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创业青年:李海峰(扬子晚报推荐)

CCTV.com  2009年07月09日 16:4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姓名 李海峰

    年龄 25

    所在城市 南京

    创业年限 2年多

    所属行业 IT

    带动就业人数 20人

    创业亮点:东南大学本科社会学学生,休学一年创业、带领学生团队创业、团中央青年创业楷模、南京市大学生创业代表;“挑战杯”大学生竞赛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全国大学生环保创业大赛的佼佼者;在IT、新能源、环保产业等趋势产业创业。目前在推进“按需桌面架构云系统与终端研发及产业化”,这是基于东南大学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市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的项目,有着颠覆传统商务IT应用的发展前景.

    推荐理由:关于李海峰的创业故事,《21世纪经济报道》、《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现代快报》、南京电视台等媒体从2008年至今就一直在做相关报道。他是一支极富激情、冲劲的创业团队的核心领袖,志存高远,并富有魄力的创业。

    核心故事:创业历程

    我是一名东南大学社会学大四的学生,投入创业到现在快有两年时间了,到目前先后从事过在广告行业、互联网行业、文化创意行业的创业。起初我和大学同学一共五人利用暑假的时间,自筹资金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主要经营茶社、餐厅的桌面媒体,那时候也雇用了一批暑期大学生兼职队伍,大家同吃同住,共同奋斗,一时间激情澎湃,干劲十足;但最终因为行业经验有限,人际关系有限,资金筹备量不足等等,项目在发展后期无法盈利,我们五个人也都各自发生了转型。他们大都选择了就业,而我选择了转向互联网行业发展。这里面我是唯一坚持创业到现在的,而其他四人在应聘过程中,在和面试官交流的时候,也都或多或少因自己讲述创业的这段经历而得到加分。

    我在投入互联网创业时,是得益于在广告公司运作中结识了现有的网络技术团队,大家因为我的思维敏捷、活跃而认同我,我也因大家的技术能力而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里,团队的协作和磨合,让我对在参加创业大赛时的理论认识有了很强提升。这明显的表现在,当我在大二的时候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时,虽然能够团聚并带领一批研究生为主体的队伍,但却未获得成绩;而在大四时再次参加创业大赛时,团队领导和驾驭的能力则非昔日可比,也在北大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在去年参加的南京团市委主办的青年创业争霸赛上,更是促成了我现在经营的八方思弈文化传播公司的创建。

    什么使我创业

    总结看来,我认为创业是对青年人有成长意义的,但也要因人而异。我之所以创业,我觉得一个原因跟我个人成长环境有关。我初中时参加赛车运动,曾获得过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亚军,高中时在学习之余也曾领导过一支半职业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在地方上还建立了一定口碑。但我都基本坚持读书并一直读到了大学。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挑战的人,同时又重视知识、坚持学习。来到东南大学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转型期的大学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个人专业发展不明晰,成长资源有限,实践机会有限…这些都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困扰。在参加完挑战杯这样的赛事后,我就和学校的老师们商量,也争得父母同意,创办公司,自己给自己搭建成长的平台。这就是我最初创业的想法。

    另一个原因是在高中时我就思考过未来自己发展的大概路径。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要自主创业的人,未来不论到别的企业工作,还是不到别的企业工作,我都会选择在合适的时候自主创业。而两条路径最大的差别是从大学就尝试自主创业,创业的意志会更鲜明,但要吃得苦、要接受的挫折会更多。这一点也是家人和朋友对我担心最大的地方。而我的理论就是,做大事一定要旗帜鲜明,是不能有投机的;而多吃苦更不怕,把别人休闲、谈恋爱的时间用来做实践,是有意义的;本身我选择在南京读书,也就希望去尽可能了解长三角方方面面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也是在这种思维下实践出来的,并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一等奖。

    为什么要创业

    对于创业,我首先认为创业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始终保持跃跃欲试、充满生命力的状态,这也是年轻人最该具备的一种状态。一个年轻人只要有这样的状态,他的生命就始终有一种张力,就一定能够在社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舞台。现在很多年轻人有附庸颓废、媚俗等的趋势,我觉得团系统在年轻人中提倡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我认为,我们的国家经历着转型,国家方方面面的建设都在不断的变革与开创中,这也就交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大量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美国发展过程中的拓荒运动,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这片疆土的拓荒。如果年轻人说我没有机会啊,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只要去寻找就一定能找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机会。

责编:刘慧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