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昔日青城山

 

CCTV.com  2008年06月12日 19:1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财富时报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古称丈人山,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为川中名山。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四季常青,群峰环抱,俨然如城,故名青城山。自古就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文物古迹众多,古建处处;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 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迁于今址。南宋时朝庭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今建福宫系清代重建,现存二殿三院,还有长达394字的清代青城山著名长联。距建福宫一千米处有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四面苍岩壁立,云雾缭绕,古木葱茏,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

  青城山上最著名的重要道观建筑群是上清宫和天师洞。上清宫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重建,山岩上有清代黄云鹤“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内存有木刻的老子《道德经》,殿右侧南楼前有鸳鸯井,传为五代前蜀时期所凿,井旁刻有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个大字。宫右一池,形如半月,水深数尺,晶莹清澈,不竭不溢,传说是仙女麻姑浴丹处,故名“麻姑池”。宫后最高处建有“呼应亭”,登高一呼,群山相应,可观日出、云海、圣灯三大景观。

  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公元605至618年),现存殿宇建于清末,海拔高度1000米,三面环山,前方白云谷视野开阔。古观靠山处有一洞窟,传说是张陵天师结茅居住过的地方,故名“天师洞”。天师洞的内山门,与三清大殿、黄帝殿布置在中轴线上,围绕三清大殿的层层楼堂,共分为10个天井,均有曲折回环的外廊连通,曲径通幽。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前檐排列6根大石柱,采用高1.2米精工雕刻的石狮作柱础,在庄重威严之中又富于玲瑰意趣。天师洞存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珍宝。

  青城山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这里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常为云雾笼罩,满山林木葱茏,四季青翠。山上花卉资源丰富,观果、观叶植物繁多,盛产野生药材,在追求质朴、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这样的自然环境无疑是一处洞天福地。这里的道观亭阁多藏于绿荫丛林之中,或隐或现,意境极为幽深。

  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上,青城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责编:刘琼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