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林江:三峡库区的“王顺友”

——全国邮政百名模范投递员林江二三事

CCTV.com  2007年11月27日 15:17  来源:  

  他,瘦小的个子,黝黑的脸,时常带着质朴的笑容。20年的投递生涯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记,使得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

  他,就是云阳县邮政局职工林江,2005年度“全国邮政百名模范投递员”,云阳县2005年度“时代先锋人物”,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被誉为“库区王顺友”的人。


王顺友

  “逼上梁山”的模范

  虽然名列“全国模范投递员”,但谁也不曾想到,林江干上这行却是被“逼上梁山”。

  1984年,19岁的林江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就来到了云阳县云安邮电支局担任乡邮投递员,负责云安至梅峰乡的步班邮件投递。

  这是一条艰苦的邮路,虽然路程只有60公里,但一路要翻过7座大山,沿途人烟稀少、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是全县最危险的邮路之一,林江的两位前任都曾经累得吐血。。

  第一次踏上这条邮路时,面对连绵不绝的高山和崎岖的山路,林江产生了一定的畏难情绪。刚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脚就疼得不得了,一问师傅,才知道连一半的路都没有走到。

  “难道一辈子就要在这样的生活中度过?” 同每一个刚踏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林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现实却给了年轻的心一个不小的打击。

  “乡邮投递太苦太累,我不想干这个工作!”回到家,林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你现在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得多!连这点苦都吃不下来,你还算一个男子汉吗!你还是邮政职工的后代吗!”没想到,曾经干过十余年乡邮投递工作的父亲不但不心疼儿子,反而给了林江“迎头一击”。

  父亲的话让林江沉默了。是啊,连这点苦都吃不下来,还能算男子汉?联想起自己和师傅到达乡里时,乡亲们给予的贵宾待遇和收到邮件时欢欣鼓舞的样子,林江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干就要干好,干出样子,干出成绩,我林江绝不能叫人看扁了。林江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枯燥平凡的乡邮工作干出个模样来。

  这一干,就是十年。

  乡邮投递绝非《那山那人那狗》所描述的那般诗意。瘦小的林江体重只有八十斤,但背负的邮包却重达六、七十斤。背着沉重的邮包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辛苦只是一方面,寂寞才是路途中最大的痛苦。林江走的这段邮路,沿途人烟稀少,走上一两个小时看不到人影是常有的事。除了偶尔从树丛里蹿出的野猫、兔子、蛇以外,路上寂静得让人害怕。为了消除寂寞,同时也为了给自己壮胆,林江总是用歌声、喊叫声伴着自己前行。

  除了寂寞这个常年的“伙伴”之外,死神偶尔也会来看望林江。到了冬天,山里的积雪厚达膝盖处,风也大得惊人。有一年冬天,林江走到一个山坳。猛然间,一阵狂风刮来,将瘦弱的林江刮得连翻了几个跟头,跌到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落在一棵横生的树上,手上脸上划出了几十条深深的血痕。但林江却十分感谢这棵树,如果没有这棵树的话,林江将会落到50余米深的沟底,后果不堪设想。

  山里的乡亲是纯朴的,他们把给村里带来山外信息、带来亲人音讯的林江视若上宾,当作亲人。每次林江来到村里,乡亲们总是端出最好的饭菜、腾出最好的床,争着把林江往自己家里拉。就连林江的终身大事,也成了乡亲们操心的一件重要事务,不少乡亲还给林江介绍过对象。尽管没有成功,但乡亲们的情意,林江是领会到了的。

  梅子村是这条邮路的终点。村里的乡亲早就将林江当作了村里人。每天到了林江到达村里的大致时间,总有乡亲在村旁梅子河边等着林江的到来。有一年夏天,林江按时来到河边,卷起裤脚过河时,一场山洪袭来,河水没过了林江的头顶。“林江有危险了!”河边的乡亲高声大喊。顿时,蜂拥而至的乡亲们找来一根长竹竿让林江抓住,齐心协力地把林江拉了过去。当缓过气的林江回头一看,梅子河已是浊浪滔天。

