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孩子与父母针锋相对。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她却想离家出走。亲情遭遇择业为何矛盾重重,面对孩子的职业规划,父母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期《历程》为望子成龙的父母指点迷津。
![]() | |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我们十一特别节目――生活新主张,我是姜勇。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有个非常犯愁的事情就是找工作,尤其是现在毕业生找工作是越来越难。但是我认识这么一个朋友,她非常地幸运,她大学毕业,然后她父母就给她安排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就是在国内一家最大的银行公工作,而且月薪,你想刚毕业就四五千,一下子走进了白领的行列,但是她却非常地苦闷,我们朋友之间都很难理解她为什么会这样,而且她现在憋着跳槽。我们先来看看短片。
她叫雨桐,23岁,刚刚工作一年多,她每天的任务就是清算银行往来的票据。
主持人:首先先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两位嘉宾,一位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孙怡老师,一位是资深的职业规划师纪伟国先生,两位好。我们刚才看到这个短片了
主持人:你当时这个人找您咨询过是吗?
纪伟国:对。
主持人:她喜欢什么呢?
纪伟国:其实她以前比较喜欢写作,以前在大学里她就写过很多文章,也获得很多奖。其实她本身,她希望将来能够做一个编辑或者一个记者这种工作……其实她对数字非常地不敏感,从技能的角度讲她对数字非常不敏感。
孙仪:她也不喜欢,流露出来她也不喜欢。
纪伟国:对,也不喜欢,她可能到现在,有的时候她要算一些数字,她自己都算不清楚,这个事情,你想让她做这种工作她怎么能有快乐,怎么能有成就00:04:11:00其实我觉得作为父母可能是,他本质上来讲,他是希望将来的子女能够快乐,可能这是根本,但是他父母作为评价快乐的标准也许就是说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很高的收入,这样他就可以将来很快乐了。其实真实情况和这个恰恰是相反的,有的他工作的满足感,或者他自己本身生活这种快乐并不来源于你的这个工作的稳定,也不一定来源于你的薪水的高低,可能更多的来源于工作的实质,能不能给他一种成就感。
孙仪:……比如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动漫特别火,暑期有好几个动漫博览会,动漫博览会上那些小明星,20出头的女孩子,就是因为她做动漫人物,画得非常好,她20岁就出名了,这个东西在年轻人心目当中,他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就,因为她在这个年龄段,大家很认同,大家觉得你是英雄人物,是成功的榜样。但是从你家长的角度来看,说你是不是玩物丧志呢,他会理解这是玩物丧志。
孙仪:……家长心目中所界定的理想的职业和这种志向和孩子们心目中,他们现在所认可的这些理想跟志向,这个差异是蛮大的。……你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怎么教育人,干一行爱一行,我们的父辈都是被这么教育长大的,你先要干上,就比如说刚才那个女孩子,她数票据,家长一定会告诉她,你慢慢就适应了,你以后就会慢慢爱上它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不是在这样的价值体系当中,他们不是在这种环境当中被培养大的。你就告诉他干一行爱一行,他很难接受,像那个女孩子,她很痛苦。
纪伟国:不过有的事情,他喜欢这个,不代表他以后就会从事这个,这是两件事。比如他说喜欢跳街舞,也许只是娱乐一个部分,他将来会不会一生从事这个,这个很难讲,所以我们强调了是在学生时期在中学更多会让学生去接触很多很多东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了解很多事情,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一定会从事这种职业,家长没有必要在这个方面担心。……有个叫罗宏……他说人的一生就像年轮,一圈一圈,其实最里边一圈像婴儿,婴儿是代表着爱和享受,外边一圈像孩子的一圈,代表创作和幻想,再往外一圈可能代表成年人就是责任,其实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如果任何一个阶段你发展不全面的话,你可能将来都会有很多问题。后来他们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猴子来做实验,猴子也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刚开始到后来玩耍,到后来求偶,在猴子玩耍的年纪或者阶段把它放在笼子里,不让它有玩耍,过了这个阶段以后,把它们放出来,他发现那批猴子已经非常木讷。
主持人:傻猴。
纪伟国:寻求伴偶的能力都没有了,都丧失了。
主持人:……孩子也不太理解父母,父母也不太理解孩子,我们来听听这个女孩,她是怎么想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这个女孩说出来一句话,我觉得应该开始走极端了,你不管我就,可能我要出走,如果这种事情发展到极致的话,比如说(牛制顶)了,可能会产生一种比较严重的后果
纪伟国:我们接触过一个应该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例子,他在高中的时候,父母也是过度关注他,高中正好是逆反的心理,两个正好冲在一起了,那个小孩他要选理科,父母必须让他选文科,他选了文科又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但那个小孩就不想读,休学回家了。不读,然后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自己学英语,将来要去做一个翻译,学也不上了,父母这个时间,就变成这样一种状态,两个已经是,父子之间已经不说话了,一见面马上就非常敌视……父母这时候更是无能为力了,越这个样子,越想把他抓住,越扭转,越扭转,小孩拖得越远,最终形成一个很难愈合的局面。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个女孩,她本身挺痛苦的,她有强烈的愿望就想摆脱这种现状,但是,你问她的时候,她又不知道怎么办。
