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复兴之路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复兴之路》总编导接受记者专访

CCTV.com  2007年10月11日 14:59  来源:  

  来源:东方早报

  我们民族的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个国家和民族提出复兴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从来就不存在或早或晚的问题,我希望越早越好。

  早报记者吴玉蓉

  昨晚,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落下帷幕。这部历时10个月“熬出”的大餐,味道如何,需要每个观众自己去细心品尝。

  “我们收到的反馈还不错。”昨日上午,在距离中央电视台约500米的专家公寓,央视经济频道副总监、《复兴之路》总编导任学安接受了东方早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这是在《复兴之路》热播之后,他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不少观众打来电话或者留言说:历史原来是这样的,太让人心痛了。”对这样的反馈,任学安感到很安慰,“有观众,观众有感触,这样我们投入的大量精力就没有白费。”

  昨天采访之中,任学安的话不断被来电打断,甚至有电话咨询《复兴之路》是否已出光盘,但他回答早报记者的每一个问题,一直诚恳而耐心。

  复兴之路与《大国崛起》比较

  《大国崛起》思考的延伸

  历史浩如烟海,不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能承载的,但最值得书写、回味和在历史中感悟未来的,就是这段历史。与坐在教室里读教科书感受不同,通过屏幕能更近距离地感受这段历史。

  早报记者:说到《复兴之路》,不能不说《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是在制作《大国崛起》时就有的想法还是在《大国崛起》引起强烈反响之后才有的想法?

  任学安:是在《大国崛起》制作后期的考虑,那时候就有一种以电视纪录的形式来展现中国近现代史的冲动。其实以照片、人物的方式出现的这段历史的书籍太多了,电视作品中以断代的方式出现的也比较多,但都比较零碎,缺乏相对来说比较系统、有宏观视野的大片。《复兴之路》也是《大国崛起》思考的延伸。历史太浩瀚了,浩如烟海,不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能承载的,但最值得书写、回味和在历史中感悟未来的,就是这段历史。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看《大国崛起》的时候,都是带着中国的心态,不仅是在看9个发达国家,也是在看自己,就是“9+1”的心态。《大国崛起》不管是在韩国热播,还是在新加坡热播,实际上他们也是抱着“9+1”的心态,他们也是在看他们自己。《大国崛起》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早报记者:《复兴之路》与《大国崛起》对比,最大的不同在哪儿?您说过,《复兴之路》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如何给观众新鲜感,因为这段历史观众太熟悉了,而《大国崛起》则不缺乏这种新鲜感?

  任学安:的确是这样,这就是两者最大的不同。《复兴之路》中这段历史大家太熟悉了,历史事实小学就有了,初中历史教育已经非常系统地进行了讲述。电视产品毕竟服务于大众,如果没人看,各方面的投入就付诸东流,如何做出让观众感兴趣的节目,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了。节目即使做得很华丽,如果到达不了大多数观众的内心,不能有效传播,就是失败的。这与坐在教室里读教科书感受不同,坐在家里,通过屏幕能更近距离地感受这段历史。这167年的历史,是一条线发展过来的,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一步都是历史的选择。

  每个人应该知道基本的历史细节

  早报记者:《复兴之路》里展示了很多老照片,有不少是历史书上都难得一见的,你们是从哪里获得这些照片的?这也是能让观众感到新奇的一部分。拍摄《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在这方面有什么不同?

  任学安:这些老照片并不难得到。比如在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这个渠道还是很方便的,他们也很支持和配合。

  我们对历史照片、历史资料的保存方式和国外不太一样,相对来说要落后一些。

  我们拍《大国崛起》,在国外找到的历史遗迹、历史遗物很多,都保存完好。影像记录的手段国外运用较早,我们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所以相对来说,他们保存资料更完好。我们的历史资料也浩如烟海,但能够用于电视影像表达的还是比较少,对有些历史文物、遗迹的保护也不太够。比如有的地方,我们想拍,但结果去一看,就剩下一个牌子了。

  早报记者:在第一集说到鸦片战争时,有个细节给人印象非常深:连林则徐都相信,如果不给英国输送茶叶和大黄,他们就会因消化不良而死亡。这个事实是从何而来?很多观众在网上反映是第一次听说。

  任学安:书上都有,学者的研究很早就已经有了。按说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历史细节,大家应该知道,过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原来还停留在这种水平上,1840年,当时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非常简单,非常概念化的。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观众对历史确实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所以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知道。

  复兴之路与教科书比较

  评论和教科书的说法没有区别

  有的媒体说我们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上有发挥,这个是完全是误解。我们的评论和教科书没有区别。历史不是生产产品,可以随意创造。对历史的表达同样如此,我们不能说,怎么还是同一个产品,没有创新。我们只能是无限地去接近它,但不能超越它。

  早报记者:这段历史我们无法回避很多敏感人物及敏感事件,比如文革。有的媒体说《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新的评述,不过,我看《复兴之路》,和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历史材料的取舍上有没有顾虑?

