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正太铁路,从河北石家庄到山西太原,横越太行山脉,全长200多公里,是连接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脉。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企图以铁路为链、碉堡为锁,压缩围困根据地。正太铁路是日军“囚笼政策”的重要支柱。日军在正太路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守备,经常派装甲车巡逻。铁路两侧10至15公里的要点,还筑有一线外围据点。日军妄称正太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为此,八路军总部积极酝酿打击正太路的作战,以打破日军的封锁、打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切点山西日军的运输补给线。
正面战场的不利形势极大地推动了战役实施。国民党政府内部自枣宜会战后宜昌失守后,由于国内国际各种不利形势的影响,抗战意志空前低落,出现严重的妥协投降危机。为此,八路军总部决定以积极行动打击日军,在华北战场创立显著战绩,以兴奋抗战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迫切的政治任务。
八路军的作战部署是,以晋察冀军区、129师重点进行破坏正太铁路的任务,以120师破坏同蒲路及周边主要公路,牵制敌人。破袭正太路,敌必然由平汉、同蒲路东西两面反扑,为阻敌增援,八路军相机展开广泛的破袭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3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的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到1941年1月24日反“扫荡”结束,历时5个多月。
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从8月20日到9月10日,为时20天,中心任务是破坏日军交通,重点摧毁正太路。前10天,晋察冀军区、129师主要破击正太路。20日夜20时,八路军避开日外围据点直奔正太路主目标,同时向正太路全线突然发起奇袭,日军措手不及,全线被动。
八路军提出“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飞机大炮”。八路军展开攻坚战,端掉敌一系列据点。每攻克一处,便使用各种可能的办法,如爆破、火烧、搬拆、水淹等,将之彻底破坏。如敌之重要燃料基地井阱煤矿,八路军将在之破坏无余,使其半年内不能恢复生产。日军遭受沉痛打击,竟然向我军施放毒气。这一阶段作战,使日军正太路大部被破坏,交通完全中断。
后10天,回过神来的日军立即组织部队增援,进行反扑。八路军则一边相机继续破击正太路,一边主力机动灵活地从内线转移到敌之外线,撤出正太路打击增援日军。在正太路作战的同时,120师在晋西北以破击同蒲路为中心配合作战,在晋西北广泛破击同蒲路及周边主要公路,一度切断了同蒲路北段及几条重要公路日交通线,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难以增援正太路,有力支援了正太路作战。
第二阶段:从9月22日到10月上旬。目的是扩大战果,基本方针是继续破坏敌人交通,摧毁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不过,日军受第一阶段打击的教训,加强了据点的守备,提高了警惕,并继续进行毒气战。同时,日军大量调动、集结,八路军总部判断日军将对我根据地反扑扫荡,遂主动停止对日军的进攻,部署反“扫荡”作战。
第三阶段:从10月6日到翌年1月24日。日军在一个多月里的广大地区连续遭到八路军的两次大规模攻势打击,损失惨重,受到巨大震撼,深感八路军力量的可怕和对其威胁的严重。为此,调集重兵,从10月6日起,先后对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扫荡”。我军连续作战未及休整,随即便投入反“扫荡”作战,但由于日军兵力集中疯狂报复,还是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损失。日军深入我根据地,施行疯狂的“清剿”和烧杀抢,企图消灭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八路军则以适时机动的游击战对付扫荡日军,不断寻机歼灭一部日军,震慑敌胆,使日军不敢以小部队分散行动。日军难以寻找到八路军主力。在某些地区,敌想修建据点和公路,企图久占,被八路军坚决消灭。但是,日军的大肆反扑、“扫荡”,也使抗日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给根据地军民带来了严重困难。
更重要的是,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正面战场处于严重妥协投降气氛下取得重大胜利的,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民心、士气,受到国际上同情中国抗战的国家的高度赞誉,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压力,推动、鼓舞了正面战场继续抗战的斗志,使日本诱降企图终于遭到可耻的失败。
责编:周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