄像头没有任何的问题,拍摄的画面有都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完整。

  刘宇:

  也感谢网友这么关注的航天。

  主持人:

  对,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登陆cctv网站,然后发表您的看法,也可以留言。另外就是在发射的过程当中,我知道在“神舟”五号发射的时候,航天人杨利伟他也反应,当时火箭的针对还是比较强烈的,这一次我听说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您也是总指挥了,对于这个改进的方面到底做了哪些,能不能也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宇:

  我想细的也不再细说了,因为跟一些媒体朋友也已经做过简要的介绍。核心一条就是希望能够减少这种振动,我们有一句话“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我们有两个可以去验证我们的最后是否有效。第一个就是我们有数据,下来以后我们可以把数据再进行判读,看看我们的措施是否有效。还有一个就是更直观也就是航天员最后的反应到底如何,我想数据的判读可以时间长一点,因为有些数据还要通过有一个界面有一个磁记录,我们振动的界面基本上都在磁记录里存着,这个刚才在此之前的新闻报道已经谈到了我们火箭的残骸基本上都搜集到了,那里面就有我们要说的磁记录,这个磁记录的这个数据需要重放,需要处理,这个时间可能要长一点。还有一条就是航天员,航天员的感受是最直接验证的,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两天多的飞行,今天在网上好像已经看到了有人说15号就回来,还有说16号回来的,所以不管是哪天,我们相信这个时间的话都会很快到达,这样的话航天员的表达或者语言来说明这个效果。

  主持人:

  他们会带回来这种经验的感受。其实有专家评论如果“神五”像坐卡车的话,这一次的感觉就像坐着轿车,到底这两名航天员他们俩体会没体会做轿车的感觉,可能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清楚了。

  刘宇:

  昨天可能是不是都到奔驰了,我们都这么说了,你再说你的车好,还得要用户来说,使用者说你好还是不好,那个是最有说服力的。

  主持人:

  但是目前从您对技术标准的掌握来看的话,你感觉能够到达吗?比如像奔驰这样的。

  刘宇:

  我原来曾经形容过捷达换奥迪,把一个普遍轿车变成一个高档车吧,这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达到这种目标,因为毕竟载人航天,刚才片子里也说到了,我们属于一个整个技术的基础,如果我们的飞行成功的话就会对后期的工作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特别是航天员工作时间比第一次长,是真正进入太空,所以我们火箭的责任更大,第一步要把起步做好,让他们健康的在太空中开始他们的征程。

  国外专家谈航天合作发展

  主持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在为您直播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的特别报道。相信一直在关注我们节目的观众朋友们都已经知道,我们的节目除了在北京的主演播室以外,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还有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两个记者的单边报道点。同时在海外俄罗斯、美国、法国和印度都有四个海外的分演播室。接下来我们来接通过在美国的分演播室,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天来到美国华盛顿的嘉宾,我们首先来联通驻美国记者徐健的电话,徐健您好。

  徐健:

  鲁健您好,观众朋友好,我现在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今天我们荣幸地请到了美国宇航局太空科学实验任务负责人李杰信博士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李先生您好。

  美国宇航局太空科学家 李杰信:

  您好徐先生您好。我先在此先祝贺“神六”的航天员费俊龙跟聂海胜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并且也先预祝他们安全成功地返航,他们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徐健:

  李博士,中国的航天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航天器作为风筝,控制这些航天器的无形之手就是航天测控,但是往往受到地理、经济、经济等原因,一个国家在全球各地都要建立航空测控站,满足所有的航空测控需求有时候是有难度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美国在航天测控方面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

  李杰信:

  美国在过去飞行的倾角,航天飞机一般大概飞到28度,现在国际太空站是飞到51度,因为要把俄罗斯那个地盘要包含进来。我了解这次中国的“神六”飞行的斜度是42.4度,我想这就包括内蒙回来着陆那个地点。我想因为不管航天飞机还是“神六”飞行总是绕着地球,比如说“神六”,据我了解是343公里,是个圆形的轨道。它在地球转圈的话,每次90分钟。理想的大概是每个地方都要有地面站才可以随时跟他们通信。在美国他有三个所谓的升太空地面测控中心,第一个就是在澳大利亚堪培拉首都附近,第二个就是在美国加州,第三就是在西班牙马德里附近。当时还有很多通讯卫星,必要的时候都可以使用。所以在航天飞机飞行的时候我们在测控室里头也是常常一下子信号就丢了,然后再等他出来。当时讲未来的发展可能通过各种手段,要百分之百可以随时跟宇航员联络。我想在中国目前,因为中国地面站据我所知,中国在南非的纳米比亚好像有个地面站,另外就要派船出去,比如在印度洋、北太平洋、大西洋都要有船进去,我想未来可能就要找一些国际的一些国家,可以跟中国合作,在那边建造地面站,这个样子整个太空通讯就比较稳定。

  徐健:

  如果从费用上来讲,是派船有任务的时候出去远航一次还是建立固定的地面站,那个经济上更实用一些?

