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上)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1日 10:34
导视: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但是在中国的北方却一直控制在凶悍的匈奴人之手,他们不断骚扰中国北方,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段很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我们一提到北击匈奴,就自然而然想到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但是实际上在他们之前,就有一位将领曾经痛击过匈奴,而且可以说仗打得更漂亮更轻松,这就是秦国的大将蒙恬。我们今天就一块聊一聊名将蒙恬,我们的嘉宾还是金铁木先生,金先生你好。
嘉宾:你好。
主持人:能不能给大家先介绍一下,蒙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
嘉宾:他最早出现的时候就是在统一战争的时候,在伐楚的时候,伐楚的时候你知道事实上有两个阶段,这个在史书上记载特被清楚,第一个阶段就是青年将军李信,李信当时他就告诉秦始皇,我用二十万军队就可以把楚国消灭。然后秦始皇就答应了,然后李信带着二十万军队果真就去讨伐楚国,当时蒙恬是作为李信的助手,作为副将去的,这是蒙恬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当时蒙恬的年龄很有可能就是二十岁左右。
主持人:青年才俊。
嘉宾:对,但是那次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李信从此就从史书上消失了。
主持人:是成为一个大话将军。
嘉宾:对,很有可能李信从此就完全丧失了秦始皇的信任。但是那次战争带给蒙恬的是一次特别好的一次教材,就是说,蒙恬在那次战争以后,非但没有被放弃、被抛弃,反而得到了秦始皇重用。这个很有意思,但是我们现在从个人的角度来推测,很有可能就是那场战争让正处在发展期,就是作为一个正处于年轻时代的蒙恬上了特别好的一课。那一刻事实上就助长了蒙恬日后飞速成长。到了公元前221年的时候,那是最后一场消灭六国的战争,就是齐国的时候,是王减的儿子王泵作统帅,蒙恬作副将,蒙恬作王泵的助手,消灭了齐国。事实上蒙恬作为一名将领他的战功是在消灭齐国开始的。
短片1:
在秦国统一中原,消灭六国的十年战争中,蒙恬虽然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积累了足够的战争经验,他的才华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战争的结果让所有军事爱好者吃惊,蒙恬似乎毫不费力就把称霸北方1000多年的匈奴骑兵赶出了河套地区,并且再不敢来犯。
嘉宾:蒙恬是完全把匈奴人最后的结局是赶跑了,司马迁有记载,匈奴人撤退了七百余里,世不敢弯弓而抱怨。
主持人:这是什么意思?
嘉宾:就是说因为有了蒙恬在那,所以匈奴的战士,连弯弓射箭的机会都没有啊,对于这样一个生下来就是战斗的这样一些人,这样的游牧战士来讲,无法弯弓打仗多么郁闷。
主持人:就是说,只要蒙恬在那里,匈奴人就不敢过来。
嘉宾:他就没有拉弓的机会,他不敢。
主持人:蒙恬把他们打服了。应该可以这么说,那么现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比较典型的大战役有没有?
嘉宾:蒙恬北击匈奴,事实上现在所有的史书里都是特别片断的。
主持人:只言片语。
嘉宾:特别简约的这种记载它的具体细节特别特别少,它大概的经过是这样的,就说蒙恬只带了秦国三十万军队,去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战争最早发生在应该是在公元前215年的冬天,蒙恬把匈奴人打过了黄河以北,就是说,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是蒙恬把匈奴人打过了黄河以北,匈奴人从黄河以南,撤到了黄河以北。冬天过去以后,是公元前214年,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发了最后决定性的战争。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最后匈奴人被彻底打败,匈奴人就向北,向无限的北边逃窜,因为史书上有记载,匈奴人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史书上的记载就这么一些。
主持人:等于大规模的战争就是两次。
嘉宾:就是两次,就是黄河以南一次,黄河以北一次,就这样两个阶段。
主持人:当时蒙恬到底采用了什么战术?
嘉宾:这个事实上我们做了一些推测,这些完全是推测,但是因为从我们的研究来讲这种推测是特别合理的,我认为是特别合理的。首先我们从匈奴跟秦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方式来看。匈奴人主要是骑兵,而对于秦人来讲秦人的主力仍然是步兵。步兵怎么跟骑兵发生战争,事实上,这是两三千年整个战争史上,所有的军事专家。
主持人:一个未解之谜。
嘉宾:一个一直都在最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步兵跟骑兵如何打仗。现在看来,结果是什么呢?秦的步兵彻底打败了匈奴的骑兵呢?
主持人:对,这怎么可能呢?
