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不是很专业,就不要去给灾区人民添乱,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留京志愿者,一个长期的天天给孩子们写信的志愿者。我想,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近日,团中央和四川省提出“志愿者要理性、要有灾区需要的专长,不要盲目赴川”等希望,特别是杨澜、邓亚萍等明星赴川做儿童心理辅导后,大批人群跟风而去,灾区有些吃不消了。心理援助:不应再盲目
小学三年级的王炳川多次从噩梦中惊醒,嘴里不停地喊着快跑,快跑。尽管现在和爸爸、妈妈住在帐篷里,可校舍倒塌那一瞬间,总是在小炳川的梦里出现。地震过后,尽管没有受伤,小炳川变得不爱说话,晚上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不停地冒冷汗,还会不时的哆嗦。
5·12大地震已经过去半个多月,随着救援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灾区幸存群众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如此,许多救灾现场的武警官兵、志愿者、新闻工作者、相关工作人员及普通群众,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专家预计,四川汶川大地震心理受灾者将超50万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各部门及相关民间组织纷纷组建心理援助团,前往灾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学家和志愿者们迅速赶到四川开展心理援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存在工作难以达到标准,资源对接困难及真正的心理咨询专家缺乏等问题。特别是大批进入灾区的心理救援队伍,在部分地区面临心理救援者挤占灾区群众资源,自身安全无保障及对灾区情况不了解导致无法行动等状况。
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调研显示,目前,四川至少有1000名心理专家处于无组织、无系统的行动中,普通志愿者就更数不清。更令人担忧的是,当部分外地专家逐渐离去,对于很长时间之后才会发生的灾后心理创伤的高发期,超过百万的需要心理干预群体该怎么办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目前,部分准备进入灾区的心理援助组织已意识到危机心理康复问题的长期性,不再盲目施救,纷纷调整策略,试图使援助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心灵救助:应长期坚持
“心理康复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有经验的专家,这不是每个市民都具备的。对于心理康复进程来说,通过寄予温情的卡片传递‘在这个社会你不孤单’的信息是心理康复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每一个普通市民能做到的”。“1+1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公益行动”的负责人李扁指出,心理救援要科学有序,且有计划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1+1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公益行动”是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心理抚慰,对灾区大批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少年儿童实行康复救助,对在地震中不幸伤残或心理重度受损少年儿童进行长效一对一的救援。据负责人李扁介绍,活动的名称“1+1”的前一个“1”是指到灾区一线的专业团队,中间的“+”是指媒体和各类信息枢纽,而后一个“1”是指后方各方面的补给支援。
“只有后方的补给支援跟上了,我们才不会占用灾区资源,给灾区人民添麻烦。只有各类信息枢纽通畅了,我们才能进行更为准确及时的救助,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援助更持久。”李扁说,5月31日,活动组的志愿者们将携带上万张由北京市民亲手填写的“爱心问候卡”和亲情信赶赴灾区。他们已经与都江堰市教育局做好联系,在前期的调研中对当地的受灾情况及有多少灾区群众进入有所了解。“我们绝对不会盲目行动,给救灾工作添麻烦的”李扁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已前后向灾区派了三批专家团,第四批专家团即将出发。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也已设立“中国儿童紧急救助基金”,其中的“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将协助相关部门专门安排灾区孤儿的基本生活、灾后的心理辅导和长期抚养教育工作,特别是“灾后的心理辅导”具有长期性质。异地辅导:效果同样好
从事婴幼儿早期开发研究工作的王硕老师是“1+1行动组”的志愿者之一。由于工作原因,她不能进入灾区。在她看来,能坚持长期给灾区的的孩子们写信是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
“我们去了,可能将孩子一时的痛苦解除了。然而三五年后,又有谁会想起这些孩子,而那时他们的心结该由谁来解呢?”王老师说:“既然我们不是很专业,就不要去给灾区人民添乱,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留京志愿者,一个长期的天天给孩子们写信的志愿者。我想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现在做一些后勤工作,等校舍建好了,我就去支教,去给孩子们讲故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的王真同学,本来一直坚持要去灾区做一名志愿者。当听说灾区已经有大量的志愿者,缺的是专家时,他便自愿当上了搜集资料的志愿者。王真说:“哪个灾区受灾最严重,有多少人需要救助,已经有多少心理救援团体进入,这些是我现在的工作,我感觉这很有意义”。
“尽管没有去灾区,可我们离他们的心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热线接线员周晓敏说。5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内招募了35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志愿者,开通了“心理援助与信息服务热线”。
据热线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26日,已接到热线200个左右,其中有寻求心理援助的,寻亲的、还有询问收养孤儿和孩子的入学情况的。在这些人中,寻求心理援助的占了三分之一,在这三分之一中大部分是灾区居民,还有一部分是看过电视后情绪难以稳定的。“无论是在电话里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治疗,还是给找不到亲人的人提供信息,对于灾区群众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且非灾区人的情绪问题是进入灾区的专家们所没能顾及到的。”周晓敏说,“从事这样工作的志愿者也很重要,所以并非一定去灾区。”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教育部组织部属师范大学和部分地方师范大学开通面向灾区的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站,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同时,一些大学生还自发建立了心理援助QQ群,心理援助网站,并建立长期的援助计划。尽管他们没能赶赴灾区,但他们却都成了救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为灾区居民的情绪稳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