  1989年腊月二十七,林江在走邮路时,不慎掉进一条小河里。回家换了衣服重新出发的林江赶到梅子村时,乡亲们已经休息了。当晚,林江发起了高烧。第二天,得知“铁脚板小林子”生病的消息后,乡亲们自发赶到乡卫生所,姜汤、红糖水一碗接一碗,取暖用的干柴将炉火烧得旺旺的,亲切的问候让病榻上的林江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乡亲们的好让林江感动,林江也用加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山里交通不便,乡亲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常常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为了减轻乡亲们的劳累,林江常常捎上一些盐、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带给沿线的乡亲。而乡亲则用山里最好的“酸水面”招待林江。虽然那面黑、粗、厚,吃起来也不怎么样,但面的滋味,却让林江久久不能忘怀。十年乡邮,让林江真正知道了什么叫“鱼水情”。

  永安镇的“活地图”

  1996年,考虑到林江从事乡邮投递时间太长,身体也不太好,组织决定将林江调到永安镇上搞投递工作。

  和乡村投递相比,永安镇的投递又不一样。虽然路线没那么长,条件也没那么艰苦,但情况却要复杂得多。

  作为曾经的云阳县城所在地,永安镇的人口、街道、企事业单位都很多。别的不说,单是投递范围内弯弯曲曲的大小巷子就有几十条,门牌号码也很凌乱,有的甚至连门牌号都没有。才从乡邮投递工作中转换过来的林江,又遇上了新问题。

  为了弄清楚服务范围内的基本情况,每天下班后,林江总是打着手电筒在巷道里转来转去,查看门牌号码,询问居民们的用邮情况,并动手制作了一张统计表。在这张统计表上,林江服务范围内居民的人口状况、工作单位、往来亲戚的通信地址……一目了然。到后来,服务范围内的五、六千居民的基本情况,林江可以一一道来,如数家珍。在迁移频繁的云安镇,林江创下了“零投诉”的记录,用户满意率达到了100%。时间一长,云安镇“活地图”的称号不胫而走,就连公安机关查找人口,也常来找林江帮忙。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云安镇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在剩下的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40%以上。这些老年人很多都没有生活来源,打工者的汇款就成了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渠道。

  库区的坡坡坎坎是全国闻名的。老人们每次收到汇款单后,都要爬上半天滑溜的石梯到支局来兑付,十分辛苦。加之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鉴别能力差,警惕性不高的弱点行骗,使得老年人遭受诈骗的事情时有发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着老人艰难爬坡上坎的背影;听着被骗的老人涕泪俱下的哭诉,善良的林江被打动了。他决定,宁肯自己多辛苦点,多担点风险,也要解决这一问题。

  于是,收入并不丰厚的林江从自己家里准备了2000元钱作为周转金,开展了“送汇款上门”的行动。

  林江的“送汇款上门”就是每天出班时,除了带上要投递的汇款单外,还将周转金带上。在投递汇款单时,林江用周转金将汇款垫上,回到局里再兑付汇款单,将风险从老人手中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2000元,对一掷千金的富豪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对都市白领而言,也不过一件中档衣服的价钱,但对于妻子没有工作、孩子正在读书的林江而言,2000元意味着全家4个月的生活费!为这事,妻子小颜也不少和林江争吵过,但执著的林江却一如既往,乐此不疲。

  对这种费力劳神的“多管闲事”,林江有自己的看法。“人都是要老的,我们年轻人不为老人做点事,心里不安呀!”

  踏实的工作加上“多管闲事”,为林江赢来了绝佳的口碑。曾经有一次,一位用户从林江手里领到钱后,被犯罪分子调了包。这位用户不问青红皂白,赶到支局大吵大闹,说林江拿了假钞给他。这种从未发生过的“神话”,让在场的用户没一个相信,纷纷出来帮林江说话。事后,经过仔细回忆,发现自己错怪了人的这位用户,也向林江道了歉,对自己的鲁莽举动表示了自责。

  林江的口碑还可以从另一件事中得到证明:2004年,云安镇一家企业准备将工资发放工作交给某金融单位代理。该企业职工知道后,集体行动起来向领导施加压力,要求将代发工资交给邮政代理,因为“我们相信邮政局,相信林江”。在职工的积极争取下,邮政争取到了这家企业的代发工资权。

  从1996年到今年初,林江在云安镇干了近十年的城镇投递员。十年的城镇投递经历,给林江的工作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声名远播的“爱心使者”

