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编导手记

回想《中医阻击SARS实录》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2日 11:53

  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微风中轻轻摇曳的野花,森林中枝繁叶茂的绿树……与自然界这几个微妙瞬间共同黑起黑落的,是这样6行字:“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我们又恢复到往日的心态与生活中。经历过这个春天的人们,越发懂得坚强与关爱。如果再一次有危难来临,相信我们一样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这些话语伴随着大自然的清新,空灵和安逸共同抚慰着那些曾经恐慌、脆弱的心。这就是“中医阻击SARS实录”系列的结尾。每当这个结尾闪现在眼前,总会带我莫名其妙的回想起这个系列的点点滴滴,曾经的一些尝试和感受也会随之涌现而来……

  很多人认为,谈话类节目好做,只要嘉宾能侃就行。其实不然。一个谈话节目要想让嘉宾侃得好,让观众爱听,是需要编导精心设计的。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嘉宾,话题如何设置,从什么角度切入,怎样形成好的谈话场,整体结构如何设计,短片如何编排,怎样控制情绪和调节节奏,怎样设计一个让观众明天还能接着看的结尾,等等。就拿“中医阻击SARS实录”系列来说吧,可能是以下几点使得这个系列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首先是选取了与其他栏目不同的角度。在今年恐慌的春天,很多栏目都在做有关非典的节目,像简短的采访,深入的调查,有关的专题报道,观众能与专家交流的健康直播等等。这些节目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是疫情状况,如何预防,治疗情况,感人事迹。这些内容的频频出现,已经使得观看了两个多月的观众失去了原有的新鲜感。考虑到这种情况,再加上《科学历程》这个谈话节目的形态特点,我选取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找到4位经历过非典工作的中医专家,以亲历者的身份,真实的向观众讲述中医抗击非典的经过以及他们的亲身感受。在话题设置上,采用以故事带科学的方法。在嘉宾讲述故事、细节、感受的同时很自然的引出一些中医的科学内容,并且夹叙夹议,使故事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这样既有科学因素,又通过故事有历程感,符合《科学历程》的要求。而且这样做也能形成良好的谈话场,故事的新鲜感和亲历感也使得观众爱看。

  其次是短片的编辑。这次在短片编辑上,我打破了原有的形式,尝试了一些新的手法。以往《科学历程》的短片很多所起到的是说明和连接的作用,而在这个系列中,我主要强调了短片调节整体节奏和控制情绪的作用,并且采取画面与字幕相结合的编辑手法:把一集中悬疑的、煽情的或最吸引人的内容提炼成简短的几句话,以字幕的方式配以恰当的特技和动效与画面结合出现。比如为了突出非典突如其来时的紧张气氛,我把体现时间和情节的内容概括成4句话,以字幕的方式与救护车,抢救过程等画面编辑在一起,再把演播室中嘉宾谈的有关细节,心情,感受的话语适当的穿插进去,起到了较好的煽情效果。

  最后是结尾的设计。这次的结尾,与以往的节目也有所不同。《科学历程》常规结尾方式是主持人会说几句总结性的话,然后简单介绍下集的内容,由主持人近景切到演播室全景。我在设计这个系列的结尾时是这样考虑的:这是几个亲历者在向观众讲述一段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的故事,观众在很投入的倾听了20分钟后,如果像常规结尾那样:“好的,我们今天先谈到这里……”,会让人感觉很生硬。我所希望的是,让谈话有延续感,好像还没谈完,并且希望观众看完节目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觉得没过瘾,明天还想看。因此在设计结尾时,我尝试了这种形式:在主要话题谈完后,快结尾时画面切成全景,再引出一个话题,可能是下集的引子或者是个吸引人的故事,然后随着几个人的侃谈,全景画面压缩到画左,从画右底部向上滚动出字幕,介绍下集内容。与此同时谈话声音渐弱,音乐起。现在看来,这种结尾不累赘,既起到预告下集的作用,也节省了一些时间,增加了信息量,而且比较自然。

  好像就是这些吧。喝完最后一口,随着茶香的在空气中的稀释,回忆和感受也慢慢消失……(郝茉)

(编辑:戴昕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