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是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公于2006年推出的年度经济调查活动。调查将问卷印制在特殊的明信片上,借助中国邮政网络,面向全国104个城市和300个县,发放10万张明信片,调查10个中国家庭的经济主张。目前调查活动已连续举办3届,最新一届《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历年的调查结果都将通过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调查发布晚会上对社会公布。现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已成为中央电视台一档颇具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节目, 并连续两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年度优秀经济节目奖。
(一)开创调查领域先河
从调查方式看,它是中国调查领域第一次以明信片为载体的调查活动。
它独创将问卷印制在免邮资明信片上的调查方法这种调查明信片不但具有填写简单、参与方便的特点,还能兼顾调查地区的广泛性、人群的多样性,规避了互联网调查等方式在调查覆盖面上的缺陷。《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依托已有的、覆盖最广泛的邮政网络,将调查深入到全国的城市、农村、牧区、海岛、边疆。
另外,按一般商业调查的成本计算,要完成10万人的调查,至少要花费1000万元,公益主题的调查很难负担这么巨大的费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借助既有的邮政网络进行调查,以小得多的成本完成了一项针对百姓经济生活的公益性调查,也是对邮政普遍服务的拓展和延伸,建立了调查、邮政双方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二)调查规模、精准度领先
从调查范围看,历年大调查活动都辐射到了10万个家庭,相当于调查数亿公民的经济生活情况,这也是中国传媒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调查
国家统计局全程介入了调查明信片样本设计和数据分析。104个城市中,除了4个直辖市,每个城市样本量都在600枚,涵盖每一个区;对于300个县,每个县则不少于5个乡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调查问卷纳入邮票的发行运输渠道,每年调查动用投递员超过5000人。2006年10万张问卷的回收率高达80.2%,创下了民间调查问卷回收率的记录;2007年回收率超过86%,再创民间调查回收率纪录。
(三)独家设置议题
独家设计调查问题,独家解析调查数据,独家发布调查结果,这些独家环节让经济生活大调查的避免了一般媒体梳理全年经济时“炒冷饭”的现象,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创造了引发社会关注的经济话题。同时将电视节目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打造了集活动、调查、宣传、节目、出版为一体的传播平台,形成了较强的媒体传播能力。
(四)全方位的影响力
从大调查的过程看,调查活动到了中央和地方数十家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的全程报道;从大调查的结果发布看,每年调查结果发布晚会,都吸引了大量政府权威人士、众多国内外顶尖企业家、金融机构、经济学家、财经媒体总编辑出席。《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所收集的信息多次被全国人大、政协代表写进了全国两会议案、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五)调查凸显价值
2008年经济生活大调查,问卷第七题:现有房屋价格情况下您会买房吗?数据显示:宁夏9.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全国所有省份中比例最高,表现出强烈购房意愿。结果:2009年宁夏银川房价涨幅连续10个月全国第一。
2008年经济生活大调查,问卷第六题: 2009年您家打算购买以下哪些产品?数据显示:33.1%的城镇被访者选择了汽车,排在所有备选产品的第三位。32.3%的农村被访者选择了汽车,排在所有备选产品的第三位。在人均纯收入5千元以上受访者的选择中,汽车位居首位,其次是旅游和电脑。结果: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突破1300万辆。
2006年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幸福的是西藏居民,其次是山东、黑龙江。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最幸福的是山东居民,其次是安徽、吉林。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最幸福的是吉林居民,其次是陕西、山东。
(六)潜在价值巨大
由于《经济生活大调查》记录了每个受访者的所在地、年龄、户籍、收入等信息,这样就使最终的调查数据有了数千种细分的方式,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健全的中国市场数据库,可随时为政府、商业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数据。
从更长远的角度讲,对于统计调查而言,静态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有限,只有把数据放在历史的维度上进行动态的比较,才会挖掘出其真正的价值。中央电视台将和有关部门联手,把大调查活动一直延续下去,通过积累和分析历年调查数据,逐步建立一个独具价值的中国经济数据库,分析百姓经济生活的内在规律,和全社会共享研究成果。
(附录)执行团队介绍
1996年7月,《中国财经报道》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诞生。它以“打开经济问号”为使命,几年来连续策划制作了《红色财经之旅》、《中国经济大讲堂》、《CCTV中国经济年度报告》、《经济生活大调查》等重大经济题材的节目,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财经节目。
2006年8月,《中国财经报道》转型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一个时长为60分钟的财经深度调查和评论型节目。面对不确定的全球市场,他始终坚守在经济的最前沿,以力求“选题精准”为节目理念,坚持不懈地用独特的视角“聚焦争议话题、解密市场玄机、关注重大变革、剖析典型案例”,接连奉献了《争议电动车》、《有色金属高价之忧》、《林毅夫零距离》、《“生”于1977》、《“入木三分”探红木》、《“次贷飓风”的未解之谜》、《玩石价几何》、《油价大赌局》、《牛熊一年间》、《一个出口大户的“生死劫”》、《高粮价警报》等热点财经主题节目,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节目《“草根”的创造》和《一同走过的日子》,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进入2009年,《中国财经报道》秉承“选题精准”的理念基础上,提出了以“研究型报道”作为节目的重点报道方向,今年以来我们先后推出的《众矢之“递”》、《拯救渤海》、《张养养养猪记》、《美元之“惑”与“祸”》、《出口大户生存调查》、《晒晒五粮液》,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中国财经报道》还成功主办“聚焦退市机制研讨会”、“玉米问题研讨会”、“趋势2008—中国经济论坛”,“世界粮食趋势与挑战”,“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楼市走向”,“危机下中国出口企业突围之道”,“盘点中国楼市”等众多大型专业论坛,策划“打开经济问号”系列丛书,已出版《中国这6年》、《下一个疯狂是谁》、《中国经济十年螺旋》等二十本图书。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