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5月27日电(记者海明威 任珂 孟娜)从四川都江堰到陕西略阳灵岩寺,从重庆合川钓鱼城到甘肃甘南俄界会议旧址……一大批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
“我们将举全国文保之力抢救修复灾区的文物。”正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受损文物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
一支由中国最顶尖的文物保护、建筑专家组成的20人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组正在四川、陕西、重庆和甘肃等地震灾区考察文物受损情况。随后,他们将拟定实施方案,组织人力物力,修复这些受损的文化遗产。
受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波及,四川、陕西和甘肃文物损失严重。这三个相邻的省份都是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的文物大省。四川是古蜀国的所在地;陕西见证了周秦汉唐的辉煌;甘肃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河西走廊所在地。
“灾区的文物修复将是今后几年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调动全国的文物修复力量。”童明康说。
他介绍说,国家文物局已经决定于6月底召集全国文物保护、建筑专家开会,由他们认领任务,然后分赴灾区各地指导开展文物的抢救性修复。
“目前,我们要抓紧做好文物损失状况的清理核查工作,紧接着确定维修的思路。”童明康说。
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四川全省12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79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645件管藏文物受破坏,其中珍贵文物148件。重庆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毁坏。
在陕西,全省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灾情,308件可移动文物受损,包括珍贵文物41件。
在甘肃,共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或部分坍塌,文物收藏单位受损文物6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0余件。这些数据还不包含上述四省市的地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的损毁在此次地震灾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其鱼嘴(分水堤坝)出现裂缝,遗产地内供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片区山体滑坡,秦堰楼下沉,戏楼、厢房、52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前山门等建筑和围墙全部垮塌;伏龙观所有古建筑屋脊、屋瓦全部损坏,木结构断裂,建筑严重倾斜,地面开裂下沉。
“汶川大地震,是有文献记录以来四川省遭受的文物受损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受损文物分布广且多,受损的文物级别很高,而且损害严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
“针对不同的古建筑,我们会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有些后来在古建筑基础上增加的建筑,就可能不会恢复了。有些完全坍塌的建筑,会评估坍塌原因,并根据现存的有关资料进行复原。在复员和修复时,会尽量使用原来的构件。我们会清理出垮塌的建筑构件,如梁柱等,使用这些构件来修复建筑。”正在四川灾区现场勘察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教授说。
“我们将尽可能地使用文物保留下来的原材料修复受损文物,而那些原材料基本销毁的文物,就无法修复,”童明康说,“有些损毁的建筑,我们会保留下来作为地震遗迹用于展示。”
灾区的一些知名博物馆内的展品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情,但由于这些博物馆的设计规格较高,所幸损失不大。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有两件陶器被震落,金沙遗址博物馆2号陶瓷馆有部分陶器受损。而陕西兵马俑博物馆内文物则完好无损。
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认为,将来国家应对处在地震带的文物保管单位、博物馆以及馆内的陈列架进行抗震功能的重新规范和具体要求,以防万一。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