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须防“人死艺亡”

 

CCTV.com  2008年06月12日 17:2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半月谈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6年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半月谈记者从今年两会现场了解到,不少代表、委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抢救问题联名提交议案、提案,或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意见、建议。

  民盟中央:传承中华民族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相对费时、费力、艰苦的工作,资金投入后不能很快看到成果,又不会产生很大的轰动效应。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理念下,一些地方领导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抢救和申报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存在的,而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又后继乏人,“人死艺亡”会造成中华文化遗产无法弥补的损失。

  要健全机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政府各级领导责任制,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传承人数据库,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给予传承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不断被边缘化,对其传承保护多只局限于案头书斋,只注重文本体系的编写。因此,要培植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文化空间,让民众通过各种实践、表演、技能表现等形式,共同寻找一种认同感、历史感和归属感的地方。

  农工民主党中央:抢救地方戏

  据统计,20世纪我国有地方戏360多种,目前除有60到80个生存状况尚好外,其他剧种多数已经消亡。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有地方剧种52个,现在仅剩28个;安徽省的地方剧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个衰减到现在的7个,当时34个专业庐剧团也锐减到现在的2个。目前,一些老艺术家相继退休和逝去,造成很多优秀剧目随之断根,无法复排。一些青年演员月收入只有几百元,难以养家糊口,普遍情绪低落,纷纷改行或在外兼职。很多剧团青黄不接,行当不齐,人才断层。

  每一个剧种都是地域文化与民俗精神的结合体,无不浸润着各自的审美情趣。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关注地方戏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省市,可以依托地方综合性大学或艺术院校,培养地方戏人才。对目前仍有传统剧目片段留存的濒危剧种,可以与博物馆结合,抓紧录音、录像。加强地方戏的舆论宣传,媒体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柯军:创建多功能活体昆剧博物馆

  2001年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创建具有非物质特色的多功能活体昆剧博物馆,是建设昆剧生态区的有效途径。新型昆剧博物馆是昆剧表演院团和昆剧博物馆的综合体,是一所兼容收藏、文物陈列、表演陈列、艺术传承、创作、教育、学术研究等多种特有功能的、可流动的活体博物馆。在这所昆剧博物馆里,应建有厅堂红氍毹、各类仿古戏台、水上戏船、现代化剧场等,并上演各种时期的传统剧目。博物馆既可以邀请海内最著名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来馆加盟,又可以派遣演出分队携带文物复制品在各地巡展巡演,形成一个流动的博物馆。戏校毕业生进院团后必须在老演员较长时间的帮带下才能独立创作和不断积累,要让活体昆剧博物馆成为青年演员学习历史、继承艺术的第二母校。

  江苏省昆剧院具备了创建新型昆剧博物馆的基本条件,但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扶持,同时需要吸引社会民营资本的介入。江苏省盛世宝玉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昆剧院合作,在用民间资本激活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盛世宝玉公司投资人倪国栋一次采购了2008年360个专场,向南京市民和国内外昆剧迷作免票的公益演出,随后还将继续投资在全国29个主要城市、世界26个国家作公益性巡演。保护昆曲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全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责编:刘琼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