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2005-31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系列节目《寻找铁骑兵》 第五集
播出时间:2005年8月22日凌晨2:44
编导:超克
| |
【解说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我国东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1936年,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乌勒吉敖喜尔、关保扎布受共产国际的指派,打入伪蒙古军第九师,秘密开展策反起义的工作。1939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毕力格巴特尔也被派到了这个部队,从此,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逐步掌握了这支军队。1945年8月10日,这支部队成功地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给行将灭亡的日本侵略者最后一击。
在白色圣山下的吴家村,他们整训部队,扩军练兵。这时候,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解放战争拉开序幕。按照聂荣臻和乌兰夫的指示,乌勒吉敖喜尔、关保扎布率领部队投入到保卫交通要道的战斗中。
导语:
寻找骑兵四师老兵的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难处。因为建国以后,有一些战士离开部队回到了老家,有些甚至在牧区生活。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很多老战友四、五十年都没有见过面。如今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所以,尽快找到他们,让观众朋友们了解这些民族战士曾经经历的艰难而光荣的战斗历程,也成了我们的光荣使命。
解说:
宝荫巴特尔是解放战争时期骑兵第四师军械科长。解放战争初期,部队在内蒙古草原上与国民党军队打游击,宝荫巴特尔的任务是带领后勤部队转移。
【同期】焦:还有一层是吧
阿:到了,就是这个
焦:啊,就这个啦?没事没事,你们这都是老战友了
布:不是,我们俩算子弟
焦:噢,子弟,对,晚辈,就是,等于是你们父辈的战友
布:对
焦:您好,宝荫先生,您好。
焦:您请
宝:我这儿有一点事
焦:有点什么事?
焦:怎么样,宝荫巴特尔老先生,身体好吧?
宝:将就着活呢
【同期】
宝:冻不死的虫子,饿不死的兵嘛!我们打游击开始以前,开了个全支队的干部大会,师长、政委主持着,就是形势报告吧,讲了讲形势,开始打游击,而且要撤退
阿:撤退的时候很悲壮啊,这里边有一段就是吐古舍团长组织了敢死队,由吐古舍团长亲自带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大家的子弹凑起来,凑了六十个人,好枪、充足的子弹,小伙子们在吐古舍团长的带领下,就掩护全师的部队撤退,他们当时,吐古舍团长在那儿做动员,就说只要我们有一个人在,我们就保证全师安全转移,意思就是下了决心,我们六十个人就都牺牲了。
【解说词】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除了参加战斗,战士们还要经受住各种考验。
【同期】
焦:那时候咱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
宝:虱子咬得不行,布帐房,脱了以后,不敢穿棉裤,虱子。我们怎么办?火上,把裤子脱下来,披着大衣,裤腰往下,向烟囱似的
焦:用烟熏
宝:熏完了,就抱一抱,虱子都出来了,完了这么一抖,就像炒黄豆,噼里啪啦的
焦:虱子在火里
宝:就这么烤,所以一恨蒋介石反动派,二恨这个虱子,所以我们说,蒋介石反动派和虱子一样,都是属于消灭之列的
【解说词】
在大草原上,骑兵作战的机动性很大,一天内的运动范围可在几十公里、上百公里。而宝荫巴特尔带领的后勤部门不仅有部队被服厂和枪械修理所的机械设备,还有一些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家属。他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和马车。
为了避开敌军,他们白天隐蔽在山沟、树林;晚上行军时,经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同期】宝:走走就不走了,说咋了?生孩子了。那夏天也是西北风厉害,几个人用被子把西北风这样挡住,就在草地上,就生孩子了。生完孩子把孩子一扔,产妇就跟着上车了,孩子就不要了,死了。
焦:当时你和李文的关系很好是吧?
宝:很好,好朋友,李文是商都县的人,被服厂的工人
【解说词】
宝荫巴特尔始终忘不了这位汉族老战友,李文。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文回到家乡内蒙古商都县探亲,不料,内战又起,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使他失去了与部队的联络。李文正好遇到了宝荫巴特尔,便加入了骑兵四师。宝荫巴特尔很想与我们一起去见他的老战友,但是因为双腿有严重的疾病,很不方便,就托我们去看看老战友。
听老战士们说,他们的皮大衣都是李文做的,他一晚上能做近百件皮大衣和皮裤,我们急切地想见到这位传奇的裁缝。
【同期】
焦:他转业以后分在了技工学校是吧?
