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畏怯不前,在学校退缩不愿与同学相处,想表现却不敢轻易尝试,在学校团体活动中更显得退却懦弱.这种无力感等是学习障碍典型的特征。
孩子怯于尝试,在团体生活中退缩不前,自我贬抑等的原因不外乎害怕面对失败,害怕被取笑,不习惯团体生活,无法接受挫折,挫折容忍力低或因父母过度保护,导致心理上的过度依赖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等。
做父母的发现小孩有此倾向,应运用有效策略协助孩子重建自信心、以克服障碍、突破困境,缔造学习生活的另一个春天。
不断尝试;勇于冒险
父母们经常以成人的眼光与标准衡量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达到其成就水准,在不经意中,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与尝试错误的趋力。例如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而剥夺小孩玩沙的权利与机会;因为怕危险而禁止孩子玩一些具有冒险性的体能活动。
诸如此类事情,父母不断地扼杀与限制,将使小孩好奇与尝试的心理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将是被动与缺乏信心。其实,只要在安全的状况下,父母应摒除成人的标准,敞开心胸让孩子尝试、摸索,满足其好奇心,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满足其探索求知的需求,更可以透过各种活动培养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
独立决定;承担后果
父母应尊重每个孩子都是一独立完整个体的事实。大人们应尊重孩子的意见与选择,透过作各种决定的过程中,训练其表达思考与思想的能力。
凡事由自己做主,能独立思考与判断,而不是被动听话而毫无主见,凡事要求大人为他做决定。在此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由孩子自己承担自己所作决定的后果。例如:孩子选择晚睡,必须自行承担明天因晚起床而迟到的后果;孩子选择买心爱的玩具,必须承担付出零用钱的后果。
提出策略;相互商量
训练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并提出因应的策略。父母可以耐心在旁提示、指点,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或批评他想出来的办法不好。
过度的批评,容易抹杀孩子的创造力,试着旁敲侧击,彼此共同商量一些方案与策略的优缺点。如此,慢慢的可消除其依赖,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由孩子依据分析的结果,下最后的决定。
不断鼓励;赞赏有加
适度给予孩子赞赏及奖励,对于其行为有正面的意义。「鼓励是最佳的惩罚」,积极与建设性的批评,其效果远胜于消极或无意义的漫骂或指责。例如:「孩子,你这次表现得很好,如果能再努力会更好。」;「嗯,很不错,我知道你会更好。」;「你的房间整理得很好,如果能顺手把桌子擦一下会更好哦!」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喜欢学习;或是天生就厌恶学习。但是不可讳言的,孩子厌恶学习常是后天造成的,例如:父母过高的标准与不当的期望,教师不当的管教与策略等。如果能去除这些有碍学习的不良因素,谁说学校不能成为孩子的快乐天堂呢?
责编:吴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