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健康

体验赠予快乐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5日 13:59

  到朋友家做客,正聊得起劲,朋友家刚满三岁的小孩端了一只小碗走了过来,碗里放着几个蜜枣。我逗他说:“宝宝,让我吃一个好么?”小家伙竟然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一个。其他的客人看这孩子挺逗,都纷纷向他索要,于是小家伙便将他碗中的蜜枣每人分了一个。

  孩子如此懂事慷慨,引起了我们这些客人的一阵夸赞,小家伙笑得比吃了蜜枣还甜还美。逗完了孩子,我们便要把蜜枣放回孩子的小,可是主人却示意让我们吃掉蜜枣。我们不解,但还是遵从了主人的意思将各自手中的枣子吃了。小家伙看着我们一点点地将枣吃掉,又看看他空空如也的小碗,眼圈一下子红了,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一个大圈将要流下来。他准是在想:“呦,你们真吃呀!哪我吃什么呢?”此时孩子的父亲上前拍着孩子的肩膀说:“宝宝,你看,叔叔阿姨们吃了你的蜜枣后多高兴呀!他们都夸我家的宝宝懂事。”听着他爸爸的话,看着我们赞许的微笑,小家伙转悲为喜,乐颠颠地跑到一边去了。不一会,他又拿出了一大袋雪米饼,要分给我们。

  孩子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赠予行为,这是孩子模仿的天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赠予他人东西的行为,孩子出现了这一行为后,家长应及时地给孩子以鼓励和表扬。因为,这种自发的赠予行为是难得且珍贵的,是孩子经过一定思考后作出的决定。适当和适时的赠予行为的实现及对这一行为及时的表扬与肯定,能使孩子在赠予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并且初步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一般都处于一种优越地位,父母祖辈在生活中处处“谦让”孩子,一旦孩子将自己心爱之物拿出来赠予时,大人们都是异常高兴的,觉得孩子有这份“孝心”就够了,都不忍心真的接受孩子的赠予。这是一个在处理孩子关系时的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如果孩子在主动赠予时遭遇到几次这样的回应,就会产生一个错误认识;父母不喜欢我这样的行为,或者是父母只是要我做做样子。这样一来孩子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再有赠予行为,把一切看作自己理所应当的独享;二是为了取得父母的赞扬而假装做出赠予行为,父母一旦接受便会大哭或迅速变卦,赠予成了一种搏取父母欢心的虚伪。孩子的赠予行为经常不完全实现,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孩子赠予的时候,我们应当微笑着接受,让孩子知道赠予的东西不再属于自己;让孩子明了他失去了所赠予的东西之后,他将得到别人的感谢,将会获得快乐。随着孩子的长大,社会经历的增多,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他会体味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真谛,从而以一个真正的、健全的社会人,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真正地接受孩子的赠予,让孩子体验赠予的快乐。

(编辑:吴晓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