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倾国倾城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城市日记】――日喀则 8月23日 高原反应

CCTV.com  2007年10月12日 15:38  来源:CCTV.com  

  青藏高原,对许多人来说,被视为了人类的最后一方净土。

  记忆中的日喀则,这里有世界屋脊,江河之源,万山之宗,以及佛教圣地。

  23日下午,《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专家观察团一行自成都转机飞抵了海拔3600米的拉萨。

  专家观察团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城市品牌营销专家白长虹,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王宏刚,西藏圣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晋美旺久、著名旅行作家、倾国城特约撰稿人谭祎波,CCTV倾国倾城专家组总协调人胡晓兰等一行组成。

  没有惯例中的休整适应期,专家们被直接接到了海拔3800多米的日喀则市,一路高原风光,专家们喝着高原保健饮料红景天、多数人已经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当晚抵达并入住藏式的桑珠孜饭店。

  西藏和北京有两小时左右的时差。专家们在喜格孜步行街散步。“喜格孜”为藏语日喀则的语音直译。喜格孜步行街位于日喀则市主干道青岛路的西侧,是前往日喀则市札什伦布寺瞻仰的必经之路。建于2003年,步行街总长近千米,路面全部采用当地产的磨光花岗石铺就。集文化、旅游和休闲为一体。街区各建筑物充分体现日喀则地区民居建筑风格和特色,汇集了各县的建筑装饰特点,外观色彩艳丽,造型别致,别具一格。

  晚上,观察团一行基本都受到了高原反应的折磨。氧气成了当夜的必备品,多未能休息好。

  据笔者采访高原病专家得悉。氧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随着海拔高度超过2700米以上,外界气体压强与肺泡内的气体压差减少,氧气交换的频率随之降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度,即使在静卧状态下,来自低海拔的游客超过一半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随着海拔继续升高,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和临床多方面的改变都会逐步加剧。尤其在日喀则这样植被不足的高原地区。氧气含量更低,更容易产生高原反应。一般表现为:头痛、胸闷、气短、厌食、低热、头昏、乏力等。有些人因含氧量少会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失眠等现象。有些人还会因为气候干燥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或积血块等现象。初到高海拔地区,人体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会比平原地区降低10%,由此引起动脉的化学感受器兴奋,肺通气量增加60%以上,哪怕轻微的运动,也会呼吸困难。在海拔4000米即使坐着也会和在平原地区负重数十公斤的体力消耗一样。其中反应强烈的人,一到达高原就会出现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的迹象,造成脑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重则会在数小时内死亡。

  初到高原地区,大部分人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避免或减轻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许多反应症状都是因心理作用引起的,如恐惧心理,缺乏战胜高原反应信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初上高原,先要多休息,作高原适应,不要快速行走或奔跑,尽量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引发心动过速甚至突发性高原病。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要坚持进食,刚到时尽量不要喝酒,特别是高度数的酒,等身体适应后才可酌量而喝。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尽量不要吸氧,让身体机能自己适应,否则,吸氧后肌体很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性。夜里气压更低,缺氧性头痛会使一些人彻夜难眠。仰面睡觉容易发生缺氧性休克,以侧着身子睡觉为宜。

  两夜后,观察团即彻底克服了高原反应。

  文/谭祎波 图/苑利 谭祎波 等

责编:刘慧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