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封面2007》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下岗女工申竟:养活着45个孩子

CCTV.com  2007年11月23日 12:35  来源:CCTV.com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本报记者 叶恒)

  新闻前缀:黄宏在《25个孩子一个爹》中塑造的那个无私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省长治的下岗女工申竟,在现实生活中是45个孤苦孩子的好妈妈,她被评为2005年度的“中国公益事业十大爱心大使”。7月20日,申竟带着38个孩子到天安门观看升国旗,引起媒体广泛关注。7月30日,记者到山西长治市紫坊小学采访。

  紫坊小学校园东北隅有一座小四合院,“长治市申竟救助贫困儿童教育中心”就设在这里。

  小院的门庭上写着“申竟希望班生活区”,里面的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个中年妇女一声声喊着“申妈妈”。申妈妈名叫申竟,长治一家涂料厂的厂长,2004年度的“中国基层公益事业十大爱心大使”,2005年度的“中国公益事业十大爱心大使”。


  两年前,这些孩子曾是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45个孩子,35个来自长治市13个县的贫困山区,10个来自贵州。小的8岁,大的15岁。

  想真实地讲述孩子们和申竟的故事,就不得不追寻一段苦难的历史,因为,那是申竟成为爱心大使的灵魂根基,是支撑申竟矢志前行的原动力———

  穷孩子成百万富翁

  1962年,申竟在山西长治出生。父母有8个孩子,她排行老五。作为普通工人的父母,要照顾8个人吃饭,压力可想而知,辛劳过度的父母先后得癌症过世。那年,申竟12岁。从此,她开始带着3个弟妹一起生活。为了吃饭,她不得不经常去菜市场捡白菜叶。

  1978年,父亲单位的领导看到他们的日子过得实在艰难,便照顾17岁的申竟到长治市郊区粮站上班。申竟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她除了白天上班忙活外,还常在夜里学习业务。1995年,申竟下岗了。下岗后她进入朋友开的涂料公司搞市场营销。

  一天上午,她找某企业的经理推销涂料。一听这事,该经理毫不留情把她赶出了办公室,“你给我出去!”中午,申竟怎么也吃不下饭,一直想着这事。同事们都劝她算了,申竟却决定要给这个经理打个电话。不是要推销涂料,而是要告诉对方,他做得不对。下午,她打通了经理的电话,自报家门:“我是上午去推销涂料的那个女的,”刚说到这里,这个经理就说:“我现在有时间,你过来吧!”这让申竟大感意外。她去了,买卖成了。

  2001年申竟和同样下岗的丈夫办起了自己的涂料厂,并很快打开了市场。到2002年,申竟的涂料厂占据了长治周边建筑市场近百分之八十的份额,一年下来盈利上百万,生意如日中天。

  收养贫困失学儿童

  生意红火的申竟,每每想起自己的童年,鼻子便酸酸的。她再一次想到了要收养孩子,帮助贫困失学儿童———

  之所以说是“再一次”,是因为她以前就有过一次收养的经历。2000年,经邻居介绍,她收养了一个柳林县的10岁小女孩小芳。小芳只有父亲,家里很穷,聪明又漂亮,申竟非常喜欢她。但语言不通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小芳的方言老师听不懂、同学听不懂。小芳哭着要回家,申竟怕小芳哭坏,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回了老家。这次收养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打消她救助失学儿童的念头。

  申竟12岁的时候,就成了“家长”。她说:“穷人家孩子日子不好过,穷人家孩子难上学,我体会太深了!”2003年“五一”前的一个晚上,申竟在电视中看到一期关于贫困儿童辍学的节目,片中小女孩因贫失学的场景深深刺痛了她———

  2003年“五一”过后,申竟找到长治团市委,正式提出要救助贫困儿童。团市委在对申竟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后,开始在长治各县市帮助她寻找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最终,团市委将35名孩子交给了申竟,申竟则用每年3万元的价钱租下紫坊小学的一个四合院,投资近10万元建起了厨房、浴室、宿舍等设施,配备了5名专职生活老师,把孩子们安顿到了这里。“长治市申竟救助贫困失学儿童教育中心”正式成立。35名孩子分散在四个年级插班学习。 2003年9月1日,孩子们在申竟的救助下开始在紫坊小学上学。

  2004年8月份,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的同志告诉申竟,贵州省紫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那里有不少贫困的儿童失学。申竟毫不犹豫地去了贵州省紫云县。见到了在大山洞里生活的村民———,看到那里的孩子们穷得连鞋都不穿。2004年9月份申竟在贵州选了10名孩子带回了山西。

1/2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