  李杰信:

  我想咱们派船出去费用也是蛮大的,并且派船出去跟天气、气候有一些不定的因素。地面站到时候随时可以用,这两个费用可能长期、短期可能会有一些区别,但是基本上在设立固定的地面站,应该有相当超越的优势。

  徐健:

  李博士,我们认为航天事业不仅属于某一个国家,更应该说是属于全人类的。各国应该取长补短,加强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您认为中国和美国这两个领域里头比较先进的国家,以后合作的前景如何呢?

  李杰信:

  我觉得中国1992年以后直起直追,现在表面上“神六”跟在1965年,1966年的美国双子星计划相对接近,也是两个人。那个时候主要要想发展的就是太空人跑到机外活动,然后整个太空船对接,因为是“双子星”以前是拿破仑计划其中一部分。在地球轨道跟在我月球轨道都要对接,这一定要有。据我了解,中国在“神七”、“神八”、“神九”大概这方面都要继续发展。1965跟2005差40年,现在媒体上说中国跟美国是差40年,其实我仔细想了一个问题,应该差距比这个小很多。第一,现在所有太空船的材料都是21世纪的材料,这个就是不一样了。其次,还有电子仪器,所有的电脑都是21世纪的电脑。所以实际上讲起来这个差距应该比40年小很多。但是我认为中国这个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有很强的、很深的历史的国家。这40年,即使是40年,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站在整个中国这么一个强的中国,过去在几百年前是世界最大的一个经济强国。所以我讲中国在中美两方面合作这方面,最重要的。因为西方常常把中国当做太空发展是一个对世界一个威胁,当时我每次听到,当然我自己不以为然。我觉得中国可以在和平竞争中合作,还要在和平互惠中和作,这两个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

  徐健:

  这次中国“神六”发射成功之后,美国政府也是比较积极地态度,他是向中国祝贺,然后欢迎中国在航天取得的进步。所以我觉得应该来说美国政府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当然有一些人说有一些威胁,或者什么,但是政府的观点还是比较积极的。李博士,在您担任美国太空实试验任务责任人的期间,都做过哪些领域的试验?在哪些领域试验取得了什么成果?有哪些已经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了?

  李杰信:

  在美国过去30多年以来,在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在航天飞机上的太空实验室、太空站上做的所谓微重力实验,基本上集中在流体这方面很多。在材料、晶体、生长这方面。在燃烧,因为地面燃烧跟空中燃烧不一样,我常常举的例子就是你在地上点个蜡烛,像个泪状一样的,眼泪、泪滴一样的,在天上点个蜡烛它是球形的。在天上因为特殊的环境,我们要预防天上着火,像和平号太空上就曾经过火。所以这研究也是非常非常重要。

  另外关于生物科技这方面,我想人类是整个生物完全是由蛋白造成的,我想生物科技在天上可以长一些晶体,可以把一些蛋白质结构完全把它找出来,比地面要精确地多。还有一些基础物理方面的实验。比如说全球定位卫星GPS,这已经普遍用到了。太空经过34年的发展,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叫做延伸利益。现在是用在日常生活里头,我举例全球定位卫星这方面。另外关于全球气象,我们现在有台风、有飓风我们一下就知道,可以有好几天警告的时期,不像以前诸葛亮要借东风,他怎么知道的?可能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人造卫星在天上看,现在都完全没有问题,地球摇杆、地球资源的探测这方面。因为太空船总是要轻、小,所以在整个电子仪器微小化这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