  在云安镇,除了“铁脚板小林子”、“绿衣使者”的称号以外,林江还有一个头衔:爱心使者。

  对林江的这个头衔,云安盐厂的退休干部王长海老人感触最深。王老的子女都不在本地,家里只有他和老伴牟大娘两人。两人的身体都不太好,牟大娘更是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2004年的一天,王老到县城开会去了,独自在家的牟老太太突然心脏病发作,躺在床上直喘粗气。就在这时,林江投递邮件从王老家门前经过,听到屋里传来微弱的呻吟声。觉得诧异的林江推门一看,牟大娘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已经说不出话来。林江急忙打电话找来医生,并忙前忙后烧水、给老人喂药、擦洗身体,关心的程度让医生将林江误认为了牟大娘的儿子。经过好一阵忙碌,牟大娘才苏醒过来。事后医生感慨地说,当时牟大娘的病情非常严重,如果不是林江及时发现,年近70的老人完全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在云安镇,受林江照顾的还有一位病人,然而他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是一位精神病人,母亲也患有精神疾病,家里的亲戚也住得很远,无人照顾。病人一个人住在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房里,依靠低保金生活。

  虽然与这位精神病人非亲非故,但林江却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病人的职责。

  病人的情况时好时坏,生活无法自理。为了解决病人的吃饭问题,林江找到镇上多家居民联系为病人搭伙。

  才开始,一听到精神病人要来自己家里搭伙,不少居民都直摇头。林江好说歹说,总算找到了一家同意搭伙的,但又担心病人病情发作起来打人、烧房子。精神病人不负法律责任,这个道理大家可都是知道的!于是,林江又出面担保,保证一旦病人发生了伤害人、砸坏东西的情况,林江负责赔偿。

  旧的问题好像解决了,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病人年轻力壮,加之一天到处闲逛,运动量大,胃口好得惊人。这样一来,搭伙的那家又不乐意了:这样大的胃口,那点低保金根本不够病人吃!面对新的矛盾,林江又少不得去做安抚工作。

  胃口大也还罢了,更过分的是,病人每天还要吸一包烟。如果哪天没有烟抽,病人还不乐意!于是,林江还得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钱,每天给病人买一包烟送去。看着林江每天乐呵呵地照顾病人,给病人喂药、买烟,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病人是林江的亲朋好友。

  屈指算来,林江照顾这个非亲非故的病人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通过一年半的摸索,林江对精神病的症状、药品种类、服药剂量的多少以及病人的心理疏导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成了半个专科医生。

  今年4月份,由于工作调动,林江离开了云安镇。在告别父老乡亲的同时,林江也没有忘记这位病人。在林江的嘱托下,支局长小姜接过了接力棒,把爱心延伸了下去。

  其实在云安镇,得到林江帮助的人还不止这些。不少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林江都给他们抓药、请医生,数年如一日,从不厌烦。可谁知道,林江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呢?

  早年的乡邮投递生涯,给林江留下了相伴终身的疾病。日晒雨淋、超负荷劳累,使得林江常常莫名其妙地头晕,腿也患上了风湿。一到气候要发生变化,头就发晕、腿关节就疼,比天气预报还准。不宽裕的家境也给林江瘦弱的肩上压上了沉重的担子。在林江的家中,看不到新款的电器和华丽的家具。就在这个重庆50年来同期气温最高的夏天,林江一家祖孙三代还只能共享一台窗式空调!

  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林江穿坏胶鞋200多双,挑断扁担30余根,磨断邮包肩带40多条,走了20多万公里的山路,投递的邮件堆起来高达50米。自从王顺友的事迹被广为报道之后,林江又有了新的称号——三峡库区的王顺友。

  对这些,林江始终不愿多说。相反,在采访中他却多次表示,自己做的不过是邮政职工应尽的职责,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已。

  然而,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林江的工作,职工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原云安支局支局长,与林江共事20余年的老同事谭林涛这样评价林江:他是同期进局的人中间从事投递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踏实,做事从不推托。不管是乡邮投递还是城镇投递,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职。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能够坚持几个月不算什么;一两年也大有人在,但像林江这样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我还没有看到第二个!林江确确实实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每个人学习!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林江,这个库区的王顺友,正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这句名言。

责编:赵文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