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如何帮助前线子弟兵缓解心理压力

 

CCTV.com  2008年05月27日 15: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浪读书  
[内容速览]  5月21日(周三)13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赵丽华,“万千心理”总策划石铁将做客新浪读书《文坛开卷》,和网友一起探讨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

  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许燕

  5月21日(周三)13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赵丽华,“万千心理”总策划石铁将做客新浪读书《文坛开卷》,和网友一起探讨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文坛:所以刚才其实网友们都在特别的关心一个问题,刚才许老师也说到了,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对不同的群体应该有针对性地去帮助他们,因为大家也看到了,像刚才说的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医务人员,我们的志愿者,某种程度上心灵上也在受着创伤。王老师,比如说像对这些子弟兵,我们的战士,应该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在这个时候?

  王芳:我觉得现在我们要分阶段和分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反应和类型,首先我们要判断他是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再针对性的提供一些帮助。

  主持人文坛:打扰一下,就是说像我们的战士也是要分不同人的反应是吗?

  许燕:对,你看有的人,其中有一个报道,他是在哀求人,再让我去救一个孩子,其实这也是一种创伤性的反应,我在媒体上还看到,有的官兵说着说着自己就晕倒了,说完了以后自己就晕倒了,他们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心理学强调的是对不同人,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这样一种帮助,它不是一个普遍性的,一个能够有一些共同性的东西,其实我们说战士虽然很坚强,这种坚强他一定要给这些灾民提供一种外在坚强的一些力量,因为他们的力量是给灾民看到希望的,但是这样一种给人力量感的时候,他们内心的这种心理消耗,心理耗竭是非常大的,这种心理耗竭其实对他们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这种伤害都很大。

  主持人文坛:比如说刚才您说到的这位跪在那儿哭着说,让我再去救一个孩子,像这样的战士怎么样去帮助他?可能这样的人不少数。

  王芳:对,他们可能会有一种在目睹那些灾难的同时,本身自己心理也觉得感同身受,有一种痛苦的感受,这个是我们说一种替代性的创伤,就是我虽然没有亲历这些,但是因为我看到了,所以我也跟你的感受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另外还有就是刚才主持人跟许老师都提到的那位战士,我觉得他还有那种深深的自责和内疚的感觉,就觉得如果我可以坚持下来,我的身体还可以坚持住的话,我还可以去救更多的人。所以对于这样的战士,他们从前线撤下来之后,我们也会有针对性的根据他们的情况,去做一些比如说做一些个别的辅导,或者是说团体的,一队战士,然后包括在救灾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感受,我们也可以让他们说出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和严重的程度,然后再去做一些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辅导,都是可以的。

  主持人文坛:大家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也能感受到,这次受灾,尤其心灵受创伤最严重的一个群体,那就是孩子。所以在这儿特别想跟三位老师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失去了父母的这些孩子,我们怎么样给他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许燕:其实这个前线在灾区的一些专业性的心理学工作者,已经在做这项工作了,但是像这些孩子,就是失去父母的这些孤儿,心理伤痛非常大的这些孩子,真的需要一对一的这样一种安抚治疗,包括有些孩子不吃不喝,那我们怎么去关心这些孩子?

  主持人文坛:对他们最基本的一些心理上的帮助,是一些什么样的行为?

  蔺秀云:我觉得对那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在经历这种事情的时候特别震惊,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他可能失去了父母,也可能失去了家园,这个时候的孩子他最需要的就是他的安全感的那种满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最好能让这些孩子能够找到他认识的人,然后建立一种依恋的关系,如果他认识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或者不合适找到,那我们就可以派志愿者长期地跟某个孩子,或某几个孩子建立这种安全的信任的那种关系,让孩子会有一种归属和那种安全的感觉,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给孩子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社会支持除了对孩子以外,我觉得对刚才提到的战士、医务人员,整个的他们内部也可以相互支持,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建立一种依恋关系的话,这样一部分他的社会支持就相当于建立起来了,另一方面,他还可以跟同龄的小伙伴形成这种同伴互助,让他们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又形成一种社会支持系统。

  主持人文坛:这是一种心理的依赖有所转移。

  许燕:要相互支撑,相互关心,因为他们原有的一些社会支持系统开始出现变化了,甚至破坏掉了,所以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感,无感觉感。所以我看有些志愿者在医院里面去照顾那些受伤的孩子,我觉得他们就像一个母亲一样,然后去关怀这些孩子,其实都是一种给孩子一种支持,一种温暖,一种爱护,一种宽慰,这样一种方法。

  主持人文坛:在这个时候不宜对孩子做一些什么?

  王芳:我觉得特别对于孩子来讲,我们也是分几个阶段来做,就是根据创伤发生之后的时间阶段,比如说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刚刚发生不长的时间,孩子多数还处在一个震惊的状态中,这个时候可能他的情绪反应很多是回避的,比如说他会哭,或是否认,不相信等等,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刚才许老师也讲到,就是照料者的角色,就是给他提供一种安全感,比如说有些志愿者他们可能觉得我们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有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说话,跟他说什么,或劝他什么,因为有的时候就是把孩子抱在怀里,然后跟他说你安全了,其实这样子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然后在这个时候让他把现在的这种比如说害怕也好,愤怒也好,恐惧也好,把这些情绪尽情发泄出来,而在这个时候不要先急于让他去接受事实,现在我们更多的要处理他现在这种情绪把它表达出来,而不要去跟孩子说,你不要怕,或者说你不要悲伤,或者说你不要哭,孩子,我们别哭,类似这样子的,我觉得是这个阶段不太适合的。等过了一段时间,比如说他情绪上的问题差不多相对平稳以后,我们再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才是面对,也就是让他慢慢地接受这个事情的确发生了,我的父母的确不在了。

  主持人文坛:一般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情绪要多久,就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之前?

  许燕:每个孩子都会不一样。

  王芳:至少可能是几天到几周的时间,然后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再慢慢进入,让他了解到,或是慢慢接受这个丧失的现实,就是我的确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父母,然后等这个阶段再往后,就是我们讲到还有一个长期的适应的阶段,你怎么样让他重新走入到他必须要适应的一个新的生活,跟现实的社会再重新建立起那种新的联系。所以这块也是包括我们心理学院的各位老师在花大力气去想的,或者是计划,就是一个中长期的一个心理援助,而不是说只是在灾害发生之后一个短时间的。包括这些孤儿以后他们可能要回到学校,学校老师怎么去处理他们的问题,还有就是他们可能要走入新的家庭。

  主持人文坛:我们一直要陪伴他们,尤其是心理工作者更要一直陪伴着他们。

  王芳:没错,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

责编:刘琼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