阿:最后一站
焦:最后一站是技工学校
阿:抗日老八路了
焦:他去哪儿了?
女儿:就这个附近车站
焦:附近?看来他身体还可以,身体还行
女儿:身体行
焦:没事儿就出去溜一下。那我们出去找一下?
女儿:你找不见
【解说词】
看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他女儿告诉我们,李文每天早饭后都要到大街上去。当年,他多方筹集羊皮,招募蒙古族妇女做裁缝,为骑兵战士们缝制御寒的皮大衣和皮裤,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同期】
超:找到没有?那边找到了吗?
王:没找到,没找到
焦:真不知道该到哪儿去找他,他女儿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每天在这儿坐着?就在这台阶上坐着?那今天怎么不来这儿了?这不是他女儿吗?
女儿:找不见
焦:没找见啊?
女儿:没找见
焦:老爷子去买什么东西去了?垫子是吧?谢谢你啊,李老爷子您好,让我们找得苦啊,恨不得把集宁人全召集起来找您啊。
女儿:他们是中央电视台,拍东西
布:快回家吧
女儿:回家吧,回家
焦:宝荫巴特尔说您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李:对对对
焦:您是他的老同志、老班长,他本来要来看你呢,你们是多少年没见了?三十年说是,你现在登这个楼梯跟当年上大青山一样啊,也不容易啊
焦:老爷子,我们今天来呀,是带了你呼市的几个战友对你的问候,还有一个,我们带了一个东西,等一会让你看看,你看能不能认出这些人来,另外你听听他说你什么呢。认识不认识这个人?
李:宝荫巴特尔
焦:宝荫巴特尔,对
宝:李文是个商都县的人,被服厂的工人
焦:听见了吧
焦:你们当时的被服厂主要是给部队做被服是吧?
李:噢,做被服。会用手工缝的、拿针缝的蒙古人,动员了二十来个,有三个缝纫机,实际上有两个能使唤,二十来个蒙古人每天就我教
焦:教他们
李:教了五、六天,把他们都教会了
焦:做得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做多少条?
李:反正是,皮大衣是一天做二十个
焦:老四师的人一说起那个冬季啊,大家都夸你呢,李文做的那个皮大衣穿上,那个冬天过得可舒服了。
【解说词】
草原的冬天,气温可达零下四十摄氏度,骑兵战士骑马飞驰,长途奔袭,如果没有保暖的衣物,那么冻伤或得病这种非战斗减员,往往会超过战斗减员的数量。因此,草原骑兵的冬季保暖是后勤工作最重要的任务,难怪宝荫巴特尔初识李文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呢。这个“神奇的裁缝”帮助骑兵四师解决了大问题。
【解说词】集宁是骑兵四师老战士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对这些老战友来说相聚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同期】宝日:我八岁到六十岁赛马,六十岁那一年我还赛了一次马
白:霸王鞭,就这么长的那个,唰唰唰,会打霸王鞭我当的兵
达瓦:那时候我们看女同志,长得再不怎么样,也看着是个美女
白:那时候是家属,打游击的时候我就在里头,那时候就按战士待遇
宝日:打倒了国民党,我们也是好汉了
拉希:骑上我自己的马,备上我自己的马鞍子,穿上我自己的袍子,这就当兵了,媳妇就在家里面孝敬父母,就是那样,为了革命
达:不要后悔啊
达:我们四支队、内蒙古自卫军十一师的两个团长光荣捐躯牺牲的时候,我都经历了,当然我们作为老战友来讲,当时是十分悲痛、又是悲伤的
【解说词】这些老战士大多年过古稀,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年轻的岁月,他们中有很多人战功卓著,他们负过伤、流过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今天,我们从他们的生活状况中看不到与寻常百姓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生活是淡泊而充实的。他们并没有因为年迈而消沉,因为他们经历得太多,他们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充满了热情。
解说:离开集宁返回呼和浩特市以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去找一个名叫阿格东嘎的老战士,在战争年代里,他曾是骑兵四师吐古舍团长的传令兵。
阿格东嘎的孩子们,有的在其他城市,有的在国外工作,只有老两口待在家里,孩子们的生活是老两口永远的话题。
当年,年轻的阿格东嘎在前线作战的时候,家乡却在热闹地举行着他的婚礼。
【同期】
焦:这是小儿子
东嘎:这是他媳妇,在这儿呢
布:大儿子在锡林浩特
焦:我们这几天在寻找你们很多老战士的期间也听说了很多你们当时的故事,就是说你们当时结婚还有一个挺奇特的过程是吧
东嘎:有这么一回事,我没见过面,就是从远处见过,是个什么样子,按照现在的观点看的话,互相也不认识,很奇怪,怎么结婚?