嘉宾: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我们现在只能去推测。
嘉宾:我觉得第一个跟秦的战略(发展)有关。跟秦当时的军事发展有关。在秦统一中国前后,事实上秦人的军事实力发展到了极致,在当时那个年代,事实上秦的军事实力,我认为在公元前210多年的时候,秦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整个地球上它是没有敌手的。军事上就是这样,就在那个年代的时候,它的军事实力是巅峰之期,主要是第一就是说秦人的整体军事力量处于巅峰时期。第二个我认为是跟它的作战特点有关系,咱们千万别忘了,对中原人来说,对中原的军事装置来讲,军事制度来讲,秦主要的有一个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弩这个东西,匈奴人是没有弩的,因为弩事实上是代表着当然军事气数的高峰,
主持人:因为弩我们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防御性武器,
对,骑马的时候装箭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立在原地,才能射箭。这种防御性的武器, 进军推测 它是怎么在战争中用于对付匈奴的?
嘉宾:蒙恬很有可能把弩不仅仅用来防御,他可能是把弩变成一种主动性进攻(武器)。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匈奴人肯定还是想跟秦军作一次试探性进攻,无论如何,两军很有可能要决定打一仗,从匈奴这个角度来讲,他更多地肯定会采取包围战游击战。什么意思呢?我趁你秦军没有准备好,我偷袭你,我不偷袭你的主力,我从两翼来进攻你,我用速度,我用骑兵的速度。
主持人:对,这是骑兵的普遍战法。
嘉宾:这是匈奴人可能会用这种办法,但是可能是匈奴人几次这样试探性的进攻主要是遭到了秦军弩兵射击。这个弩做密集性(射击),杀伤力是相当强的,肯定是有很多匈奴的骑兵做试探性进攻的时候,被弩射杀了,匈奴人就感觉到弩的威力,所以他就不好(偷袭),所以他肯定不能去做这种无谓的试探性进攻。它肯定会有类似这样的战争细节。第三个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跟蒙恬有关,蒙恬在当时那个年代,在公元前215年的时候,作为秦人三十万大军的统帅,他的军事才华是在最巅峰的时候,他个人也是在最巅峰的时候。跟蒙恬个人有关。有一支强悍的军队,这支军队本身的实力在巅峰,然后它有一个军事统帅,这个统帅蒙恬他在个人上作为一名军事将领,他也在巅峰上。两个巅峰加起来导致了步兵战胜了骑兵的第一次杰出的范例,虽然说他如何战胜的细节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是这个细节肯定是很有意思的。
短片2:
虽然这场战争还有许多待解之谜,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蒙恬的卓越才华。 经此一役后,当时的秦军再无敌手,蒙恬也一跃成为秦帝国最为出色的将领。但是蒙恬载于史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将帅之材,他的许多才能都是当时其他的将领所难以比拟的。
嘉宾:蒙恬的这种才华,事实上在整个秦国是首屈一指,没有人能赶得上他,甚至秦国的丞相李斯也自叹:蒙恬将军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这是史书上面记载的。
主持人:听您这话,好像蒙恬不是一位武将,是一位儒将。
嘉宾:对,他很有意思,蒙恬我们现在来推测,因为关于他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他跟白起他跟王碱还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说,他似乎有儒将的影子,有一个传说,我现在都不敢确认,有一个传奇很有意思,中国人做笔的一些人,就是写字用的毛笔,制笔的人把蒙恬作为他们的祖师爷,有意思吧,一个的能征善战的杰出将领,作为毛笔中国这种特产的祖师爷。
主持人:像咱们军事爱好者,咱们知道蒙恬是一位将领。但是可能很多老百姓知道蒙恬就是一个造笔的人。
嘉宾:对,(造笔的)祖师爷。这个人特别有意思,他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将领。从你刚才说的我觉得启发了我,他跟很多将领都不同,他不像白起那是为战争而生的一个人,他不像王碱,好像从史书记载里他更多的就是(武将)。他就是一个打仗,他就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统帅。但是蒙恬,他更多的是,他是一个皇帝不仅仅在军事上,在很多的方面都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主持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比如你刚才说的,比如白起是一个战争机器,为战争而生,是一个胜神,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是百战百胜的一樽战神。那么我们现在来看蒙恬,他也打过败仗,比如刚才我们说的,他第一次就打了一个败仗,他也打过败仗,但是他最后也取得了非常骄人的军事成绩,而且他是一位儒将,他既然是儒将,就可能不仅在军事方面,他可能会在政治方面对君王有一些影响,所以有可能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