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姓对2006年政策评价
2006年中央出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一)“构建和谐社会”成为2006年百姓印象最深的政策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调查显示,有近7成 即68.2%的人2006年印象最深的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这个比例也是本次调查8个问题,46个选项当中,集中度最高(见图6)。说明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不论在年龄、文化程度、城乡、收入和区域哪个群体、哪个阶层当中,选择“构建和谐社会”的比重几乎都超过6成(除内蒙古比重57.1%)。且呈现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越高等,选择“构建和谐社会”比重越大的轨迹。
| |
图6 :百姓对2006年印象最深的政策(%) |
(二)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具体政策同样得到认可
“取消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个“减免”的范围和幅度是史无前例的,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全国农民共减轻负担1265亿元。调查显示,“取消农业税”成为百姓2006年印象最深的具体政策,比重达46.2%。
“新医改方案制订”。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关于“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研究报告,引发全社会对医疗改革问题的关注和争论,新医改方案何时出台、采用何种模式的消息不断进入公众视野。2006年9月,由国家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的成立,标志着这项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新医改方案制订”的政策既涉及城镇,也涉及农村。调查显示,超过4成即45.3%的百姓对此政策印象深刻。
百姓对“抑制房价高涨”、“建设新农村”和“维护农民工政策”的印象也相对深刻,比重分别为42.5%、38.7%和27.7%。
同时不同群体呈现出不同特点。
1、城乡上的特点。不同政策对城乡利益影响的差异,导致城乡居民对政策印象的不同。如城镇比农村对“抑制房价高涨”和“新医改方案制订”政策印象更深,比重分别高22.4和5.2个百分点。农村比城镇对“取消农业税”、“建设新农村”和“维护农民工政策”政策印象更深,比重分别高22.8、26.4和12.1个百分点。(见表1)
| |
2、区域上的特点。经济较发达或城镇化率比较高的省份,选择“抑制房价高涨”和“新医改方案制定”政策印象深的,比重高于经济较落后或城镇化率比较低的省份。如上海比陕西和西藏分别高21.4和6.3个百分点。而对于“取消农业税”、“建设新农村”和“维护农民工政策”政策印象深的比重,则是城镇化率比较低的省份比城镇化率比较高的省份高。如 河南选择“取消农业税”的比重最高,达58.5%,比上海高30.3个百分点;陕西选择“建设新农村”的比重最高,达49.9%,比北京高23.9个百分点;宁夏选择“维护农民工政策”的比重最高,达39.3%,比上海高26.4个百分点。(见表2)
| |
责编:赵文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