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委书记华玉松率该市四大领导班子,与专家观察团一行进行了座谈。
每位专家均被市领导献上了哈达。远古时代,白色的羊毛是苯教祭祀神祗的供品,丝织品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给神献羊毛的习俗变为献洁白的哈达。哈达为长条形围巾般的生丝织品,一般是纯洁的白色,也有敬神时用的五彩哈达。五种颜色分别象征蓝天、白云、江河、太阳、大地。长者一两丈,短者三五尺。哈达是藏族社交的必备品,无论婚丧,节庆,拜会尊者,送别远行,觐见佛像都有献哈达的习俗。赠献哈达有严格的规矩,平辈间献哈达,将折叠的哈达打开,用双手托起,送到对方手中。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接长辈献的哈达时,背须略弯,头须略低。献的哈达越宽长,表示敬意越深厚。普通藏族同胞拜谒活佛献哈达时,只能放到其面前的桌子上。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央宗向城市观察团介绍日喀则四大班子有关领导。
市长达次致欢迎词,并就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据华玉松书记和达次市长等领导介绍。年楚河下游的日喀则,是一座高原风光旅游城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藏语意为“水土最肥美的庄园”。有西藏粮仓之美誉。日喀则市也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区建设之初是围绕扎什伦布寺扩大展开来,建设用地多分布在建设条件较好的一级地,随后在二、三级古地上发展。
相传8世纪中叶莲花生大师入藏时路过日喀则,曾预言雪域的中心将在拉萨,其次就在地形有如八瓣莲花的年麦。日喀则旧时又称“后藏”。500年前,这里仍为一片人烟稀少的大草滩,帕木竹巴王朝的官员到此征税,见水草丰美、回去便建议在此建立豁卡桑珠孜,简称“日喀则”。。17世纪中叶,固始汗帮助五世达赖喇嘛灭藏巴汗后,四世班禅喇嘛驻锡扎什伦布寺,后藏开始了班禅政教合一的统治。
日喀则市地处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汇合口附近,是地委所在地。这座高原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今天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海报3800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其繁华程度仅稍逊于拉萨。青藏铁路修建以后,日喀则市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市内建有喜格孜步行街、后藏民族风情园。展现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辉煌灿烂的古今文化,游客人数更是增加了七倍以上……
日喀则市目前财政收入1500万,税收600万元。财政支出8700多万,其中由青岛市对口支援的2000万。“十一五”期间,日喀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GDP年均增长18%,到2010年达到16.5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3%,到2010年达到5.23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到2010年达到629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0年达到5956元。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到“十一五”末调整为28.5:34:37.5;城市建设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现在的9.79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2万人;流动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
充满活力,和谐的日喀则。加快发展高新工业是日喀则市“十一五”工作的重点,日喀则市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正确选择工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强化绿色食品意识、广告宣传意识、科技开发意识,把具有高原特色深加工农畜产品打入内地乃至国际市场。利用当地丰富矿产资源优势,建设矿产冶炼深加工企业。利用地域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坚持内资、外资和民资“三资并举”,大力引进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抓住亚东口岸开放的机遇,针对印度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和引进一批边贸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扩大日喀则市出口创汇能力。
交通快捷方便,走进日喀则的良好平台。日喀则市在山东、上海的对口支援下,基本形成了现代交通的规模。日喀则市将抓住青藏铁路通车、拉日铁路修建的机遇,以加快旅游业开发为突破口,带动民族工艺加工、民俗文化村、酒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抓住市区南部开发、新城建设机遇,实施以城带乡战略,大力发展城郊经济,鼓励引导周边农牧民进城务工经商,使当地农牧民真正成为日喀则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同时,日喀则市还将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
倾国倾城成为珠峰旅游文化节的轴心。为了提高日喀则的知名度,让世界发现日喀则之美,让日喀则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建设经济强区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在日喀则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在青岛市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日喀则地区将借助本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平台,邀请“倾国倾城”栏目组和专家团走进日喀则,宣传日喀则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打造日喀则的旅游品牌。
文/谭祎波 图/苑利 谭祎波 等
责编:刘慧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