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新闻频道首页
实话实说首页
本期内容
栏目介绍
请您参与
主创人员
网上实话实说
往期栏目回顾
联系方式
n038@mail.cctv.com
webmaster@
mail.cctv.com
本期内容-- 《家庭协议》
您对本期节目的评价
很好   还不错   凑合看   差劲      

主持人和晶:不过,我今天第一次见你,我们俩也算是陌生人,第一次聊天,我觉得你一点都不羞涩,一点也不内向
相反挺会说的。这个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郝丁:我觉得这个变化吧,应该说从这6年的成长历程当中。我父亲真的不管我了,那我自己到社会上去锻炼,包括工作也好。就慢慢成长,积累起来的,慢慢形成。也许可能今天跟大家交流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的,或者讲话不是很清楚。

主持人和晶:是这样的,我看你要承担的责任里,第一是自立承担高等教育的经费,你通过什么办法来挣取这些钱呢?

郝丁:如果说我父亲不管我,我肯定需要去工作,有经济来源,就说刚签完这份协议的时候,我刚刚中专毕业,中专毕业之后,第一个要面临的事情肯定就是找工作。父亲真是不管了,当时还不相信,那时候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身边的同学基本都上班了,甚至有的都拿着工资请客了,我觉得自己面子实在挂不住了。

主持人和晶:那你们同学问你,你爸跟那个开发区领导那么熟……

郝丁:对,在没签这份协议之前,我跟我们同学都说了。我说今后,吹完牛了,我说今后开发区人事局,我去干一个小科员什么的,都吹完这牛了。后来结果这份协议拿出来,当时我的心里落差特别大,最后逼得没办法。最后我们同学问我说,你在哪儿?我说,我还在家呆着呢。

主持人和晶:你真正相信这份协议,父亲是真正去履行了。然后你第一次踏出(家门),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郝丁:我的第一份工作,说起来挺不好意思,最初是做一打字员。

主持人和晶:在我们印象中,打字员都是女孩做的。

郝丁:没错。怎么讲呢,那时候是我出去找工作之后的一个月,从人才市场出来之后,灰溜溜的,骑车正好去天津一家设计院,门口挂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招聘打字员,然后20岁左右,打字速度多少多少,后面一括弧,限女性。后来这个时候,我基本上把脸皮练厚了,然后把自行车往那一放,我推门就进去了,后来我说经理,我是一男孩子,你用不用?后来经理很和蔼地说,那你试试吧。后来我就试试吧,打字速度还可以,经理跟我讲,这样,你明天来上班吧。当时我听完这句话之后,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家,我一蹿一跳回的家,特高兴。因为这是我步入社会,自己独立做的第一件事,也是20多年来,我自己独立做的第一件事。回去之后我就跟我妈说了,我妈特别高兴,那时我爸没在,后来我也不想跟他讲。

主持人和晶:那时候也不跟爸爸说话了?

郝丁:也不跟他说话,因为签完这份协议之后,我觉得这工作是我自己找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主持人和晶:你们俩是不是半年时间没有理?你们俩半年打冷战,脸本来就瘦,然后就更长了。半年时间,那我觉得这半年日子不好过,天天在一个屋檐下,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你跟你爸爸真不说话啊?

郝丁:也是赌气,因为签那份协议的时候,当时就是赌气,我觉得这个东西,我爸不可能不管我,就把这个协议签了,签完之后一看我爸真不管我了,也不跟他讲话。自己觉得不理解,也接受不了。

主持人和晶:你们在屋里打招呼吗?

郝麦收:我理他,不理我。

主持人和晶:那半年时间里边,你觉得跟爸爸距离最远是什么时候?

郝丁:基本上都是那种感觉,我觉得挺排斥的。你说别的孩子,,爸爸妈妈都给安排好工作了,爸爸妈妈还问你的工作怎么样,满意不满意;或者说你不用费劲了,你在那儿干吧。我爸就这样对待我。

郝麦收:我当时就是这样一种心态,我欠他800吊钱,天天都这样。

主持人和晶:老郝,那会儿你心情是不是特别不舒服?

郝麦收:是,很别扭。

主持人和晶:您要不就算了,别撑着了?

郝麦收:那不行,有时候,自己心里有时候也很心疼他,大热天出去找工作,骑自行车回来满头大汗,还一无所获,很懊丧的。我心里也是怎么说,当父亲的就那么一个宝贝儿子,在这种情况下,但是斗争来斗争去,说不能后退,就铁了心了。

主持人和晶:那会儿您爱人有没有跟您说软话。算了,老郝,咱们就别跟孩子再较真了?

郝麦收:偶尔也说过这样的话。

主持人和晶:也经常跟您说,我一直坚持这道防线。您有没有觉得您坚持这个防线非常危险,因为当时并不知道,半年之后你们俩能合好,你担不担心这个冷战的时间会很久很久?

郝麦收:虽然他跟我是冷战,但是我还是热脸,我一直还是支持他。

主持人和晶:郝丁那会儿你爸爸一直对你笑脸相迎?

