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频道 > 冬天的故事 > 正文

第一集:温暖的家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5日 15:58)


  短片:北风呼啸、寒气袭人的冬季里,它们如何为我们挡风遮雪,带来家的温暖?这些古老的方法,有什么独特和巧妙之处可以让今天的人们借鉴呢?敬请收看本期《历程》。

  主持人:一说起冬天,尤其在初冬的时候,我们特别关心的是,你们家暖气暖不暖和,然后一提到屋里暖不暖,我们会马上想到暖气、空调,我觉得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在我印象中老房子,尤其那种比较高大的大屋顶的老房子,冬暖夏凉,为什么?

  嘉宾:房子的结构,从它的砖的材料,所取的方向(位置),门窗,因为屋顶高,里边的空气对流,上边是空的,有对流的原因,都会导致你刚才所说的冬暖夏凉。所谓大房子冬暖夏凉,是指高大,出檐远,出檐也远,也高大,而且泥被厚,这样的房子才冬暖夏凉,屋顶很薄的那种做不到冬暖夏凉。

  主持人:您什么意思?

  嘉宾:咱们讲北方宫殿冬暖夏凉,故宫里头,(夏天)一进去可凉快了,夏天特热,进那大殿里挺凉快,就是屋顶的厚度很厚,隔热保温好,太阳晒不透。很厚的泥被上(盖瓦),太阳晒不透,所以热气不容易进来。冬天散热慢,屋顶薄就不行,外头一热里头跟着就热,外头一冷里头跟着就冷。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因为)它的屋顶厚。

  嘉宾:一个屋顶厚,一个出檐远。出檐远,冬天日照角低,太阳一照就照到室内,取暖,晒太阳,屋里都能晒(到),差不多半个进深都有太阳光。像东北顺着窗户的地方摆炕,太阳一晒,炕(上都能)晒(到)太阳。

  主持人:咱们的老房子一般都是南北朝向,坐北朝南最好,为什么这样的朝向特别对于保暖有好处?

  嘉宾:坐北朝南,因为在我们北半球,坐北朝南是最好的方向,可以挡北风,另外日照时间长。冬暖夏凉它还取决于,它的墙体是什么材料。比如说东北的(房屋),北方的(房屋)大量都是用土坯,用草泥的坯,很宽,大概都一尺多厚的墙,这个时候它的隔热性、散热性本身就好,泥坯比较松一点,用这种(泥)块砌房子、砌墙,隔热保温好,这种东西比我们现在的砖还好,隔热效果比砖好,主要在于厚,这个砖摆(好)以后,外边再抹(上)泥,把缝都(抹)好,这个时候北风吹不进来。

  短片:无论是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还是规整和谐的四合院,老式建筑以它巧妙的结构,独特的构成,可以在冬季里遮挡风雪,最大限度的采取阳光,为人们抵御冬日里的寒冷。然而“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因此建筑物门窗的密封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是冬季里人们防寒保暖的一件大事。


  嘉宾:东北很多到现在都是,到了九十月份,(天一冷)就把北窗户全部糊死了。《诗经》上叫“塞向墐户”,后窗户叫向,方向的向,象形文字是画一个这样的房子轮廓,尖顶,墙画一(个)方块,房子里头也会开窟窿,这就是方向的向,象形字,后窗户叫向。塞向墐户,实际上讲,就是在东北汉族还这样,好多农村到现在,夏天留后门、后窗户,为了通风凉快,一到立秋、入冬,把后窗户用土坯一块一块砌满了,窗户台有厚度,砌满以后拿泥抹,抹叫墐,一抹叫墐。塞,用干砖堵上,门也是,垒上,到开春以后再打开。

  主持人:塞向墐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堵起窗户,堵起门窗。在东北有那么(一)句话,叫做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外,孩子房上吊,养了孩子吊起来,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叼(个)大烟袋。这两个怪,其实咱们放到东北特殊的环境里,咱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窗户纸糊外,好像是有不同的争论,是有不同意见的。佟先生您是研究民俗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嘉宾:窗户纸糊外,主要是指东北冬天的窗户纸,都从窗户外边糊。这个有几个原因,东北温差太大,糊在里边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车里一样,里边的湿气容易把纸打湿打坏。所以从外边糊,首先避免了湿气把纸打坏;第二个,我们东北有一些窗户是有格,有窗棂,如果糊在里边,窗棂格是朝外的,尘土和积雪就会落在窗棂格上面,时间长了,天天有,里边受热了,雪融化以后,把纸闷坏了,这样就把窗户纸糊在外边,防止尘土、积雪落在窗棂格上。

  主持人:这是您的一种解释方法,杨先生呢,您认为窗户纸糊外是什么原因?

