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惧怕是什么
恐惧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到创痛;致命的重创,恐惧的声音,就像要把人吞噬一样。其二是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
人类遇到大灾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在这两个因素下,产生强烈的惧怕和惊恐,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承受的压力极限的表露。所以我们要认识到:
1、把恐惧视为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纾解而不是压抑。
2、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象,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
3、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惧怕得到缓解。
4、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
5、关怀孩子,愿意聆听他们的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和安慰。
6、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同时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
帮孩子摆脱恐惧5步
澄清恐惧情结
如果一味想逃避或隐讳不说,就不能浮出意识表层,把它看清楚,那会使孩子更害怕。佛教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树上掉落的果子惊醒,大喊着“灾难来了!大灾难来了!世界末日到了!”森林的动物,一片惊恐声中都在奔跑,不断地传开来,结果所有的动物都在惊恐逃难。这时,一位智者来到森林,逐一追问他们从那里听来“世界末日到了!”终于追问到兔子。智者问:“你怎么知道大灾难,世界末日到了?”
“我在睡觉时,听到砰的一声,令我惊吓非常,我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你能带我去看看吗?”于是兔子带领觉者去看个究竟。结果却发现原来是树上掉落一个果子。于是,平伏了一场恐惧的逃难。
强烈的惧怕总是挟杂着消极和不安的臆测。如果能在大地震之后,带领儿童发现惧怕,认清现实,就能使理性发挥功能,而不会陷入无谓的焦虑,或情绪异常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