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1日奥运专电(记者马向菲 孟娜)北京奥运会之后,“鸟巢”、“水立方”等十几个新建场馆会不会像以往奥运会那样,成为举办城市的经济负担?21日,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专家表示,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早在规划时就已经考虑到,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由于奥运场馆主要用于承接重大体育赛事,功能比较单一,因此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难度大,经营和开发奥运场馆赛后资源是每个奥运会举办城市都要遇到的重大挑战。悉尼奥运会曾被萨马兰奇誉为“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但赛后,很多场馆出现门可罗雀的冷清场面,并不得不承受巨额亏损。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杜巍在“北京奥运会与后奥运经济新闻发布会”上说,北京筹办奥运会之初就对防范这种风险有明确认识。在规划、设计北京奥运会场馆时,根据人口分布情况,把体育馆建设到人口密集区域或者大学校园,方便赛后供全民健身用。
杜巍说,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集中建设了一些大型场馆,比如像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这样北京奥运会标志性的场馆。对这种特大型场馆的经营上,全世界都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收回投入的。
但他表示,北京的做法是在场馆集中的公共区为公众提供更多包括体育在内的综合文化会展等多种服务,为场馆提供很好的使用空间。而且筹备奥运会七年当中,大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提高,体育人口在逐年增加,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已经超过50%,北京将引导大众有偿进行体育消费。
责编: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