  流体这方面,大概用在太空的比较多一点,主要在太空流体的物理行为跟一般的不一样的,尤其我们要常常去,不管进入地球轨道还是上月球、去火星这些都要了解的。

  我想在中国这次上的试验,我在一直找资料,没有找地很多,不过中国对种子这方面有一些偏好。我想太空人,宇航员费俊龙跟聂海胜本人就是一个太空医学试验的一个样品,所以他们自己可以抽血,可以验尿,看看他们的生理情况,这些我们都是觉得很重要。他们也可能做一些简单的流体实验,我有朋友在科学院,也常常跟我这方面有讨论。还有像激光反射镜,我想宇航船有个激光反射镜,在中国地面上可以看看能不能射到镜子再返回来?做通讯,做一些科研的。还有地面测控站、通讯这方面的试验。当时美国宇航局送过青蛙、送过鱼做实验,这些我记得是很重要的。另外,美国宇航员每日上去带很多纪念品,下来到每个学校发给小孩,发给美国大众他们都很喜欢。所以我想在太空里要做的东西很多。

  徐健:

  李博士,我们这次“神舟六号”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在太空做科学试验和在地球上做科学试验,为什么会有区别呢?为什么要到太空去做试验呢?

  李杰信:

  太空可以有很多很好的实验环境,在地球是达不到的。像原子钟的实验,像需要很好微重力流体燃烧这方面的实验。一般在太空做试验因为要跟地面的数据比较,所以一般的种子实验,种子实验是这样子,比如说我拿2000粒种子完全把它混合好,分成两半,统计上个完全都是一样的,然后一千个种子拿到太空去,不管它是宇宙射线,或者是微重力的影响。另外我放在地球,放在地上,等两个种子完全回来之后,我在地面找一块地,两个情形都是完全一样的,土壤情况都是一样的,然后种它们。种它们长出的果实,我不能说是在太空回来的试验我只挑大的,这就不公平了,所以两边要进行公平的比较。比较出来的结果。这个果实假如说真的是大了,你要找出原因,这个原因当时如果是宇宙射线把它的种子的基因发生突变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到底是哪个基因被打坏发生突变,你要这么一串追下去,你到最后才可以说种子上天上做实验跟地面的确不一样,它不一样的原因是哪个基因发生变化?造成果实很大。另外一个问题,基因突变的果实是不是可以很安全地给大众实用,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我想这就是中国的食品管理局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徐健:

  鲁健北京演播室这儿也有专家,您那儿有什么问题要跟李博士交流的吗?

  主持人:

  徐健,刚才我和演播室的专家都已经交流过了,他们说没有太多的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有很多专家也谈到,中国现在还没有中继卫星,如果有中继卫星可能在测控方面就会更加全面一点。不知道在这方面美国的中继卫星进展到什么方面?另外在测控方面中美有没有可能合作?这样的话对“神舟号”的检测可能就会更加全面了。这个也想听一听李博士的看法。

  李杰信:

  你讲是哪方面的卫星?

  主持人:

  中继卫星。

  李杰信:

  至于卫星这方面,美国关于航天飞机和太空站通讯动用了很多卫星,因为在地三个太空站基本上是不够的。我是讲中美合作未来的空间未非常非常大,我当时一直抱着这种不但是希望,并且我认为未来一定是这样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个太空俱乐部的会员,这个是中国全部、整个国力的一个很超越的表现。我一直讲作为炎黄子孙,这是个很骄傲的事情。刚才我讲合作,合作一定要是平等互惠的情况之下,我有东西拿到桌面来,你可以用我的、我用你的,我的东西跟你一样好,你没有可以用。达到这种目的,国际上的合作应该没什么问题,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中美未来在太空合作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主持人:

  接下来欢迎大家继续收看我们的“神舟六号”特别节目,我们要联通在印度的海外分演播室,我们请我们的记者陶野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印度方面请到的嘉宾。陶野您好。

  陶野:

  鲁健您好,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我们设在印度班加努尔的演播室。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国昨天成功发发射“神舟六号”飞船之后,这个消息在印度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比如说我手头有一份印度的标志,这份报纸叫《印度教徒报》,是一份比较有影响的报纸,今天发表了这么一份文章,积极评价这次“神舟六号”的发射,并且详细介绍了昨天“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全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言归正传,今天我在演播室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一位印度航天方面资深的科学家,他曾经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成员,他也是印度液体燃料推进中心的主任,也曾经担任过印度卫星发射中心的主任,他的名字叫瓦桑塔博士。

  请问载人飞船对于非载人飞船之间有什么区别?

