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 搜视 | 电影 | 电视剧 | 直播 | 点播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房产 | 家居 | 论坛 | 访谈 | 博客 | 星播客 | 网尚文摘
新闻频道首页
实话实说首页
本期内容
栏目介绍
请您参与
主创人员
网上实话实说
往期栏目回顾
联系方式
n038@mail.cctv.com
webmaster@
mail.cctv.com
本期内容-- 《我在马路边》
您对本期节目的评价
很好   还不错   凑合看   差劲      
 

主持人:最想知道的是他们乞讨时的心情。比如说第一次乞讨的时候,心理上怎么突破原有的尊严感?

占才强:我体验乞丐那一次,当然不是真正的乞讨,自己也是一种体验,在双膝落地的那一瞬间,那时候自己就去想,自己如果真的是一个乞丐,那是什么感觉。那时候觉得好像麻木了,很麻木,觉得自己无所谓了,就这样吧。

主持人:你觉得真正突破了尊严感,人就变得无所谓了?

占才强:对。

主持人:刚才是大家问得比较多的几个问题,下面就是请在座的朋友,你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提到的?还有别的问题吗?谁来问?

没有啊,没有的话我们就听听看,我们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把这个现象是怎么分析的,到底和我们有没有关系。请看大屏幕。

 

专家一:流浪的人是指我不工作,我就游手好闲,我就站在街上站着,或者我就到处逛,这个我觉得,只要不影响社会,不去干涉别人,这个跟乞讨还是不一样。因为乞讨的人是影响社会的,一部分人用的是行骗的手段,欺骗和利用了老百姓的同情心。第二,也对市容、对环境有所影响,这种应该是制止的。

专家二:他偏要采取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也不能排除这个现象,可见这个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五千年文明,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乞丐这个现象从来也没有避免过,一个人应该是勤劳的、勤奋的、努力的、上进的,一个人不能说我有劳动能力,我非要去乞讨,我依靠别人去生活,这个在我们的价值观念里,在历来中华民族正常的价值观念里,都是严格地批评这样一种行为的。所以我觉得更大的侵害性在于,它不能够因此而影响我们整个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我们的救助应该更多的是通过我们的组织体系来完成。比如NGO(非政府组织)的volunteer 叫做志愿者的各种慈善体系,甚至我们单位还有各种各样的救助呢!政府所提供的救助,民政部所提供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所提供的这些保障,所以有了这些体系以后,使得救助乞丐 救助社会弱者这件事情就有系统地、源源不断地资源提供给他们,这是比较可信的。

专家三:假如说有大量的乞丐行为,而且很多有组织的、犯罪型的乞丐,很多人因为最初发了善心,有吃亏上当的感觉以后,可能真正需要周围的人帮助的时候,反而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大家觉得是不可信的、可能是假的。我仍然不主张鼓励,因为我个人没法识别,即使他是残疾人,我也没法识别他真正需要每个人施舍一点钱,去帮助他看病,帮助他活下去,还是说他拿了这个钱,回头就被他背后的集团头头,全都给搜刮走了,那么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在帮一个残疾人,还是在帮一个犯罪团伙,所以我觉得我们要相信政府的管理。

主持人:看样子专家一说就跟咱们说的不一样,就把它说成一个社会问题了。那么在他们的眼里,他们是怎么看我们这些人的?

占才强: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面,他只能去感受,他不能去享受,就是城市的繁荣和文明。所以在他们眼里,就是在座的各位,就是所有的非乞丐、非流浪人员,都是一个概念,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人跟那个人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眼里都是很陌生的,他们也不关心这些事。每天就是关心,自己今天能讨多少钱、捡多少个瓶子,今天天气怎么样,不会很冷吧。最怕就是天气很冷,然后就关心这些事。其他的事都漠不关心,基本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主持人:他们会羡慕正常人的生活吗?

占才强:应该说很羡慕,但是有一些有生活经历的、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他把乞讨当成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类不一定羡慕所有的正常人,他觉得正常人过得可能还不如他,的确有这种心理存在。有些乞丐和流浪人员,我们发现的,他不是像我们想得那样的。我们常常带着同情、很怜悯的心态看他,他实际上很快乐、在私底下很快乐。

<<前一页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