郝丁:应该说是这样。包括那时候找工作,给我剪一些招聘的信息,给我买一些关于青年人励志的书籍,摆在我的床头上让我看。

郝麦收:后来他找到工作以后,我们还买几个菜给他庆祝庆祝,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

主持人和晶:我觉得一般像妈妈跟儿子沟通起来,好像比较好说一点,父亲跟儿子总有一点,因为两人都是男子汉,两人都挺要强的,在服软的时候谁先说的话?

郝丁:这个事需经历一个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那半年的时间,从自己内心来讲很排斥,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讲一个场景,我那时候干打字员的时候经常要加班,有时候十一二点才回来,回来之后,我打开房门 进来的时候看见我父亲还坐在沙发上等我,那时候靠在沙发已经睡着了,桌子上是饭和菜。那时候我走近我父亲的时候,因为我20多年,我第一次离我父亲这么近。确实这半年多的时间,父亲老了很多,我自己确实很感动。


后来我父亲从梦里面惊醒以后,就说“ 回来了,我给你把饭菜热一热”,这个时候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就赶快跑回房间,我那个时候真的感觉到父爱的博大。

主持人和晶:我听说你找工作找了好多,一直到今天这个稳定下来的工作,之前有好几次变动,你能跟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有哪些类型的工作,做过哪些?

郝丁:我在做打字员的时候,做了8个月的时间,那之后呢,我包过包子,然后在酒厂跟工人们酿过酒,在这期间看看周围的同事和朋友,觉得自己积累得差不多了,自己去挑个摊儿做生意吧,然后跟几个同学凑点钱 凑几千块钱,当时天津那种画儿很漂亮,石膏画卖得很好,说咱弄一批画,咱开一个小店咱们卖吧,后来几个同学一块儿蜂拥过来了。

主持人和晶:在你做生意的本金里面,有没有妈妈给你的钱?

郝丁:没有。那时候我跟爸妈都没说,我自己跟同学在外面做的,后来干了两个月时间,最后赔得就剩两把椅子了。

主持人和晶:样子你不是做生意的料儿。

郝丁:不是做生意的料,后来最后还挺可怕的,反正今天也没外人。因为跟同学借的钱,后来还不上,我自己也没钱,后来做生意赔了,最后还让人告到法院去。成了被告了。

主持人和晶:你还当过被告了?

郝丁:当过被告,借了4000块钱,还不起了,当被告了。

郝麦收:最后我们还是给他垫上了。

主持人和晶:等于说你借爸爸的钱?

郝丁:对,那时候我跟我爸签了一个欠条,这钱肯定会还给他的。

主持人和晶:真是,你跟你父亲现在已经习惯白纸黑字了?

我看这8条的时候,我心里边有点担心,我们知道孩子赡养父母,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您当时看了这个以后,觉不觉得有点不公平?

郝丁:到今天我认为,大家不要把它当成一份协议来看,实际上我觉得前面那一部分,我父亲要求我的,我觉得是我父亲对我倾注了很多感情在里面,用他的一种方式促动我,自己自立,自己成才。后面那部分我觉得,也许我父亲作为一个社会学者,是他今后研究的一个问题,进入老年社会,作为老年人今后怎样去养老的问题。从我自己来讲,我到今天我真的很理解我父亲,而且也很爱父母,我相信我绝对不会放弃去赡养我父母的这个责任。绝对不会放弃。

主持人和晶:现在跟你的同龄人比起来,和你当初的同学比起来,你觉得你跟他们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郝丁:我觉得这种差别就是,我会有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这种能力,而且有一种确定自己方向的能力,同时在工作上面,我可以比别人更快地进入状态。因为走过这些历程,比别人更进入状态

主持人和晶:李杜才7岁,作为成年人,你现在看7岁的李杜,跟他妈妈签的那份协议,你是怎么看待的?

郝丁:我觉得这是父代和子代之间的,一种默契或者一种公约。也许通过这份协议之后,李杜这种自觉性,自立能力,或者自觉性更高一点。其实我很羡慕他,小的时候如果我爸妈,不是那么娇生惯养我的话,像李杜那样,也许到今天我就不会走那么多,利用6年的时间才走到今天,也许会更快一点。

主持人和晶:我们今天现场请到了一位教育学专家,郑女士,我想从你们的这个合同和这个协议中间,我不知道她从专家的角度上,能看出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有没有看到我没有发现的问题?

