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第一集 胜利元帅—朱可夫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9日 13:28 来源:CCTV.com

  导视:朱可夫,二战苏军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执著于军事研究。

  他性格倔强,治军严厉,在二战中多次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他战功显赫,从一名不知名的龙骑兵士官,成为苏联最高副统帅。

  历程节目《二战名将》,回望胜利元帅朱可夫走过的辉煌历程。

  本期节目嘉宾:军事专家李克峰


  李克峰:朱可夫的成名战呢?其实不是在二战中,是在二战爆发的前几天,在中蒙边境的哈拉哈河那一战,

  主持人:著名的诺门罕之战。

  李克峰:在这之前朱可夫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军长。在骑兵部队里面呢,也不太有人知道他的。只有骑兵的很少几个高层军官知道他,从那以后他的名字一下子就在苏军中非常响亮了,

  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朱可夫指挥的苏军,在远离补给基地的蒙古草原上,彻底歼灭了挑衅的日军。回望那段历史,正是因为朱可夫坚毅和强悍的指挥风格,为保护苏联远东,这个在后来二战中至关重要的战略纵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朱可夫的坚毅和强悍的指挥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李克峰:他们家是一个贫农。

  主持人:苦出身是吗?

  李克峰:非常苦,他们家其实离莫斯科不远,是农村,还得坐火车,他父亲是个皮匠,所以他十一岁就被送去当学徒去了。在这之前他只读过乡村小学,就是勉强识几个字,会算算数而已,就是文化水平很低。但是他到了莫斯科以后,它比较有心计的是,除了学手艺他还上夜校上工人夜校。

  主持人:属于有志青年?

  李克峰:基本上他的中学教育是在夜校完成的,这还是冒着捱揍,被罚的危险。

  主持人:什么叫挨揍、被罚?

  李克峰:因为当时的俄国比较封建,当学徒基本上就像每天要挨揍,各种理由,有理无理的,老板不高兴了就要打你,基本是这么一个状态,而且朱可夫学的皮匠他还不完全是工人,他属于手艺人,他学出来以后,手艺人是没有太多的(进取心),他的进取心没有工人那么强,团结意识不像工人那么强。

  主持人:如果划分的话,比如说皮匠,你是学徒毕业以后成了皮匠,皮匠划成分应该是属于小业主?

  李克峰:你就可以单独开一个作坊,所以说其他的皮匠跟朱可夫不一样,一心都想吃几年苦,将来当老板。朱可夫在莫斯科最大的收获就是上了工人夜校。后来一战爆发他就入伍参军了,他一入伍他就当了龙骑兵。

  李克峰:然后十月革命就爆发了,由于朱可夫平常人缘比较好就被选为士兵委员的委员。这个连的士兵委员会委员,那么后来参加红军以后呢,就从这个骑兵的排长做起。

  李克峰:曾经在早期的一次剿匪战争中挨了白匪一刀差点断命。就是说他当然那个时候是他比较,就是朱可夫的个性在那个时候看得比较清楚,他明明在骑马追一个敌人的士官的时候,他明明可以用手枪把他解决掉,但是他偏偏拔出了马刀准备去劈死他,结果那个家伙的刀法比他还好,等于是说在拼的时候,那个家伙冷不防给他胸口来了一刀,幸亏冬天穿得多,朱可夫后来回忆,身上的枪带,望远镜带还有武装带全部被那一刀砍断了,幸亏穿得厚才捡了一条命,但是把他从马上劈下来了,所以他早期就是这么打拼上来的。

  主持人:等于说朱可夫的性格很强悍、很剽悍的性格。

  李克峰:对,如果稍微灵活一点的人,早就用手枪把那个(敌人)解决了。

  主持人:对,我们从后面他打的仗里就能看得出来,他是属于那种很强悍、很坚韧(指挥风格)。

  李克峰:这也可能是他早期老在作坊里挨揍,锻炼出那么一种性格。朱可夫在第一次参加短训班之后他就提升为连长,等于他骑兵初级指挥员就是短训班训练出来的,然后又参加了骑兵高级指挥员培训班,这个班很重要,这个高级指挥员培训班,培养出来的学员就是后来卫国战争中那一代将领,当时有一张很著名的合影,一些骑兵军官伸着腿或者站着,或者坐着,马刀放在手上,照的一张相片,这张照合影。同班毕业的里面很多人在后来,或快或慢,最后都是将军和元帅。

  主持人:就是把这张照片往这儿一放挨个点。

  李克峰:实际上挨个点,就是后来卫国战争的那些干将

  主持人:最重要的将领阶层。在这之后,他又上了一个深造班

  李克峰:他在骑兵指挥员深造班毕业之后,大多数军官都是坐着火车回到自己的部队的,朱可夫一想他认为自己既然是骑兵,他就要练习一下远距离的骑兵机动。他就找了几个深造班的好朋友,说服了几个人跟他一块儿骑马返回部队,他要走多原呢,要走九百多公里,就是从列宁格勒那个深造班回到他的驻地要走九百多公里,他们几个人就呈报了上级。上级听了以后觉得精神可嘉,酌情沿途给他提供补给吧。他们就骑上马,开拔了,走了七天,最后据说掉了十几斤然后精疲力竭的终于回到了部队,这一点也是说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这个人确实是这样的。

