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开幕日系列点评:奥运经济要算大账

CCTV.com  2008年08月09日 08:4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八月八日,两千零八张“笑脸”在北京夜空绚烂绽放。

  有人说,为了这一天,北京投入了三千亿元人民币。如果从申奥成功那天算起,七年来,为了这十七天,中国每天投入近两亿。

  有人说,耗资二百七十亿元的“新国门”(首都机场T3航站楼)、造价数十亿元的巨型“鸟巢”,对这个人均GDP刚过两千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赔本赚吆喝”。

  但事实并非如此。官方近日表示,虽然由于受安保费用提高、原材料涨价等影响,预算有所增加,预计北京奥运会仍将实现收支相抵,略有盈余。

  据专家估算,包括商业推广、赞助商活动、电视转播费、门票等在内,北京奥运会将带来直接收入约二十亿美元,大体与直接的运行费用相抵。若算上旅游、商业、体育等因奥运受益的外延产业,从二00三年到二0一0年八年间,奥运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逾七百一十七亿美元。这是笔相当庞大的收入。

  专家同时指出,机场、地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按照以往办奥惯例是不计入奥运会的直接投资的,这些设施是北京这次办奥即便不投入,也要在近年投入建设的,它们将会对中国长远发展发挥效益。

  何况,对于一个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四的大国而言,给奥运经济算账,除了算算小账赔没赔,更应当算算大账赚没赚。

  如果中国城市的功能因奥运而更完善,如果中国经济能在奥运后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中国能因奥运变得更为自信和开放,那么即便不赚钱,北京奥运会也是桩划得来的“好买卖”。

  过去七年间,为兑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中国倾力投入,确也物有所值。

  “绿色投入”逾千亿,首钢搬出首都,令北京天更蓝,水更清,呼吸更顺畅。三十六亿打造“科技奥运”,令京奥成为奥运史上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二00四年至二00八年,奥运因素拉动北京GDP增加逾千亿元。奥运会从筹办到举办,每年带动全国GDP百分之零点三到零点四。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因为奥运的缘故,更重视环保和节能,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加速向服务业转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心态更为开放。这一切,无疑为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奥运会后可能出现的“白象效应”(奥运场馆闲置)和“蒙特利尔现象”(奥运前期巨大投资造成财政亏空),北京自有应对之策。场馆“瘦身”、运营外包,旧馆翻新,在减少大笔开销之余,亦降低了“后奥运衰退”的风险。从“办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到“节俭办奥运”的嬗变,彰显了中国大国心态的成熟。

  二00八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当下,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阻力渐趋加大。经历了二十余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新难题。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宏观政策在“钢丝”上寻求艰难平衡,亟待破题。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谈及入世前后中国的变化时曾说,“许多事情积重难返,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往往不行。一个健康有效的外力,则可能推动我们完成那些想做却迟迟做不成的事。”

  尽管北京奥运会之于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不宜估计过高,但它的确是“健康有效”的。(记者 俞岚)

责编:赵文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