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德国

德国中医药重要人物简介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4日 17:25

  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传播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德国公众、名人和华人、亚裔人士。本世纪前半叶,要推许宝德(Franz Hubotter),他从1907年接触中医,到1967年去世,均以翻译中医典籍、撰写中医药著作、争取中医针灸的合法地位、研究和讲授中医药学为主要职业,影响深远。现代学者如哥廷根大学汉学家罗志豪(Erhard Rosner)教授,潜心研究中医和中国文化艺术,1990年在第三届亚洲传统医学国际会议上交流论文题为"文学笔记在中国医学史中的价值",显示其中国文学、医史与中医方面的宽厚底蕴。汉堡汉学家、医学博士R.季宁教授重点研究金元医学,这是中医学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慕尼黑的J.克瓦斯奇(Jurger Kovacs)在翻译《银海精微》的8年中,涉猎中医眼科深广,并继续此项研究与学术交流。沃尔克马(Babara Volkmer)则致力于中医儿科的发展史和学术交流。华侨、华裔一直在中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佼佼者应推杜念春,悬壶域外,情系歧黄,上书献计,赤心不变。其简况在"赤心·杜中医研究所"中介绍。中医药交流中的要人还要说到满晰博、文树德、雅曼佛、侯卜克。  

  满晰博(Manfred Porkert)

  又译作曼·博克特、鲍凯特、M·渡尔克特,他的中文名字是满晰博,现任募尼墨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著名汉学家、博士、教授。他身材魁伟、谦和友善,操着流利的汉语使人倍感亲切,在讲学、访问中口碑甚佳。   

  本世纪50年代他分别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巴黎大学,主攻东方语言。之后,通过了解道教,而决心攻读汉语,后者又引发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医的兴趣,由于涉猎甚广,古汉语很基深厚,又能用汉语进行交流,因而对中国科学文化的看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他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共有财产的一部分,中国医学以其包罗宏富、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特色,卓越的疗效而名世,任何民族都应深入研究和发掘。中西医学的道路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是攀登医学顶峰的两支劲旅,并无优劣可言。也是50年代,他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又回德国学习西医,同时研读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概论》。曾在慕尼黑召开的世界针灸大会上表示,现代医学能解央的疾病问题还不多,它需要不断补充和发展,研究中医学有助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完善,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作为异国学子,他学习中医的困难更多于国人。但靠着他执著的追求、坚韧的意志,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满晰博数赴日本、港、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大陆,拜访百余名中医师。他藏书甚丰,广集中文书籍近万册,另有西文之医、哲、文、史著作2000余种。又因通晓德、英、法、拉丁、汉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知识铺垫深广,故能屡有新见,这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年前,满晰博就提出,中医脏象决非单纯的古代中医解剖学概念,它是包容了人体生理、病理和解剖内涵的一种模塑,以便于学习与使用,这形同原子模型,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电子分层环绕的样子。不久他又提出"阴阳五行"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中国特有的科研标准,适用于多种学科,中医引入了这一协定标准。这很象科学界通用的"米突制"(米制),起始于法国,公元1875年17个国家参加的巴黎会议确立为国际公制。认定1米等于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4×10-7(四千万分之一),标准米尺用铂铱合金制成,断面为X形。在0°C时标准米尺两端刻度间距离为1米。同时也制定了质量(KG)、容量(L)等度量衡标准,后来扩展为国际单位制。用这种生动的类比来解释、传播中医基础理论,更适合于西方高知识层次的中医爱好者。关于中西医结合,他认为应首先研究二者的方法论,中药研究也不能等同于西药,即不能过分看重药理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制药学特征。地说,中医学除了还有一点原始和伪科学的残余外,大部分是精密科学,值得认真继承和发扬,他赞同三个面向的提法,即中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中医和西方科学结合的艰巨任务-如何用现代科学对中国医学作出解释”一文中,满晰博主张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学,但又不能完全撇开其合理的论辨体系,亦即保留与发扬中医固有的特色理论。他多次往返欧亚美各国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宣传豉动,推动中国医学国际化。近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多次接触,发表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同题的看法和建议,并与中方签订了几项协议书,即合作编纂中英文《中医学规范辞典)、改编《传统针灸学教程》、编写《中医学概论》等。

  他著述甚丰。70年代,结合个人研究成果撰写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中医诊断学》等书、流行于欧美,20年来屡屡再版,译成英、法等文字,是公认的范本;1978年出版的《中医临床药理学》收入600余味中药,1984年版《中医方剂学》收入常用方剂400余首。满晰傅大部分著作在600页以上,参考书目甚广,上溯《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下迄现代研究资料,史料翔实,评价尚属公允,颇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比如中药译名,他就先从拉丁文中寻找对应词汇,再转译为德、英、法等国文字,他认为不应多用拼音译名,否则让人费解,读用困难。1985年,与他的学生合编《系统针灸》,全面系统,涉及经络、腧穴、诊断、操作手法、临床经验报道。满晰博中医学论文达数百篇,因厚积薄发,每有真知灼见,故受到多层次读者的欢迎。他于1978年创办"中医学会"、"研究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开办多层次学习班、报告会、学术交流会议,1980年创刊《中医杂志》。   

