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装备部部长,同时任中国船舶学会教授,研究中国海洋文化、舟船文化的专家。
席龙飞:中国造船史权威专家。目前任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
杜玉冰:原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对丝绸之路及瓷器有长期研究,近年来专注于水下考古研究。
新华网广州12月22日电 昨日,本报邀请的多名专家抵达阳江海陵岛,以上三位专家团成员做客本报,对“南海Ⅰ号”试探性出水进行了现场点评。今日上午,专家团还将走进本报“南海Ⅰ号”网络直播室,对“南海Ⅰ号”出水进行现场权威点评。
已出水十几艘沉船无一完整
在提及南海Ⅰ号之于中国造船史的意义时,席龙飞连赞“价值连城,无价之宝”,将被直接写入中国造船史。他说,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出水十几艘海船,但没有一艘是完整的。“现在很多古船信息,都只能通过史料记载和现代造船技术,进行推测,而“南海Ⅰ号”的出水,可以找到很多实证信息,进而完整勾勒出宋代船只的形态和内部特征”。“南海Ⅰ号”在南宋时期是比较普通的海外贸易商船,正因为普通,才更具代表性。
中国远洋古船可“见风使舵”
“像咖啡、巴士等词汇,是国外的舶来品,但‘锚’这个词,却是国外‘剽窃’我们的”,席龙飞向记者讲述了这段趣事。明代,中国船舶的锚由木石结构发展到了铁制的“四爪锚”,由于汉字中的猫、锚同音,这个被称作“锚”的船舶属具便连通其名称,也传到了西方。在英文中,吊锚杆叫做CAT-davit,起锚滑车叫做cat-block。
席龙飞说,中国的远洋古船全部是帆船,而且都是硬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软帆,只能顺风航行,一旦遇到逆风,则只能停航,等待风向转变。但中国帆船在大海中行驶时不惧怕各方来风。顺风自不必讲,如果行船中正遇上逆风怎么办呢?原来是将帆调整一个角度,然后侧面前行,走一个‘之’字型的线路,通过曲线行走的方式完成前行的目的。他感慨,“‘见风使舵’最早应该是用于海上帆船的,真佩服先人!”
“南海Ⅰ号”考古价值难用金钱衡量
由于“南海Ⅰ号”沉没时并未发生倾覆,而是正态下沉,据此,不少专家判断“南海Ⅰ号”可能是由于超载而沉没。对此,席龙飞和杜玉冰均表示,仅凭目前的有限信息,尚不能做出上述判断。“因为‘南海Ⅰ号’上装载着数十万件的瓷器,船上甚至还有压舱石,所以即便因风暴发生沉没,也不见得会发生倾覆。”
由于“南海Ⅰ号”上装载的主要是外销瓷,因此有专家认为,外销瓷多以民用为主,不见得会有很大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此,杜玉冰表示,此说有失公允。“只关注文物的经济价值,这太狭隘了。”
杜玉冰认为,“南海Ⅰ号”的考古价值是多方面的,上面的文物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一个小小的果核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此外,“南海Ⅰ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完)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