焦:当时结婚的情况您知道吗?你知道不知道是你的妹妹他们替你去把新娘接过来的
东嘎:那时候哪有信啊?没有的
焦:家里人就作主,就替你办了这个事了
东嘎:办了
焦:可是当时您同意吗?说有一家子人要把我娶走
东嘎:她也做不了主,我也做不了主
布:骑上马就领走了,就到他们家了
焦:这一下就是几十年、一辈子过来了
众人:一辈子,一辈子就这么一个
焦:您这甘心吗,这样子,也没好好结婚,别人就代替他把你就拿走了,还到现在为止。
东嘎:她没有一定的精神、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她也不可能
【解说词】虽然结了婚,但却见不到丈夫的面。丈夫又在遥远的前方作战,这怎能让姑娘安心呢?于是,她骑着马,走进茫茫草原。几百里的寻夫路,几天几夜的马背颠簸,当两个新人相见的时候,那是怎样的百感交集。
【解说词】在老家的草原上,有一个与阿格东嘎一起参军的战友,叫吉木彦,听说我们要去找他,阿格东嘎写了一幅字托我们带给他。
【同期】
焦:这个对战友来讲也是个特殊的礼物啊
焦:昨天我们又有了新发现,他们找到了当年那个传令兵叫扎米彦,他就住在锡盟草原镶黄旗的巴彦塔拉苏木。可当我们翻开地图一看,大家全犹豫了。这意味着找到他不仅要走回头路,而且还要在大路上走几十公里之后,下草原路将近百公里的路程。可是,这位参加过无数次战斗负过伤的老同志让我们牵挂着。找不到他将是我们的一个遗憾。后来大家说,走,去巴彦塔拉苏木,去喝奶茶。
【解说词】这次拍摄,我们希望找到更多的老骑兵,在茫茫大草原上行车,带着阿格东嘎的字,我们也当了一回传令兵。
【同期】焦:一天不吃饭,完了以后到人家家里,见着人家养的羊和人家的奶酪
布:奶食炒米吃了经饿,那家伙钉饿
焦:看来您是确实饿了
布:我不饿,早上起来吃了两碗羊杂碎
焦:这个老人怎么搬到这么远的草原深处来了
布:他的原籍就是这儿的
焦:就这儿,回老家了等于是
布:回老家了,复员以后回老家
焦:回老家可是走得远,让咱们整整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布:回了老家自己干得全盟表彰的小康文明户
布:扎米彦在家吗?
女人:在
布:在家吗?
女人:在家
布:在哪儿呢?
女人:在井旁边呢
布:在井旁边?干什么呢?
女人:在修院围栏呢
布:去围栏往哪儿走啊?
女人:在草垛底下
布:草垛底下是吧
布:井上修墙呢。不闲着,劳动
焦:走走,咱们去找找他去,井在哪儿呢?