  任学安:我倒想反问一句了,我们为什么不去相信教科书呢?不管是党内还是国家,都对这段历史有明确的定论,“文革”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这是中国人民应该永远记住的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历史不是生产产品,可以随意创造。对历史的表达同样如此,我们不能说,怎么还是同一个产品,没有创新。我们只能是无限地去接近它,但不能超越它。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这样十年的惨痛挫折,在党内都有明确的定论。

  有的媒体说我们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发挥,这个完全是误解。我们的评论和教科书没有区别。

  复兴之路特色

  让外国专家来评说

  从1840年以来,中国就不仅是只有中国人关注的一个地域性的国家,而是在世界关注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带有国际性。

  早报记者:《复兴之路》里采访了很多外国的专家学者,有英国的,美国的,日本的,这是以前在中国历史纪录片里没有见到过的。你们怎么想到的?是想让他们作为局外人来评说更客观?可他们会比中国人更懂得中国历史吗?

  任学安:让外国专家来评说,是这个片子的一大特色。我们当时就决定要增加一个国际视角。未见得是比中国人更懂得中国历史,学术研究毕竟是很专业的,但离得近的不一定要比离得远的人看得多,离得远的人不一定比离得近的人懂得少,我们不做谁多谁少的评判。

  从1840年以来,中国就不仅是只有中国人关注的一个地域性的国家,而是在世界关注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带有国际性,尤其是越往后发展,国际性越强,一步步进入国际社会,进入国际视野,一步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世界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特别想知道,在国际学者眼中,167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也是给中国的观众打开一扇窗户,并没有他们一定比中国学者懂得多的意思。我们的想法是很重要,但听听别人是怎么认为的,同样重要。

  早报记者:这部分是在《大国崛起》拍摄过程中同时采的,还是在后来重新去采的?

  任学安:有个别是在《大国崛起》采访的时候就问起过中国的问题,这次我们又专程去了英国、美国、日本,进行了更深入的采访。

  复兴之路观点

  复兴不存在或早或晚的问题

  我们应该追求,同时也渴望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如果我们总是否定自己的历史,这种思考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早报记者:在您看来,复兴的标准是什么?看《大国崛起》,每个国家的崛起都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现在主动提出复兴,会不会欲速则不达?有人认为现在谈复兴还为时过早,您觉得呢?

  任学安:我个人认为:复兴的标准,是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是我们国家三步走战略的目标。我们民族的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个国家和民族提出复兴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从来就不存在或早或晚的问题,我希望越早越好。1840年我们落后了,意识到要复兴,如果在1500年,我们就意识到落后了要复兴,那该多好啊,怎么会存在早或晚的问题呢。我们只是在被打败了之后,被侵略了之后,被蹂躏了之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要开始复兴了,我们要找一条路。而那时候,复兴的第一个任务,是不受欺负,不做狗,要做人。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记住历史才能更好地对待现在,从历史深处看到的现在所拥有的,才是更加幸福的,更加真实的,更加沉甸甸的,更加有内涵的。

  对现实有考虑,但做的是历史

  早报记者:从播出的这几集看,谈成就的很多,让我们很振奋。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务实地直面现实问题。比如看病、住房、上学等民生问题。

  任学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而且我们经济频道对这些关系民生的话题也做过不少,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是在逐步解决的。《复兴之路》是对现实有所考虑,但它不是做现实的片子,是做历史的。历史,至少有一个时间元素,用时间的尺子来丈量我们走过的道路,丈量我们的现实、未来和过去。

  但我们提供这样一种视角,一种历史的视角去看问题。算一算,我们绝大多数人吃饱肚子才多少年?我们要感受到我们的进步是多么艰难。谁能不承认,我们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在我们的片子里,越往后看,就越能看得清楚,人的面貌,人的着装打扮,精神气质,有太大的变化。很多事情,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否定现在的成就。

  我们应该追求,同时也渴望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如果我们总是否定自己的历史,这种思考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声音,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么大一个国家往前走,它的每一步走得非常艰难。

  早报记者: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复兴之路》要传达给观众的就是:167年的中国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何曲折,同时又做出了如何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来之不易的成就?

  任学安:基本上是这个想法。我们希望人们能够不割断历史地来看中国是一步步怎么走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进行了哪些实验,那些实验为什么失败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因为它解决了中国的问题。那时候那么多西方的主义来到中国,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管用,还是在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之后才管用。

  现在说起来,好像一提马克思主义就多么过时,不是这样的。它指引我们解决了国家的独立问题,解决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问题。当然,就像邓小平说过的,它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只有问题,没有最严峻的问题

  早报记者:在第二集里谈到,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较量的核心就是人心的问题。国民党失去了民心,而共产党得到了民心。

  任学安:毫无疑问,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比过去好,农业税免了,农村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了。这是最基本的事实。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谈这个问题,不能忽略了这个事实。看看我们片子的一张张的脸,从晚清的,到今天晚上的,那些脸,是怎么变化的。这就是事实。

  早报记者:您觉得我国现在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任学安:没有最严峻的问题,只有问题,更多的是发展的问题,公平的问题。不管是党的报告还是媒体的报道,我们都可以看到。党和政府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非是视而不见的,而且正在一个个想办法破解。我对现实和未来都很有信心。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对全体人民的,而非对个别人。

  早报记者:《复兴之路》和《大国崛起》在评审过程中有没有听到不同的声音,是否顺畅?

  任学安:我们有评审程序,日常节目有日常节目的程序,特别节目有特别节目的程序。

责编:赵文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