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好"字当头看调控——2007宏观调控凸显6大亮点

 

CCTV.com  2007年12月09日 07:12  来源:半月谈  
  [内容速览]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家还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节能降耗的措施,提高了环境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健全了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和落实了最低工资的指导制度。

    ·马凯:中国宏观调控还面临不少挑战和潜在风险

    ·国家发改委:过去5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将采取六大举措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编者按:

    对中国经济而言,2007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依然存在,结构性价格增幅持续走高,资本流动性过剩势头较猛,国民经济运行中积聚着一定风险。面对这些问题和风险,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力求使中国经济的巨轮沿着又好又快的轨迹前行。

    2008年将是攻坚克难的一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人们十分关注,今年我国宏观调控呈现出哪些亮点?明年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措施将发生哪些变化?

  亮点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有人表示宏观调控不起作用,可是如果没有我们的宏观调控,如果没有央行的货币政策,又会是什么情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反复强调,“宏观调控取得了预期成果”。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形成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统计显示,前3季度最终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同比提高了1.3个和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下降了8.3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

    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11.5%左右。这将是中国经济连续5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前3个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经济增长波幅很小。而从5年来看,波幅始终保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指出,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已明显增强。

  亮点二:更加注重协调配合,调控体系日臻完善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强化几大政策“组合拳”发挥联动作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鲜明特色。

    之所以强化政策工具综合运用,与我们现在面临的宏观调控形势有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局面,单靠货币政策已经难以达到调控目标,财政、货币政策如何有效配合成为更重要的课题。

    今年以来央行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还降低了银行储蓄的利息税,调整了证券和股票交易印花税。取消了553项高能耗、高物耗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节能降耗的措施,提高了环境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健全了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和落实了最低工资的指导制度。

    同时,中央出台了扶持加强生猪、油料、奶业发展,稳定价格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特别是今年财政部宣布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这一有助于回笼货币的措施,被视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的“创新之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今年密集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更多地采用了财税等经济手段。虽然效果慢一些,但是有利于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

    “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经济问题,急需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樊纲表示,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来配合,而当务之急是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通过改革资源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等措施,积极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亮点三:结构优化成效初现,我国环境治理迎来“拐点”

    半年前,浩瀚的太湖,以蓝藻暴发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污染的深刻拷问。这一事件让苏南乃至全国认识到: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

    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33%,实现了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今年前3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温家宝总理指出,这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拐点”。过去这些数字都是上升的。

    指标升降间折射出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经济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总的看来是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

    今年以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加大。一方面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据悉,今年前3季度我国投资增速总体有所回落,其中粗钢、水泥、电石、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增幅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今年我国将力争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3500万吨,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也不断加大。

    外贸政策的调整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继今年6月对包括钢坯、焦炭、天然石墨等142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我国又于7月1日起一次性取消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今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将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旧目录最大的不同是明确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外资项目准入,同时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制造等产业。

    在这些调控措施作用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发改委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型燃气轮机、直流输电设备等实现国产化,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稳步提高。

    “双下降”的环保“成绩单”固然非常可贵,更为可贵的是,在一些地方,产业提升和节能减排循环互动的趋势已露端倪。

    在浙江,节能减排不仅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还造就了增势强劲的循环经济产业。许多浙江民企正在描绘新的资本“攻略图”,并开始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循环经济产业投资热。循环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浙江工业增长最快的产业。

    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格局仍未改变,经济发展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犹存,势必影响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让我们欣慰的是,我国的节能减排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国务院刚刚作出部署,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将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亮点四:稳物价保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踏实

    2007年物价跌宕起伏,牵动着百姓的神经。今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首次突破3%警戒线达到3.3%,此后一直维持在3%以上,10月份达到6.5%的高点,与8月创出的10年最高点持平。猪肉、食用油、柴油、液化气等价格上涨,给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较大压力。

    物价不稳,经济不稳定的风险将继续积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价格走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应、稳定价格。国务院11月14日专门研究部署稳定市场供应和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工作,强调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农业生产方面,“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打牢农业基础的同时,调控模式也有所改善。政府改变了对肉禽制品“重消费、轻生产”的既有调控模式,开始加强对分散自发的市场流通体系的调控能力。

    政府调控物价,还需一个过程,而人们的生活却不能停滞。为了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送到千家万户,确保让人民生活得更踏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引导居民消费;落实学校食堂以及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提高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标准,保证市场基本平稳。

  亮点五: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温家宝总理说,“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民富才能国强,发展成果最终要由人民共享。今年以来,一串串闪亮的数字见证了人民享受改善民生的成果。

    ———教育是民生之基。我们已经在农村实现了9年制义务教育,即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明年将在城市免除9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从今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2万人,实行定向招生,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今年以前的全国中等和高等学校的助学金只有18亿元,明年要达到350亿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前3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20万人,已提前完成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预期目标。8月底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把积极就业政策上升为法律。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今年以来,国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目前城市低保人数基本稳定在2200多万人。农村低保人数预计今年底将达3000万人。

    ———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我国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医药价格管理,使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目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为80%,明年要达到100%,参保基金达到100元,其中政府出资80元。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各地纷纷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积极推进。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实行限高封顶的办法也正在研究探索中。

  亮点六:“住房难”开始破题,安居梦想朝着现实迈进

    “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特别是近些年来房价上涨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见。”……这些话语道出了温总理对民情民意的深刻理解,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也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住房问题当成了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近几年,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调控声声紧、房价节节高”的状况,一大部分百姓买不起房或背负沉重债务买房。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和谐。国际上的经验表明,住房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大问题。

    让人欣慰的是,政府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几个月前,《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强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回归公共政策,是旨在改善民生的再一次房改。百姓看到,安居的梦想已开始朝着现实迈进。2007年,国内所有城市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应保尽保”。建设部不久前表示,要加强住房有效供应,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普通商品住房、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五类住房用地不低于居住用地的70%。

    温总理最近再次向我们清晰展现了政府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基本思路。他说,政府的职责最重要的是要搞好廉租房,让那些买不起房或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房、住得上房。他还说,“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面向中产阶级的,他们中有许多人工资也不是很高”。

  

  

  

  

  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抑价是明年调控重头任务

    12月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发布会暨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发布了2008年经济蓝皮书(《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蓝皮书预计,2007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达11.6%。受到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可保持在接近11%的水平。此外,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上涨4.5%,2008年CPI将上涨4%。因此,控制价格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头任务。

  防明显通胀成为明年中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会议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中国宏观调控措施述评:当前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指出,要看到,一些宏观调控措施还在落实之中,效果还需要时间才能逐步显现。虽然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以及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三个突出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10月25日说,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是中央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结果。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宏观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经济趋向过热信号明显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社科院:稳定物价应成为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学者分析:2008年中央宏观调控料将有两大变化

责编:李菁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