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初次面试,他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赏识。一年后他却无法胜任工作,被领导停薪留职。面对职业发展,他该何去何从?成功在哪里,你是否和他一样困惑?专家帮您认识自我。你是谁,你在哪儿,你要去哪儿,你怎么去?本期《历程》专家为您事业发展指点成功之路。
![]() | |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我们的十一特别节目――生活新主张,我有这么一位朋友,他自认为自己才高八斗,他的的确确挺有才的,他毕业分配的时候,找到了一家杂志社,跟人家主编见面聊,聊得挺投机,他有点才情横溢那种,主编非常欣赏他,两人聊了一夜之后,主编第二天请他喝了酒。结果在一年之后,主编有一天把他找到了办公室,很严肃地跟他说,说是这样,你以后可以自谋出路了,于是他就以停薪留职了,现在在外边漂着,还不知道干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一段采访,看看他对这事怎么说的。
主持人:看完这个短片之后,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两位嘉宾,我们来一块聊一聊, 一位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孙怡女士,一位是资深的职业规划师纪伟国先生,两位好。
纪伟国:这个来询者,我咨询的案例,他其实非常适合做记者……在我们给他做了很多测试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人他属于那种(INTP)型的,非常大气的,逻辑思维很强,然后看事非常长远,他非常适合写那种什么,就是社会评论、时事,这是学逻辑分析这样一些文章。但他偏偏做了这种写情感文章……恰恰做的就是他不擅长的这些事情这样就扭曲他自己。
纪伟国:……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对自己可能并不是特别地了解,对自己认识并不清楚导致的。
孙仪:人了解自己很难,往往是一个过程,所以职业锚有一个特点是说,它必须是通过有一段时间的人生的经历之后,它才能够相对准确地测试出来。也就是说它需要人的经验和客观世界一段时间互动之后,它才能够清楚。
主持人:什么叫职业锚
纪伟国:职业锚其实就是说在你的职业变化或者转化的中,你最不肯放弃最核心的一个东西,我们叫职业锚。
主持人:我一直很急切地了解自己,这个怎么测试?
纪伟国:……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就是台里的领导了,你是头儿,你现在因为业务的发展,你需要开除一个人,有两个人选,一个是50多岁这个人,可能50了马上就要退休了,假设是一个女性,她丈夫已经是失业在家了,小孩正在读大学,家里很困难。另外一个就是刚来你们台里两三年,而且30多岁,正好现在是能出业绩的时间,两个人的工作都非常好,都能胜任工作,但是年轻的将来可能会发展更好,给台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现在台里要发展的话,你必须要开掉一个人,现在你要开谁呢?
主持人:第一个。
纪伟国:为什么?
主持人:……我是领导嘛,我得的我的业绩负责,我不能为他一个人考虑,比如我这台就会受损害,把精英给开除掉。
纪伟国:……如果你去做写情感性文章的,你肯定也做不好,或者你做情感这种主持,你特别观察情感变化,你往往关注不到他,你往往理性去思考,其实开除谁都可以有很多说法,往往选择开除年纪大的人他是思考性,他是比较理智比较客观,他会从整体来考虑这个事情,而如果开除年轻一个,会特别细腻,会从情感的角度观察别人一些情感一些变化,来思考他的情况,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我是谁,我究竟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之后,当人们越来越自由地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这个问题往往成为人们择业成败的关键,它提示人们从三方面去反思自己: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为什么干?然而这一系列的自我追问仅仅是第一步,要想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跳出自我,在客观环境中认清你在哪儿。
孙仪:……我在哪儿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个人的一个客观定位,这个非常重要……我举个例子,有一个人,比如说这个小孩从小学到中学,他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一直都是第一名,他会认知是什么,鹤立鸡群,我自己是什么,才高八斗,但是他到了一个,比如说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那全是人尖子,如果这个时候他没有合理地调试说我在哪儿这个问题,他认为自我界定说我依然应该是鹤立鸡群的位置,你说他是不是会很困惑……他无法做自我调试,他发现他不再是第一名了,他从优秀生变成落后生了。
孙仪:……人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说定位,你要清楚自己在哪个阶段……我经常问大家一句话,就是说如果你在20啷当岁的时候,我给你很多选择,比如说你可以选择金钱,你可以选择职位,你可以选择知识和技能。
主持人:20岁的时候,还别的选择吗?
