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展之首的德国Bauma展上,中国业界的代表——徐工、柳工、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安徽合力、杭州叉车、山推股份等纷纷带着自己的“拳头产品”,以占据约四分之一展位的强大阵容备受瞩目。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易小刚感慨地回忆道,十年前,在这种世界规模的展会上,想找到一个来自中国的工程机械类产品是件很难的事。
近几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呈现出高速、强健的发展势头,不但在全球同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之一,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只有自主创新才能问鼎世界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表明,“十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4%,2007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了2200亿元,在我国机械工业中位居第四,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中,销售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现有的市场总量已占世界市场的近1/6。
非但如此,十年前,国外品牌占领了我国工程机械一些主要机型的大部分市场,如今我国工程机械产品不但把国外品牌挤出中国市场,基本占领了除挖掘机以外的所有市场,而且出口到欧美等工程机械强国,近五年出口以年均约63%的速度增长。
记者日前分赴广西、湖南、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六省的八家行业内代表企业调研中了解到,同诸多装备制造业一样,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也是在改革开放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始,但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引进技术后不断自主创新,从追求“规模增长”到“核心能力”增长,由“产品”向“品牌”的转轨。
这个行业总结获得骄人成绩的普遍共识是: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能保持高速发展,除国内外市场对行业发展十分有利外,应归功于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收复“失地”
4月4日,涂着耀眼中国红色彩的混凝土泵车高耸矗立在三一集团门前,这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形象。三一去年10月开发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66米臂架泵车,也凭此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总裁梁稳根激动地说,“在世界泵车制造领域,中国已从技术的跟随者变成了开拓者。”
记者在调研中感到,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全心全意搞科研,重点企业纷纷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取得骄人成绩,同时也在努力尝试创新的最高层次,原始创新。此举不但带活了整个行业,还具备了在国内外市场上与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企业竞争的能力。
据统计,近三年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新品产值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新品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30%。
2000年前,国内市场上95%的汽车起重机都是洋货。而当时,生产国内生产汽车起重机的主要企业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徐重),在经过连续六年大幅亏损后已濒临倒闭。徐重下定决心自主进行系列产品创新,依靠在技术和产品上原始创新,推出了K系列汽车起重机。就是这种K系列上的关键技术,几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汽车起重机行业技术发展的主流,而以K系列技术为原型的产品,占据整个产业25吨级至130吨级的空间,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力。目前,在我国中型汽车起重机的市场上,国外产品的市场份额已从5年前的95%降到15%。
4月5日,在长沙山河智能产业园,一台藏青色标有山河智能“SUNWARD”醒目标志的“小个头”装载机展示了它的神奇本领:灵巧地翻过一米多高的障碍、顺利地完成各种装载任务后,仅用了8秒钟的时间就替换了工作装置,又如“变形金刚”般地伸展为挖掘机,开始执行各种挖掘任务。这种神奇的变形功能在去年的德国Bauma展上引起轰动,并凭此摘得世界三大工业设计奖之一的美国“IDSA国际设计优秀奖”,填补了国内在此奖项上的空白。
这种“小变形金刚”的制造者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告诉记者,从五年前中国企业在挖掘机市场上的全军覆没,到近年,像山河这样的依靠自主创新的企业已经不是少数。目前国内在小型挖掘机市场上和外国市场占有水平相差无几,在中型挖掘机市场上也已初具规模。
推土机市场也是如此。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推)就是在引进了日本小松D85-18推土机技术后,不但消化了此项技术,还吃透了制订此技术的标准,把这种技术经过再创新应用到上下延长的产品线上,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凭此一项,山推就已累计申报28项国家专利。目前,国内推土机市场上,因为有山推这样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很多国外的产品基本都被挡在国门之外,非但如此,山推的推土机已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销量位居世界前三位。
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诸多企业像徐工、山河智能、山推这样依靠自主创新逐渐夺回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并开始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在汽车起重机、推土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等诸多重要类型的产品市场上,外国企业已经很难涉足。
体制机制变革 助推创新发展
体制创新是创新的基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因为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行业,其中包含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说:“这个行业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企业,都在通过体制的创新形成或正在向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变,健全企业内外的竞争机制,让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老牌国企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叉)通过三次渐进式改制,完成企业跨越式发展就是这个行业内体制创新的典型。杭叉从2000年以来通过三次改制:从国有“大锅饭”到人人持股的“大股饭”;再到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公司核心层决策权;最后形成集团化管理。改制前后,员工人数始终保持在2000人左右,但改制8年来,杭叉销售量增加16.8倍;销售收入增加18.9倍;出口量增加43.5倍;利润增加123.2倍。人均年劳动生产率,由改制前1999年的31823元/人,发展到2007年的295875元/人,增长了9.3倍。
在体制之外,机制创新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保障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经费的供给,中联重科建立了一整套科研经费供给机制: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费用列入企业年度预算。创业之初,企业规模小,科研投入达到30%以上;在现有规模下,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近三年来科研投入达10多亿元。
三一集团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为技术人员建立了完整的上升“通道”: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完全享受行政级别的待遇,五级高工相当于部长,三级高工相当于总裁助理等,技术职称每年评两次。易小刚认为,这样就给技术人员找了一个通道,行政位置是有限的,但是高技术人员越多越好,技术好的人员比管理人员升得更快。
责编:韩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