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迎来十周年。在这个珍贵的历史时刻,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此,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连续举行七场西部大开发新闻发布会,回顾宁夏十年成就。12月1日,西部大开发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郭秉晨细数宁夏十年辉煌。他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年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经济增速连续9年超过10%,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我区GDP达到1098亿元,跨过千亿元大关,比1999年增长1.65倍;财政总收入178.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比1999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19.6%。2008年宁夏煤炭人均占有量和人均发电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人均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1万公里,比1999年增加了1.1万公里,形成了以18条国省道为骨架、三纵九横的公路网络,实现了所有乡镇通公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并形成了以银川为中心,连接宁夏城乡和全国各地的邮电通讯网络,移动电话普及率居西部第一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
十年间,宁夏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99年的18.2:39.2:42.6变为2008年的10.9:52.9:36.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以宁东“国家级煤电化工三大基地”为核心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日益凸现,形成了以能源、新材料、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五大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
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最大的基础工程。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城乡环境明显改善。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内的封山禁牧,全区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期间的8.4%提高到9.84%。草场植被覆盖度已由30%提高到60%,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前列。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在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宁夏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人进沙退的省区。不久前,宁夏平原与成都平原、苏北平原等10个地区被评为“十大新天府”,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十年来,我区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并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1.9倍和1.1倍。实施了“塞上农民新居”和“山区危房危窑改造”工程。通过实施生态移民,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4万人。“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1%。建成了自治区博物馆、图书馆、银川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及农村8套免费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均走在全国前列。我区还发扬“小省区也能办大事”的精神,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均走在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前列。如积极探索推进药品“三统一”改革,创建“少生快富”工程,实施水权转换改革等,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年来,宁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财富,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宁夏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00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针对宁夏出台的最重要的文件。提出了60多条具体政策性措施,100多个事关宁夏跨越发展和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为推动宁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回汉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也是我区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团结,一心一意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宁夏属于欠发达省(区)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改善民生还需要下大力气。
今年8月2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下一步西部开发工作进行了部署。国家即将出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和十年发展规划,这是宁夏面临的又一次大的发展机遇。宁夏将要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未来10年的历史性机遇,将“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及重点项目建设同国家西部大开发后十年政策密切结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责编:王玉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