孙仪:如果就这四样,让你选,你选什么?
……
主持人:地位。
孙仪:你就是没搞清楚你在哪儿?因为你想在20出头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考虑你在社会的定位是什么,你刚刚走入社会,这个时候最容易拿到的就是,这个是对你客观世界客观判定在什么,这个时候容易给你地位吗,你说你20啷当岁的时候,我让你当局长,你当得好吗?
主持人:也行我觉得,给我我就敢当。
孙仪:这个时候明确的会说,你会拿知识技能最容易是吗,因为年轻人别人愿意培训你,愿意给你机会,给你成长的机会,但是到你30多岁,你积累了一定经验,这个时候你会什么最容易,经常说年富力量,这时候你挣钱会比较容易,因为你有了经验的,你可以出卖一定的经验劳动力来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当你年龄越长的时候,你的社会阅历足够了,你知道很多事情的关键点在哪里,你会知道上下,包括权力机构你有一定认识,在这个时候谋求地位会比较容易。所以我们说不同的阶段,你要选择那个选择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定位,如果你的定位反过来,你就会发现你做的事情是事倍功半,而且你会跟社会格格不入,你就不开心。
在职业规划中,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而更困难的是,即使了解了自己也未必能够树立一个合理的职业目标。有些人想跳槽却不知道该往那儿跳,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事业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发展。理想太高可能失望更大,目标太小可能缺乏动力,针对自己的情况,你该怎样树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呢?
纪伟国:就是你要搞清楚,比如说你现在,你期望你将来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期望将来有社会地位,你希望去哪儿,比如我希望我将来做一个慷慨激昂的律师,我将来,我可以希望做一个,很多人特别受得到关注的一个装潢的设计师。这些都是所谓你去哪儿,就是你的目标……恰恰很多中国人不清楚这个。
孙仪:如果这一点经常会帮助来访者澄清之后……这个职位需要什么,作为组织的角度,他要什么……他就会清晰地界定我在的位置,跟我的目标中间的差距。
孙仪:一个老员工,他面临公司提拔的时候,他会认为这个部门应该提拔我做主管,但其实这个部门提拔的人不是他,他就会有很多抱怨,第一他会觉得说,从资历来讲,这个东西应该是我的,第二他觉得, 我在这儿做这么多年,你不给我这个,是不是不认可我的贡献,我没有面子。另外一个他考虑,他觉得是,我是不是没有那个人会拉关系,是由于那个人会更。
主持人:想偏了。
孙仪:会拉关系,是这么一个背景的考虑,其实他恰恰没有想到。
主持人:你适合部分适合这个职位。
孙仪:不是,他恰恰没有想到是说,他在前期,我是不是要这个东西,他没想过,他只想这结果对我不公平,但是作为别人来讲的话,别人是把这个作为职业目标设定的,别人会认为说,我就想当这个主管,于是我就有行动方案了,我会知道我应该怎么做,应该付出什么,所以对他来讲,他是认为说只是结果不公平,但他没有想到,他并没有为他想达到的目标做任何付出。
纪伟国:还有一类人就是他的目标设立的特别盲目,比如说有的人说我要去做物流,为什么,看了一篇报纸说物流是未来20年最赚钱的行业,或者说我要去做装潢设计师,因为我觉得我就喜欢去创造去创新,他觉得装潢设计师就满足他,但其实他根本不了解他所选的目标背后东西。
纪伟国:……我记得我有一表弟,我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他就想两个职业,第一他想做律师,第二个特就仰赖想做人力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为什么呢?他有两个表哥,一个是做律师的表哥,另外一个就是我,我表弟嘛,所以他就是这样,在他头脑中就这么两个人,也许这两个根本不适合他,他根本没有力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他不知道外边是什么样子。
