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奥运收藏”面面观

CCTV.com  2008年08月11日 22: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光明网  

  有关奥运吉祥物的纪念章和收藏品等更是因为别具一格的形象和带有本国文化内涵的特色成为奥运收藏品的“宠儿”。第一个正式的奥运吉祥物诞生于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是一只名为“瓦尔迪”的德国小猎犬。此后,各届奥运会主办国几乎都以动物为原形,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吉祥物,如海狸、棕熊、兀鹰、老虎等等,都担任过这个风光无限的角色,也创造出不菲的经济价值。据悉,悉尼奥运会吉祥物的身价达2.13亿美元,雅典奥运会吉祥物商品也使东道主获利2.01亿美元。据专家预测,中国福娃创造的利润可能突破3亿美元。把奥运会吉祥物铸造在奥运纪念章上,是从第24届汉城奥运会开始的。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吉祥物“虎多里”纪念章成为宠儿,此后各届奥运会主办国发行了6组38枚奥运吉祥物纪念章,这些纪念章也为各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汉城奥运会还没开幕,就有70多个国家与汉城奥组委签订了“虎多里”的商标注册合同,带有吉祥物形象的金币、银币在海外销售额达1.1亿美元,国内销售额也有0.44亿美元。


  随着时间的流逝,某些设计出色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纪念品在收藏者手中不断升值,如韩国1988年奥运期间的一张宣传画目前市价就已达200美元。而运动员所获的奖牌以及带有运动员签名的物品在收藏者中更具有难以替代的吸引力。亚特兰大1996年奥运会的奖牌拍卖价可达3000至4000美元,而日前由泳坛冠军索普签名的泳帽更是售出了150美元的高价。

  国内市场呼唤对奥运收藏的引导

  从目前中国奥运收藏品市场情况看,奥运收藏品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需求持续高涨;但是从收藏的规模、组织和水准来看,和国际奥运收藏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一直以来就希望将分散在国内的这些收藏者集中起来,通过不定时地举办相关活动来激活藏品的交流,但也只能说是初具雏形;看一下国外与奥运相关的收藏协会、俱乐部,在数量上数不胜数,而且各项活动交流也非常广泛,市场很广阔,我们很难与之相比。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缺少对奥运收藏的引导,现在国内整体气氛还没有调动起来。在我国对奥运收藏品比较熟悉的收藏者,是包括体育局官员、教练、运动员和体育记者在内的与奥运项目接触比较多的人,在相关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下,不少知名运动员通过捐赠奖牌和个人衣物的方式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方面活动的组织者很多,包括“运动机会”等世界著名的慈善机构,著名运动员杨杨就曾在06年将都灵冬奥会所获的铜牌捐赠给“运动机会”,用来帮助需要得到教育、医疗保障的儿童。此外,如中国红十字会下的“奥运之星保障基金”、强生公司联合“运动机会”开展的“金色之心”运动员捐赠活动,都是很好的激活国内奥运收藏市场的方式,而知名运动员的个人捐赠物品因为有了运动员的签名,对于渴望拥有奥运纪念品的收藏者来说,更是具有吸引力的收藏品。

责编:赵文

2/2 < 1 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