孙仪:……你让我想起来前一段我的一个来访者……我问她说,因为她今年考大学,考上大学,我说你印象中,你有什么事情,就是因为你自己作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你觉得很自豪吗?当时她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反馈就是,她说轮不到我做决定。后来我在跟她的父母作沟通的时候,她母亲作了很形象的比喻,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希望我女儿,比如说在,她就像开着跑车,在一个平坦的大路上往前开,那么我们想扮演的角色是呢,如果前面有一些,比如说有石头,你就把好方向盘开你的,你不要管,我去帮你挪开,如果前面有荆棘,你也不要管,你不要分神,你一直往前开,我帮你把那些荆棘都砍掉。所以现在父母经常是说这种,我们叫什么,他真的很take care。
主持人:溺爱。
孙仪:不是溺爱,是过分的关注来帮助……
纪伟国:我觉得过度地关注然后你什么事情都帮你的孩子去做决策,慢慢他自己丧失了决策的能力,他不知道怎么去选择和决策,他一直依赖于他的父母,他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本来应该自己做决策,你没有培养起他决策能力来,将来你补你都补不上
孙仪:……如果有一天父母的羽翼是罩不住,这个时候与其让孩子说,我前面栽过跟头,起码我会知道决策过程是什么,但是我保证他的23岁33岁没栽过跟头,孩子会有一天面临说,他必然要自己面临做这个决定,但是父母帮不到他了,那个时候他那个痛苦,那个时候他所面临的那种,我说那是心理没有断奶这个过程,我觉得那个风险是更大的00:15:30:00那就是孩子没有自我决策能力……
主持人:……就是说我突然想到一个反例,不是有个说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孙仪:还有一个例子比如说家里的老大和老二,你会不会发现,有些家庭会发现说,老大老二老三,这当中老二往往是家长不太关注的孩子。
主持人:一般比较疼老疙瘩,比较器重老大。
孙仪:或者器重老大,但其实这个老二往往会在夹缝当中,某种忽略当中长大的,但是我们就会发现,经常老二容易出什么歪才,有没有发现,其实那个歪才往往是跟他个人的兴趣自我的这种发展相结合的。
……
主持人:所以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恰恰是没有羽翼的翼护下的情况下,他自己能力,他会发展自己的能力。
孙仪:他会摸索发展,他会栽跟头,但是正因为他栽跟头,所以他会从自己早期的这些跟头当中学会去做人生的一些选择和决定,当他成年之后,他起码知道怎么去做决策。
20年前,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人们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也没有对前途的担忧。今天,个人自主择业,自我发展得到极大尊重,然而面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也随之而来。尤其对于尚未涉世的孩子来说,哪里才是光明的前途呢,父母在孩子的职业规划中究竟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
孙仪:……就是说你那种对孩子那种发自内心尊重,这个很重要,就是说如果父母给你的建议总是在自我框架当中的话,你很难帮到孩子。
纪伟国:我记得有一个演员……张国立,我记得前几天看他重庆台的节目,他就说,他两个父子之间有一些冲突,他希望他儿子将来学工商管理,或者学个计算机,但实际上发现不行,他儿子就喜欢学表演。为什么,就因为他儿子从3岁的时候跟着他在拍电影各个地方转,他就那里拍,他就在下边看,他从小耳濡目染,有些东西他自己的兴趣发展那个方向,他就偏向那个方向……父亲阻止他发展,他自己硬闯过去的,其实这种东西,也许你鼓励他,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孙仪:……因为孩子,往往他逆反是这么产生的,你越让我干吗,我越不干什么,这时候我不要求你强制接受我的东西,孩子就没有这么强的逆反,他在碰见重大事情的时候就会习惯性,他会寻求这只手,这个帮助。我们的目的是说,让他自己学会迈沟沟坎坎的时候,就降低了他碰到悬崖他跳下去的风险。
纪伟国:……比如说当你的小孩说我要到山上去,有一条山路,我要过去,这个时间你作为父母,你觉得这条山路过去有困难,但是如果你可以告诉他有困难,但是如果你的小孩还要走这条路,让他走,你陪伴在他的旁边,如果你发现前面有一个大坑,里边有水,这个时间你告诉他里边有水,你要小心,如果你的小孩还说我要走,你这个时间不应该拽住他,你就让他走,当他踏到水里边,你还要提醒他,说你已经踏到水里了,这个时间他出来真的踏到水里边,他自己会意识到,这个时间他需要父母给他一些支持,你要站在他身边告诉他,我在你身边,但是你仍然让他自己决策。下次再碰到水坑的话,我想他自己知道怎么绕过这个水坑,不再需要父母帮助了。
孙怡:……其实这个不断强化的一种暗示是说,你这个决定是你自己做的,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任何时候我父母会给你及时的支持,你需要手的时候,我就你旁边
纪伟国:……前几天我们有一个同事,他小孩想去,像刚才讲,学动漫,父母第一反应就是说,学动漫,简直这个不可能的事情,父母不知道动漫是什么东西,后来和我们沟通了以后,原来才发现,动漫这个市场很大,而且毕业以后可以拿到很高很高的薪水,而且有很好的社会地位,也同意了,同意了以后,他父母现在的做法是什么马上给他买了很多很精美的美术的书,订了美术展一些票,就是特别高深,像凡?高或者类似的一些美展,就要领着小孩去看这种美术展,十几岁的小孩父母现在就要领着他去看那种,我们认为是特别高雅的那种美术或者特别深奥的,他只是希望有一些兴趣,父母边界就没有跨越好,小孩他希动漫学,你问他你想去看画展吗,或者你想参加美术班,或者你想学动漫的绘画,你父母他给支持,他需要钱你花钱,你不要买。一个美国作者,他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他说“聪明的父母永远站在孩子的身后”。
责编: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