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制造新版图》之装备工业

 

CCTV.com  2007年10月11日 13:25  来源:  
     
    [内容速览]当今世界经济最热门的话题,相当部分都和中国经济有关,纵观去年和今年的一些经济事件,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强已经是不争的一个事实。

  “我们就全力以赴地组织工人,因为时间非常的紧,我们整个的装备工人,包括我们干部,整天,好几礼拜不能回家,要赶时间,24小时运转。”

  经过六个月的艰苦攻关以, 20立方米矿用挖掘机的核心技术终于被成功攻破。

  “我们就对着国外公司,我就要争这口气,我10个月就要干出来,而且一次要成。”

  十个月后即2005年年底,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台20立方超大型矿用挖掘机成功面世。

  “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是太重的一个胜利啊,这样的话,就说在中国的市场,这个挖掘机,大型挖掘机的国内的企业的垄断我们打破了,而且我们就成为世界制造大型挖掘机三个厂家,三个企业之一。”

  追求创新,占有国际份额是太重做大做强的目标

  刚才我们看到了太原重工打破国外产品20多年垄断背后的故事,现在,我国的神华、中煤、华能等大型煤矿都在使用太原重工的产品,不仅生产力上去了,企业的成本也节省了很多,我们的记者也告诉我,在世界重工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版图上,中国人不仅近是打出了这一张王牌,现在,我国300吨以上冶金起重机,完全由国内企业生产,产量在全球位稳居第一;酒泉、西昌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也都由国内的重工企业生产,太原重工打造的全球最大的油膜轴承生产基地,目前也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德国企业三足鼎立,采访结束的时候,太重集团的负责人在世界地图前,为我们描绘了一下在世界经济版图上,他们现在和未来要打造的新天地。

  现在,大型矿用挖掘机已经是太重的主导产品之一,目前累计生产各种类型矿用挖掘机1000多台,国内市场占有率95%以上,产品遍布国内露天煤矿、铁矿、有色金属和建材矿,并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越南、秘鲁、印度等国家。

  事实上,作为我国重型机械的龙头企业,太重还是我国最大的起重机生产基地,在300吨以上冶金起重机市场,太重在国内的占有率达到100%,在全球位稳居第一;太重还是我国最大的航天发射装置生产基地,酒泉、西昌等卫星发射中心的绝大部分发射塔架都是由太重生产;太重还是全球最大的油膜轴承生产基地,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摩根、德国西马克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太重的董事长高志俊看来,这些成绩得益于他们对创新的追求。

  太原重型机械制造集团董事长高志俊:“我说我们太重厂每天晚上关灯最晚的时候,肯定是技术中心,你到九点,甚至十点的时候,到几幢楼里边还是通红的,所以他们非常辛苦。”

  为了鼓励创新,近几年太重每年都拿出1000万元来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对于重大项目,公司还会有特别的奖励。

  “我们现在的新产品每年占销售收入的50%,但我们的开发费用高,我们现在占到我们销售收入的4.9%,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我们国家平均才1.5嘛,所以我们到4.9,这个是比较高的。”

  对科研的大投入没有白费,科技创新为太重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现在太重的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已经卖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企业如果要想做强的话,必须在国际上要占有这个份额,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企业做大做强的这样的目标吧。”

  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办公楼的一面墙上,记者看到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创建世界太重”的字样十分醒目,提字人就是太重的董事长高志俊。

  “太重目标就是创建世界太重嘛,要创建世界太重就说我们的产品,要在这个地球的版图上应该哪个地方都要有我们的,这红点都到某一个地方,都有太重,那是我们的最终愿望吧。”

  刚才看到的是太原重工在世界产业格局中自己打造出的一份属于自己的新版图,但说起整个的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这样的新版图比比皆是,在黑龙江,中国第一重工集团生产的冷热轧机组等中高端冶金设备,走在了世界先进技术行列,产品出口到了亚非欧美等地,得到的是世界的肯定;在江苏,徐工集团生产的工程起重机,销售居世界同行第一;徐工集团以平均12%的市场份额拥有了位列世界前三强的话语权,稳稳把控着全球32个国家、地区的主力市场;在上海,上海重型机械集团不仅结束了我国大型铝挤压制品从国外进口的历史,而且,还赢得了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从中国制造,到眼前的中国创造,中国重型机械改变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经济走向更新的发展轨道,走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主编:李彬彬

  编导:殷莉

  摄像:李慧

责编:程振宏

4/4 < 1 2 3 4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