  嘉宾:我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风太大,咱们冬天,我都糊过,小时候也糊过,在东北也看人家糊过,东北院子很大,挡不住风,风很大,从里头糊窗户纸更糊不住,浆糊刷上,等不到干,一下又开了,我按着,你不能(老按着)待着,按着这儿那儿开了,浆糊太干了不行,稀了(就)冻,一下开了,这儿按着这儿开了。

  主持人:连杨先生带窗户纸一块儿贴后墙上。

  嘉宾:窗户纸糊在外,越刮越贴得紧。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觉得完全是实用角度出发,好糊,所以就糊在外边。

  嘉宾:这是主要的,防止这个,所以糊在外边,但是很难看,从外边看全是白纸。比如老(北京),站在院子里看东西南北房,每个窗户都有很好看的窗户格格,窗棂,里头一张白纸衬着窗棂,窗棂(有的涂成)红(色)绿(色),花框、绿框,挺好看。东北是一张大白纸(糊着)窗户,整个(窗棂)看不见,白天一看,每个窗户(都是一张)大白纸,美观是随着发展以后,才产生美观。比如说到西北,到陕西、内蒙、山西,都会在上头贴红的窗花,过年的时候,它是起美观(作用),很白,四白落地的房子,窗户纸也是白的,用红的纸点缀,(为了)喜庆,大家想到这样一种办法。窗户纸,糊纸,更取决于纸,纸的质量不一样,在东北叫高丽纸,因为纸质的纤维,是用草做的,南方纸是用竹子做的,纤维长短不一样,所以它的纸韧度会更强,做皮衣服、做棉袄都夹高丽纸,防风,纸的密度非常好,韧性非常好。

  主持人:很结实的一种纸,是吧?拿手指捅起来也不太容易。

  嘉宾:不会一下(就)捅破,像武侠小说说的,要往里看的话,使劲儿捅,咔嚓响了,都是舔湿了以后,一捅没声,一湿就没强度了,要是干的话有强度,有纤维。越晒,晒一冬天以后,敲上去跟鼓似的,北风吹上去以后,嘣嘣嘣响。一般的纸脆,它这纸有韧性,风刮不破,感觉像万马奔腾,金戈铁马的声音,嘣嘣嘣,这样的。

  主持人:咱们刚才说的,其实都是老百姓家的事,比如窗户纸、窗门都是很重要的防寒步骤,因为它们是最薄和最漏风的地方,古代皇宫里(门窗的处理),应该比民间更高级。

  嘉宾:比如在故宫里边,宫廷的房子,你看着它很大,但是它那个门缝特别宽,走风露气也是非常难办,但是工匠在做古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东西叫博缝。博是博物的博,缝是缝隙的缝。这种东西是用什么呢?到夏天的时候,就开始做,用浆糊把纸都裱糊在一起,把它裁剪成和门窗缝差不多等齐,这样的尺寸以后,大概有半寸宽,半寸左右的条形纸条、纸板,把棉花,把松软的物品包上去,再在外边用红的颜色的丝绸,或是蓝颜色、黄颜色的布料再裹包之后,把它钉在门窗的缝隙上,上下都有。

  主持人:密封条。

  嘉宾:密封条,老密封条,叫博缝,有弹性,里头用弹性的东西,在古建筑装饰上都有,也是为了挡风用的,这是第一个,第二类就是帘子,各类的帘子。你看在故宫里边有帘子库,就是内务府专门有帘子库,它会定制各种各样门的帘子,窗的帘子,各种各样的帘子,按照(规定),一到冬天,入秋以后就开始发放,发放各类的帘子,在北京到现在,故宫东边还有一个叫帘子库胡同,现在只有一个地名了,它就是专门做(帘子)。

  主持人:我记得我小时候,家家户户还钉门帘子。

  嘉宾:四合院那种房子都得要,夏天是防苍蝇进来,是竹帘子,冬天是棉门帘。刚才他讲的我补充一下,为什么要搁那种弹性的,裱糊好,再拿棉花,再拿布包上,一按有弹性,又硬又有弹性,那种博缝,堵缝。门跟现在不一样,包括宫廷到民间的,房子的门都是上下轴,不是合页,所以缝很大,手指头都能伸过去,(两个)手指头有的都行,所以这个缝,一刮风就刮进来,所以必须堵这个缝。要用那种软的,带弹性的博缝给它包起来,所有宫廷的建筑,古代的建筑,都会有这个,(门缝)都会很大,只有我们现在是因为有了高强度密封的材料和装饰材料,门窗就严了。我们头几年的时候,老的住房、楼房一开始是木头门框的时候,不是到冬天也得糊缝,拿纸(糊),那缝很小也得糊,拿报纸塞。北方有一个民谚,叫“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就说这事。所以要把(缝)都糊(上),只是宫廷里头把这事复杂了。

  主持人:那么正好这集我们也,回忆回忆以前,以前的人是怎么采暖的,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的。我突然想起个事,咱们现在要觉得冷的话,狠烧暖气,加大空调,其实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可以再琢磨琢磨,还是有节省能源的空间。

责编:戴昕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