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复兴之路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复兴之路》总编导任学安:我们应该学会自信

CCTV.com  2007年11月02日 09:31  来源:解放日报  

    经过167年的追赶,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解放周末:《复兴之路》选择1840年的海面这样一个时空启程,是不是因为这一个时空见证了西方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表现、中国历史被动着更直接地进入了一个全球体系?

  任:那就是在西方列强的枪炮下,我们看到了西方的文明。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东方的文明。这个文明是什么?是工业文明。更进一步,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落后,从那一刻我们突然跌落了。曾经我们以为我们是中心啊,而那一刻我们突然跌落了。所以我们说,1840年的海面代表了那一刻。1840年的海面充满了什么?是硝烟,是屈辱,是抗争,是梦想跌落之后的那种痛苦那种挣扎,是一种渴望。为此,我们民族复兴的激情已经燃烧了一百多年。

  解放周末:这种跌落与燃烧中,最令你震撼的是什么?

  任:我觉得最震撼的,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今天,经过167年的追赶,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解放周末:一个民族的命运,是一个自身力量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一个世界理念表达的过程。167年里充满着中华民族不断求索的智慧与力量。

  任: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变化。比如,1945年抗战胜利,我们在黑白的镜头里看中国人“V”字的手势时,你能够看到中国人心头上的那种东西。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这是一个转折点。第三集“中国新生”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中国百姓的家庭,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始和中国发生关系,在短时间里迅速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很多普通人的命运,一些动人的细节,构成了我们历史叙述的主角。

  解放周末:是的,许多观众注意到《复兴之路》的历史叙事十分注重个人命运,无论是智者的、先行者的,还是普通百姓的。把个人命运和历史交织起来铺陈表达,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有意识的捕捉,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任: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捕捉。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缘于我们对于历史的判断,历史确实是由人书写的。这个人有伟人,也有小人物。伟人有伟人的大事业,大事业中有历史的小细节。那么小人物有小故事,但是小人物的小故事里同样有感动所有人的东西。比如说,库尔班大叔从那么遥远的新疆骑着毛驴上北京去看毛主席。他的故事是小人物的故事,但是你能够看到,那个时代里一个边疆百姓他和领袖之间的感情,非常朴实,又非常动人。比如说,片子里讲到的农民自发打造的铸鼎,铭文中说,我是一个农民,世代耕种……这是农民对取消农业税这一政策的由衷表达。在这个鼎上,你能看到一个时代前进的脚步,你能够听到历史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什么,我觉得是信任,是一种满足,是一种信心。

  另外一个,缘于我们所使用的工具。电视特别需要形象化的东西,什么是形象的,是能够把历史激活的?无疑是大人物的大故事,小人物的小故事。有观众说,其实你里面也没说太多的东西,但是

  我们就是很震撼。这就是电视,基本的历史事实没有超越教科书。但我们问,你看的感受是不是不同呢?他们回答确实是不同的。因为,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是情绪的、是情感的。

  解放周末:在理性的镜头下,人们被蕴涵在历史进程里的人物和细节打动了,历史油然而生出一种无比深沉的情绪、情感。

  任:大家会发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在一个个历史进程中取得的种种成就,都能在具体的百姓生活中触摸到和感受到。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复兴之路》这部片子要回答的。

  复兴之路关键期需要务实健康的国民心态,尤其是要戒除“三浮”心态

  解放周末:在回答这样一个有关民族复兴道路问题的时候,您是不是有一种使命感与庄严感?

  任:我觉得,我们作为媒体人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也需要这样一种庄严感。不是说我们个人,而是说媒体这个机构。那么,你作为机构的一员,你就责无旁贷。这个时候,我们对于社会的观察和判断,确实有必要让我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急行军的人,要清楚我们的国情,要清楚我们的历史。我们为了这条道路的选择,我们探索了那么多年。很多美好价值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需要步骤来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是急不得的。

  解放周末:处在今天的发展阶段,冷静地真诚地来思考,懂得过去、懂得发展的道理,其实比一味的急切更为必需、更为有意义?

  任:是的。

  解放周末: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复兴之路关键期需要务实健康的国民心态,尤其是要戒除复兴道路上的“三浮”心态,就是要戒除浮华、浮躁和浮夸。

  任:是这样。我觉得,我们对于幸福的要求可以再有历史感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我们都幸福得再快一些,我们幸福的程度再高一些,这些愿望都特别美好,但是,这个社会所集聚的能量,所积累的财富,能不能短时间支撑你对幸福的渴望,能不能短时间内满足你对幸福的渴望,这里面跟速度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国民心态,要更有历史感些、更有理想些,同时更务实些。

  解放周末:历史感是铭记过去,更是一种感悟未来。

  任:对的。我们现在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处在民族复兴的最关键的时期,历史的回声中有昭示未来的智慧。

  解放周末:所以,您认为《复兴之路》其实是在《大国崛起》之后回答了“中国应该怎样崛起”。

  任:是这样。

  解放周末:那么,您如何理解中国的“复兴”或者“崛起”?

  任:我一向不想陷入概念的深究中去。无论是崛起,还是复兴,我们看我们实际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实际要表达的概念就是两个层面:国家的富强,每个中国人的富裕和幸福。我们希望我们能早日实现现代化,这特别美好。

  和其他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是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一步步争取到独立自主和国家富强的。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复兴”的关键是在“兴”不在“复”。“兴”的目标是什么?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兴”的道路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3 < 1 2 3 >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