  印度货架发射中心前主任 瓦桑塔博士:

  当然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它起飞加速度,无人的飞船它的加速度可以很高,载人飞船的加速度却不能太高。因为人类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陶野:

  也就是说载人飞船的速度要小有一些。

  瓦桑塔:

  是的,是这样的。一般来说,一般载人飞船都是液体推进的飞船。

  陶野:

  下面我们在北京有一些专家,我想他们很愿意很您进行交谈,他们可能会问您几个问题。

  瓦桑塔:

  当然可以,好想说大家好,大家晚上好。我是瓦桑塔。我非常希望能够看见大家,但是至少我可以听到大家的问题。

  主持人:

  您好瓦桑塔博士,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请问您。我想问问印度的火箭,因为您是火箭方面的专家,印度的火箭最大的负载的货物的重量是多少?

  瓦桑塔:

  直到今天我们的GSB飞船最大载荷是2200千克。好像您已经带来了一个火箭的模型,您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瓦桑塔:

  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两种飞船,一种是PSLD这样一个飞船,另外一个是GSB,也就是我们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飞船。它是用与发射大倾角的卫星,它的最大有效载荷是1.5吨。大倾角同步的卫星它可以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最大载荷是2.2吨,可以把卫星发射到这个地球赤道夹角比较小的这样一个轨道上去。差不多可以发射到6千公里之外。

  陶野:

  我们知道在印度也研制了自己的火箭,您认为在未来中印两国是否在航空航天方面有合作性呢?

  瓦桑塔:

  当然我希望可以有合作。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对中印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我们与中印两国的专家也交流过意见,我想这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想法。当然和政府的政策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陶野:

  您认为在哪些领域可以进行中印两国的航空航天合作呢?

  瓦桑塔:

  我想我们都有自己的强项。就中国来说,中国的火箭发射有很好的强项,当然有这种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可能可以携手合作,互相地分享我们的强项。我们在某些项目上可能进行某些合作,当然这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我认为合作和平等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强的。也许有北京的专家可以发表一下他们的看法。

  主持人:

  陶野,我们在北京演播室有两位专家,一位是飞船系统的专家,戚发韧教授,还有一位是航天员系统的专家解大清教授。两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和瓦桑塔博士有交流也可以在这里提出。

  戚发韧:

  瓦桑塔博士,我祝贺印度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值得赞扬。我想问一个问题,印度有没有载人航天的计划?准备从哪种开始做起?请您能够给我一个回答。

  瓦桑塔:

  到目前为止,就我所知,我们现在还没有什么载人的飞船飞行的立项,我们一直在这个方面有一些想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已经进行过了研究。现在我们一个太空的项目。我们会发射一个月球探测的卫星,可能会在2008年左右实现这一计划,大家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一些研究了,这是目前我们工作的进展情况。

  陶野:

  我现在还有一个小问题。也就是中国的航天员,他们现在会在轨道舱进行一些科学试验,您认为这样的试验或者是这样的太空计划对中印两国的国际名声会有怎样的意义?

  瓦桑塔:

  我认为您这个问题提地非常地宽泛。我个人认为这些人他们不仅是为了进行载人航天而进行航天活动,有就像几百年之前一样,美国的美洲新大陆在刚刚被探索之后就有人到那里进行了探索活动。我们都希望能够开拓新的疆域,我当然认为在未来可能在今后的50年、100年、1000年之后将会是一个太空的时代。人类将会探索太空,当我们实现那个目标的时候,如果我们怎样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呢?必须从今天的太空探索、太空旅行来开始。在数月甚至数年的太空飞行当中,如何让人类生存呢?我想是今天我们应该开始研究的问题。这些东西我们必须通过研究来获得结果。大家现在就必须开始进行研究。

  陶野:

  非常感谢您,非常感谢您今天和我们进行对话,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谢谢。

  各位观众,我们印度演播室的报道今天的就到此为止。谢谢您。

  主持人:

  谢谢陶野,同时也非常感谢今天陶野为我们请到了印度的瓦桑塔博士,他是火箭推进技术方面的一个专家,刚才我们演播室也进行了互动。其实我也了解到印度好像在探月方面有一些探索。但是从刚才瓦桑塔博士的讲话来讲,他们的火箭目前负载能力可能还很有限,应该是在2吨到3吨之间,这样的话以后可能在这些方面,在火箭技术方面,中国和印度有合作的可能性。

  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在为您直播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特别报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谈到这儿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直播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想在节目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个“神舟”六号发射的一些精彩的瞬间。

  (节目结束)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