布:就在这儿
【解说词】
我们见到吉木彦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家里干活,羊圈里的羊粪被羊群踩踏成硬硬的壳,牧民把它们叫作羊粪砖。晒干后是非常好的烧柴。翻羊粪砖是非常费力的活。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吉木彦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岁高龄了。多年来,他像带兵打仗一样,带领着牧民改变着当地贫困的面貌。
吉木彦和阿格东嘎一样,都是骑兵四师的传令兵。1946年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的吉木彦和阿格东嘎一同骑着马参军到了骑兵四师。由于马术好,就都当上了传令兵,他们出生入死,在炮火中穿行,传送着一道道作战命令。
复员后,吉木彦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回到了故乡的草原,吉木彦虽然已经八十岁了,身体却依然硬朗,这也许是大草原的恩赐吧。
【同期】
布:你们两个虽然没办法见面,他用自己写的这首诗,送给你做礼物,做个纪念,现在可以收起来了吧
扎:可以
【解说词】这幅字是用蒙古文写的,是毛泽东主席的词《西江月· 井冈山》。 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之间的礼物是如此简单、普通,但是却寓意深刻。只有他们之间才能从这样的礼物中体会到永不磨灭的情意。
【同期】
焦:在回忆骑兵四师的战斗经历中,我们还要说说战士们的马。老战士们一提起战斗,都要说到他们这些无言的伙伴。我们还了解到,在战斗中,指挥员们都是冲在最前面,除了他们身先士卒,勇敢战斗以外,战士们还说他们的马很好。枪一响战马就来劲,一下子就冲到最前面去了。草原民族爱马,战士们更爱马。所以,在祭奠牺牲的战友时,他们还要祭奠他们死了的战马。
【同期】扎木苏:枣红马,好马,马都是那么好,哪匹马都是那样的,和你们一块生存,知道你的味,黑夜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它闻一下,就知道是自己主人。这样的话我那两匹马,在包头我把它们送上火车了,我就送马去了,我哭了一次,给我那匹马带了一条红带子,两匹马,我就说了,你去抗美援朝啊,应该好好服务,这四年我们在内蒙古解放战争里,你是出力了,立过汗马功劳啊,你就和我一样,我们两个是四年的战友啊。哭了一次,把马送走了,鸭绿江大桥下,抗美援朝去了。
【同期】阿木尔:这个部队都是乘马冲击,都是察哈尔锡盟的人,会骑马
焦:骑马骑得好
阿木尔:都是罗圈腿,像步兵似的进攻的时候就不行,没这个特点,骑上马以后,那简直在马上什么动作都能做。有的战士吧,会隐蔽,登子里藏身,到跟前五十来公尺就起来了,开始在马上射击,有的马被机枪打死,十五匹马都倒下了,成步行了,战士们有的牵着马尾巴,又跨上去,有的战士把战友摞上去,放到马后面,两个人打,骑着马。所以说都冲上去了,步行的都冲上去了。
车内老人:一个是人,一个是马,这两个都是平等的
武唱歌:在解放祖国的战斗中,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高高飘扬的军旗下,我和战马一起冲锋
我们的钢铁意志无坚不摧,我们的战马纵横驰骋
【解说词】有一位骑兵老战士曾经这样说,步兵连的编制是一百名战士,而我们骑兵连的编制是两百名战士,一半是人,一半是马,人是战士,马也是战士。
有一位老战士含泪讲述过他的战马的故事,当他们完成了阻击日本侵略军的任务后,开始撤退,这时一枚炮弹在他身边炸响了,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身负重伤,这时候战马伏下身来,让他双手抱住马脖子骑上马背。然后战马起身带着他飞奔而去,脱离了日军的追击。这时战马突然倒地死去。这位骑兵战士才发现,他的战马腹部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后来,战士们像安葬烈士一样,把这匹战马安葬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在骑兵战士中,讲的最多的是战马的故事,情感最深的是战友情这里也包括战马情。骑兵老战士告诉我们,在夜间长途奔袭的时候,几百人、上千人的骑兵部队,只要最前面的人和马清醒,其他人都可以骑着马边走边睡。而战马会按照队列的顺序走,决不会有一匹马掉队。战士们就像睡在摇篮里,养足了精神,投入到战斗中去。
我们今天无法感受战马和自己的生命连在一起的那种情感,但是当我们骑着马行进在绿野蓝天之间的时候,心中也会有一番诗情画意。
责编:郭翠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