  回望二战的苏德战场。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朱可夫,朱可夫成多次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从列宁格勒到莫斯科,从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一直到最后攻克柏林,由于朱可夫辉煌的战功,被后人誉为“胜利元帅”。

  李克峰:他为什么成为胜利元帅呢,他多次去挽救危局,最早的一个危局就是列宁格勒的防御,列宁格勒在战争初期差点被攻陷嘛。那么朱可夫去组织防御,把它守住了,这个是一个挽救危局,但是你要挽救危局实际上就是局势已经很坏的情况下,要采取很多应急措施,那个时候朱可夫的脾气就非常大,而且很暴躁,他的很多指挥官,跟他初次合作的人经常会被他吓住。他就经常威胁要把某个人吊死在电线杆上,那些军官就相互抱怨说,你看他要吊死我,但是跟他比较熟的就说没关系,要是真吊的话,我早就吊死多少回了。就是他的性格是非常暴躁的,在那种时候。

  主持人:我们看到电影中反映的朱可夫,一般他老是铁着脸,他一进来大伙儿都肃然起敬的感觉。

  李克峰:对,因为他背负的压力很重嘛,这一点是他不得已,必须这么做。

  主持人:我记得电影里有一个攻克柏林的情节嘛,就是前线指挥官向朱可夫报告,我们现在进展速度很快,我们已经攻克到国会大厦门口了,战士们很勇敢,攻克的速度很快。太快了。朱可夫(说)太慢的,太慢了,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他驭下是很严厉的。

  李克峰:对,他对下级,因为他担负的任务没法退,后来守莫斯科也是,守莫斯科是力挽危局呀。那么有的时候就是合理化的建议也不能听,他得考虑大局,可能从某一点来说合理,但是(从)整个大局(考虑)就不合理,他要把握(大局)。他相对来说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

  李克峰:他不光是对部下,他对敌人也是非常狠的,一直到攻克柏林的战役已经胜利了,在签字的时候,是在一个德国的军校的食堂里签的字,那个食堂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嘛,但是这个时候等到凯特尔进来的时候,凯特尔是这个德军签字代表元帅嘛。他进来的时候他在门口愣了一下,你看那个纪录片上有,他愣了一下,他为什么愣了一下呢,后来苏军回忆是这样的。当时他进来的时候发现在签字大厅里的地毯和家具全都是希特勒办公室的原物,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就是朱可夫下的命令,因为朱可夫看了那个签字现场以后,他就命令把希特勒办公室的东西都搬到这儿来,包括一个120米长的大地毯。他要在最后,人家都战败了,他还要从心理上给他们再一次打击,而且他也做成功了。

  主持人:就是对敌人不留余地。

  李克峰:不留余地,所以你看他最后他非常冷静地坐在那儿,看着凯特尔进来下了一哆嗦,气势又下了一点。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阅兵式。60年前,1945年5月19日,也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胜利阅兵式。200面德军的军旗被抛在列宁墓前,朱可夫骑着白马检阅了部队。

  李克峰:因为本来斯大林是打算自己在胜利阅兵式上担任阅兵首长。由朱可夫担任阅兵总指挥向他报告,你看前两天那个阅兵式你看见了吧,国防部长是阅兵首长代表普京,然后莫斯科军区的司令是阅兵指挥官,向他报告。但是斯大林后来发现自己年纪大了,骑不上战马了。

  主持人:爬不上马背?

  因为骑马这个东西是非常地要体能和磨炼的。你要是会骑马的人好长时间不骑也不行,但是朱可夫骑马一点问题没有,所以你看纪录片里他骑着马从斯巴斯基门出来,骑着白马上马、下马动作都比较潇洒。

  主持人:他骑兵出身啊。

  主持人:你不能光说是骑兵出身,你看我给你举一个反例。那伏罗希洛夫元帅也是骑兵出身吧,而且是多有名的第一骑兵集团军的指挥员,但是有一次在卫国战争中,提出去看一个哥萨克师,参谋人员说咱们坐汽车去吧,结果伏罗希洛夫元帅说你不懂骑兵的心理。哥萨克喜欢看着指挥员骑马来,其实距离多远呢,也就是几十公里,他们所有的军官就骑上马,包括元帅本人,到了那儿以后,据说(下马后)个个都是罗圈腿,然后回来的时候谁也不提骑马回来的事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实际上朱可夫身材保持得还不错。

  李克峰:他经常锻炼。

  主持人:所以那时候红场阅兵的时候他还能骑白马,姿势很潇洒地去阅兵。

  李克峰:最为重要的是阅兵仪式规定,到了列宁墓的时候。

  阅兵首长要从白马上跳下来。

  主持人:飞身跃下马来?

  李克峰:飞身跃下,然后走上列宁墓去发表演说,这个动作,因为你上马可以在克林姆林宫门里边,你垫个梯子都没人管你,你下马必须得非常漂亮地从一匹骏马一米多高的高度下来,当时朱可夫其实那个时候已经很胖的了。后来我看那个片子里,下马的姿势还是比较帅的。

责编:戴昕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