  文树德(P.U.Unschuld)

  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所长、教授、汉学家、医史学家,早年攻读多种专业,获得哲学、药学,公共卫生学博士。精研东方医学史、中医学数十年;80年代以来,更数力于广泛的中医针灸研究和翻译工作, 1984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第17届国际内科学会议上,讲演了“中国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强调要从文化背景的深层来理解、研讨和应用中医学,找回过去所失去的财富。

  文树德于80年代中期任"国际亚洲传统医学研究会"主席、德-中医学协会副主席,还是德国政府有关中医问题的高级顾问。他多次来华,对中医发展和中西医结合充满信心,认为现在是亘古末有的大好形势,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解释针灸的机理,也认识到西医的不足。中西医互补,毋庸置议。中医使用"比类取象"的方法说明问题,或用军事语言来解释中医治病的原理如邪正抗争消长、用药如用兵等显得生动具体。中医国际化的大障碍是语言文字,目前西方的中医著作译本相当混乱,往往词不达意或引起畸义,有的离谱走形、曲解撰之处比比皆是,就象西方的中国餐馆,烧不出正宗的中国菜来,因此必须有一批人献身于此,集中精力搞好中医翻译工作。1986年8月,第一届国际中医文献讨论会在慕尼黑召开,国际亚洲传统医学研究会主席文树德主持会议,重点议题交流中医文献的翻译经验,讨论如何用多种现代语言(英、法、德等)解释古代文献。会后参观了固格尔斯特市(Ingolstadt)的德国医史馆和该馆的药物园。关于"气"的概念,最初译为spirtus,spirtus(精神、灵魂、妖精、鼓动),抽象而多义,现译为Energy(能量、能源)较为准确具体,可理解为中医药解决机体的能量危机或失调,在能源危机的西方这是常用词汇,也可以说是现代的"取象比类"。   

  文树德精通古汉语和中医,掌握多种语言文字,著述宏富,影响深远。早年撰写《本草史》、《中医伦理学》等著作,用德、英文出版。1986年出版《难经》中、德文对照本。1987年在美国出版《中国医学思想史》,有英、德等文本,常作为大学讲座教材。1989年出版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德文对照本,并著有《被忘却的医学传统一关于徐大椿的研究》等。普及教学用书如《中医经典原著导读》、《学说中文》。还有《御制本草品汇精要-中国16世纪的国家药典》(1973年);《中国医学-一部思想史)(1980年)、《医学在中国》、《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学》、《本草经-中国两千年前的药物学文献》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眼科经典著作《银海精微》的翻译,文树德与J·克瓦斯奇(Jurgen kovacs)博士花了8年时间完成,1995年出版。文树德还在1992年北京第一届国际中国医学史学木会议上发言,题为气"《银海精微》与中医眼科学",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和该书的价值进行了探讨。《银海精微》假托唐代孙思邈所撰,经考证可能是宋代以后的著作,书中辨析诸症较为明晰,方药多切实用,素来视为经典。正在进行的翻译工作是《黄帝内经素间》英译本,借助计算机系统逐字逐句地搞统计性释义研究,力求对等翻译,拿出高质量译本,己整理了大量资料和部分译文,内行人盛赞其功夫不凡,令人叹为观止。文树德以研究东方医学史为本职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文物古董,以此多次举办中医文物类展览(已如前述),宣传了中医和中国文化,这也是中医在德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工作。   

  其他重要人物   

  雅曼佛傅士于1978年完成医科大学学业,之后到维也纳接受6年综合培训,1984年到北京学习中医,1986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授予的副研究员头衔。90年代,荣任德-中医科协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驻北京代办处首席代表,经常来往于中德一些城市。为了商务,也为了中医的医、教、研工作,他在慕尼黑大学、汉诺威医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都讲授过中国医学课程,内容包括中医理论与临床、中国的医疗体制和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前景,深受好评。

  科隆的联邦医生同业协会与中国医学代表团合作成立了"德-中医学协会",德方侯卜克(W.Hopker)任主席,他认为中医学值得研究,宣称将成立"中国传统医学工作组"开展各种中医疗法的深入研究,并希望中医、针灸在德国能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90年代以来,中、德医学合作在加强,如北德的吕北克医学院、汉堡的圣·乔奇医院分别与中国的浙江医科大学、湖北十堰市立医院交换学者、医师,促进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其中也不乏热心于中医学术交流的人士。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

(编辑:吴晓洋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