孙仪:所以树立职业目标是跟前两个问题是连带的,首先你要知道,你确实要知道你要去的那个地方在哪儿,它背后的信息,第二你必须要连带你是谁,跟你在哪儿的问题来看……比如说举例子说,我想当一个歌唱家,但如果前提我是个哑巴呢……于是我就去,我想去,但是他并不考虑说他自己的知识技能的配比,或者说他现在有多少资源够得到这个目标。
有了职业目标,如何跨越现实的距离实现理想呢?目前,国外有很多专门的职业规划机构,帮助人们搜集和了解各行各业的信息,可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职业机构可以做到这些。了解和实现职业目标成了人们事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大难题。
主持人: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去……你们也知道,我现在反正干了这行了,那怎么也得干出点名来吧,我们这行怎么也得干出名,两位得帮我出出主意
孙仪:这里面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例子,前两天我在网上看,人家对张艺谋的评论,很多人都说张艺谋他这么出名是因为他有才华,但是其实我看那个评价挺有意思……其实张艺谋在做他整个职业规划的时候,他其实有很深入的思考的,每一步的设计其实他是有很理性的在里面。比如说他早年的时候,他其实学的是表演,他入行,大家都知道他入行已经很晚了,他就发现学表演那个班里,大家都是年轻人,他就考虑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出头。这时候,他就发现像什么田壮壮这些,现在特别知名这些导演,旁边导演班,他发现导演班跟他年龄相仿。相对来说他觉得这类人可能,因为大家年龄差不多,阅历也差不多,所以创作上来讲的话,可能相对更吻合他这个阶段,他能更早脱颖而出,于是他当时就选修,他读了大量的课程,然后他好像让导演班的同学给他列了一个书目,他把这些书目都认真地研读过,他去转去做导演……现在有很多人评判说这个张艺谋这个品牌经营的问题,他动不动就去参加评奖,但是很多电影,大家就是说褒贬不一了,甚至可能是砸砖头的人比较多一点。其实这个恰恰是迎合了他的个人这种职业规划的设计,就是说如果他要名的话,如果他确实想出名,无论如何他很成功地炒作,因为他每一部片子,他是奔着奖项去的,他就必然成为媒体炒作热点……从职业规划那个探讨来说,他是很知道一步一步怎么去达到他职业目标的。
纪伟国:比如说你要出名,可能很多很多工作都可能想出名,ABCD十个,都可以帮你实现这个结果。那到底哪一个更符合你……这十个选择背后的东西是什么,你可能需要去了解,如果我想做一个支持人的话,我可能我的选择就是先和主持人聊一聊,您是怎么成为主持人的。
主持人:您前请我吃饭是吧……
孙仪:我记得先一段时间好像有一个美国教授,他跟我们沟通的时候,他讲到他女儿的例子,也是很典型,他就说现在年轻人很难理喻,他的女儿非常想当著名的时装设计师,非常想……他给你女儿什么建议呢,我建议,如果你真的很想,这个职业目标是认真的,你想做服装设计师,我建议你做的第一件事是要给皮尔卡丹写一封信,他女儿很害羞,它不会理我的,那有什么关系的呢,不理你有什么损失,但是我认为说你想把这件事情,做这类人作为你的职业目标,你就应该想办法去接近这类人,你才能了解他们是怎么回事,做到他这一步需要什么,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方法。
纪伟国:像国外有很多这种一些信息系统,特别像美国有很多(Onet),像DOT系统,还有很多择业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查询到相关职业的工作任务描述,它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能力,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过类目前这种信息系统没有建立起来。
主持人:所以现在就是说嘴下有黄金,所以我们还是自己多去问着点。
责编: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