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创天量1600亿 上证综指再攀新高 中国人寿A股开始计入上证系列指数,成为目前总市值排名第二的权重股。尽管中国人寿大跌6.04%,但其他银行股纷纷发威力顶大盘,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均封于涨停,从而带动上证综指再创新高。
外资普遍看好A股长期走势 由于目前内地存款利率维持偏低,加上市场仍有大量资金,以及市场信心维持强劲,因此预计A股市场今年表现将维持强势,跑赢亚洲区内其它市场。但由于过去一年A股的升势已经很凌厉,相信未来将会出现调整,但幅度并不会太大,并不会出现熊市。
一季度调整尽显牛市风采 新基金看好加快建仓 博时、大成、长盛、宝盈、富国等17家基金管理公司公布旗下基金2006年第四季度报告。报告中显示,基金经理们一致看好2007年的A股市场,认为仍将维持牛市 格局。报告中同时透露,基于这一观点,部分基金在第四季度加快建仓步伐,着力点仍然在于大盘蓝筹股。其中,大成精选增值基金在规模扩大至90亿之后,迅速建仓大盘蓝筹股,一周之内将仓位提高至60%,建仓的最后一周基金净值增长4.5%左右。
1500亿元!沪深股市再爆天量震荡 沪深股市的天量纪录屡屡被刷新。17日,沪市成交983亿元,深市成交521亿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同时,两市股指上下落差明显加剧,上证综指盘中振幅达到128点,深证成指振幅更是高达450点。
今年可能是经济拐点 泡沫论不成立 中国股市近期以来非常红火,但是并不意味着股市已经出现泡沫。“根据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股市占GDP的比重都在80%以上,发达国家更高,我国目前仅占50%左右;而且此前六年已经蓄积了非常庞大的上涨势能。”
大盘预热年报行情 整体业绩有望增长 从业绩预告和第三季度的报告分析来看,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有望整体出现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了20%和9%,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1元,与2004年历史最好水平持平,大多数行业的每股收益水平同比上升。而从第四季度的经济运行格局看,原油、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原材料价格呈下滑态势,上市公司盈利空间进一步打开,全年业绩增长有望保持在20%以上。
谁是本轮牛市中的最大赢家 不容置疑,自2005年12月股市行情启动至今,A股市场走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牛市。股民们喜上眉梢,记者经常听到身边的人以赚了100%的收益而炫耀,买基金的投资者也在为一年收益率超过60%而欣喜不已。然而,在本轮牛市中,真正赚大钱的并不是这些普通的投资者。与券商、小非的持有者、新上市公司的部分高管相比,普通投资者只是赚了点“小钱”。
沪深股市总市值首破10万亿 10万亿元!借助“保险第一股”中国人寿(601628.SH)A股正式上市贡献的8107亿元市值,截至昨日收盘,沪市股票总市值达到83270亿元,加上深市的19214亿元合计10.25万亿元,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预测,以20.23万亿元计)的比例有望超过50%,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市场人士表示,随着一些大型国企将不断“归A”,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也将稳步提高,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正不断加强。
降温股市 决策部门拿出三大政策 新年伊始,针对火热的股市,中国有关决策部门拿出一系列的措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 率,试图控制国内资金面;外汇管理局进一步开放国内个人资金流出,同时开始限制个人外资流入;证监会则改进了股指编制的方法,解决中国股市指数虚涨的问题。 这三大政策看似不温不火,但针对的是目前证券市场中最热的两块--金融股和地产股,可谓是有的放矢。经过四年熊市 之后,决策部门对于市场的干预显然更为谨慎,做法也更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