我可以把他们两份协议交给你。

郑女士:我可以拿着,我觉得今天非常兴奋,小年龄段也在签,成人也在签,看来我估计能够发现的是这么两例,可能还有很多例。其实这里面感动的是,第一是父母的真情,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好,而且非常庆幸这两例都还是成功的;第二个感觉,看起来叫做协议,叫做合同,实际上包含的还是教育,而且从儿童的发展或者是教育的角度来说,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说,孩子们要学会懂规则。我觉得他们的教育包含更多是,信用和规则。

这个你今后在社会上也得学,其实和父母之间也得有规则,也得有规矩,规则 。还有所谓的承诺,能不能不用合同和协议这个词,约定,约定其实人与人之间,只要是相互有一定的信任,就可以做很多的约定。这样可能避免,现在商业合同性的很多的特征。很牵强附会带到家庭生活中来,我觉得可能是一些亲子之间的,进步或者成长的约定。现在中国的父母,可能也承袭了很多过去的家教传统,那就是,包!从小包,包到结婚,包到给你看完孩子,如果有孙子还包孙子,还包孙媳妇,都包。

主持人和晶:无限责任公司。

郑女士:对,实际上我们看来,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到一定年龄要独立,要自立,应该是一个非常正常,非常普遍的事情
可是我们传统的一些教育方法,就不能把孩子踢出去,他的翅膀就不知道,怎么摔打出去才能硬起来,才能飞?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方式,就目前他们这两位家长做的方式,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探索,真是用心良苦了。

主持人和晶:谢谢郑女士。

李杜 ,能不能今天在现场给大家大声唱一首歌,下面我们来听李杜同学为大家演唱《船工号子》,好不好?

主持人和晶:阿姨说话算数,马上把礼物给你,给你一个小跑车。

李杜谢谢

主持人和晶:下面我们听听今天在座的朋友,我们有一对母子,有一对父子,两个例子,您听了之后您怎么想,您怎么看待他们的家庭协议,谁先说?

观众蒲愫我特佩服李丁的父母,

主持人和晶:郝丁还是李杜,把他们俩名合一块儿了。

观众蒲愫哪一个父母都爱孩子,但是他能把爱藏在心里,不怕儿子的误解,但是我觉得爱能藏在心里,表现出来的是狠
实际上是爱,我觉得这样很了不起。

主持人和晶:您觉得您做不到?

观众蒲愫我常常对孩子说,等你18岁你就滚,但是我就没有去签这个协议。实际上我觉得回去要考虑考虑,是否要签这个协议,这是你儿子吗?

观众蒲愫对

主持人和晶:你妈妈跟你说过这话吗?让你18岁就出门?

孩子:不记得了

主持人和晶:那你记得你妈妈说过,你稍微听着狠一点的话是什么?

耗子:她以前说是熊还是什么,

主持人和晶:反正不是野鸭子,

孩子:她就想让我像小熊一样,长大自己出去闯世界。

主持人和晶:你想什么时候开始闯世界,多大的时候?

孩子:就是学习完了以后,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贷款。

主持人和晶:不用妈妈的钱?

孩子:对

主持人和晶:18岁就开始自己独立了?

孩子:嗯

主持人和晶:真的?

孩子:对

主持人和晶:你确定吗?今天有这么多人作证呢。

孩子:不改了

主持人和晶:咱们口头约定,是吧?

孩子:可以

主持人和晶:好,谢谢你。

观众李杜我觉得家里一有合同,亲情的气氛就淡一些,我觉得我们俩挣钱就是给孩子花的,我觉得我在床头病了,我用我儿子最硬气了,我用谁也不硬气,我就是这么想的,真的。

观众郝麦收:我觉得我用儿子的钱也硬气,儿子伺候我,我觉得也硬气。作为母亲,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觉得我有义务培养他,他也有义务赡养我。我就是这么想的。

主持人和晶:您觉得没有必要多此一张纸,是吧?

观众郝麦收:对,但是我儿子也有很多缺点,就是依赖我,自立能力略微差一些,如果要原先早签这个协议,没准自立能力各方面会好一些,

主持人和晶:您的意思说现在就算了?

观众郝麦收:算了吧

主持人和晶:谢谢阿姨


观众郝丁妈妈: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而且在郝先生的家庭,包括郝丁是非常成功,但是我想对郝先生提个问题,如果这个孩子你全把他推向社会了,如果他有一定的能力还可以,如果他在某一方面能力不够,假如说把这孩子精神上压跨了,或者他挣不到钱,找不到工作,他学坏了,假如说去偷东西或者去抢东西,那你应该怎么办?

主持人和晶:你当时想没想到这个问题?

郝麦收:您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回答吗?

主持人和晶:回答,必须回答。

郝麦收:这个问题我也是想了很多的,他自立,我们要相信我们还要助力,我们并没有撒手不管,好多人以为我们撒手不管了,不是。我们这样做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可以说无情的协议,有情的操作,从里面渗透,来帮助他进步,在不知不觉中让他进步了,增大他的压力,而这个压力不会到压跨,压趴下来的程度,是恰到好处的压力

主持人和晶:但是我觉得这位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像郝丁跟郝麦收父子俩的做法,大家不要轻易模仿,因为他们俩的做法,基于父子俩互相之间,你看他俩多像,坐的姿势,那手势,基于他们俩的一种默契,和这么多年良好的基础。所以大家不要轻易去模仿。

主持人和晶:每个家庭要找到适合他们家庭的方法,今天的两对亲子,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好您找到您家里适合的办法,只要能够解决这种沟通,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您家里有什么良方的话,也可以给我们打电话联系,谢谢大家 谢谢你们。我们下期再见


<<前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