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灾之后--人的精神重建

 

CCTV.com  2008年05月28日 10: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世纪周刊  
[内容速览]  中国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干预,起源于灾害。克拉玛依1994年的那场大火,是中国第一次在灾难后对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运用心理危机干预。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灾难性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摸索时期的探路者。

  灾后重建的终极目的,是重新获得健康的身心和幸福生活

  中国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干预,起源于灾害。

  克拉玛依1994年的那场大火,是中国第一次在灾难后对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运用心理危机干预。

  第二年,心理干预运用于地震灾害中,却晚于大地震20年??1995年,开滦精神卫生中心首先开始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运用到他们的病人中去。而这些病人,来自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上个世纪70年代太特殊了,北京大学于1977年宣布恢复心理学,并成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7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所以,心理干预在中国的起步,不是学院庙堂,而是地震灾难城市。

  地震PTSD的起始步伐

  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的PTSD心理干预开展两年后,1998年1 月10 日上午11时50分,河北省张家口西北坝上张北、尚义两县发生了里氏6.12 级强烈地震。地震刚过,张北地区出现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强冷空气,这两场接踵而至的灾难对地震灾民和救援人员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张北地震后的第3个月,当时还在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当心理科医生的赵丞智和他的同事即对灾区中学生心理卫生水平进行了调查,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对地震灾害引起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张北震后的第6个月、9个月、1年甚至多年后,赵丞智还在继续定期回访。

  赵丞智对灾区与非灾区学生做了对比性研究,在他与北医六院汪向东等合作的调查中,灾区学生中有明显心理病理症状者占38.27%,他们以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为主要表现症状。在亲友亡故的学生中,心理病理症状的比例占一半以上,为54.84%。在震后第17个月,当赵丞智再次对灾区学生进行了心理病理调查,尽管此时离地震发生已近一年半,但在205名中学生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还是高达9.4%。

  看到这些学生中对灾难重现的恐惧、过高的警惕性和强烈的心理痛苦,赵丞智认为,必须对灾后幸存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治疗和干预,以避免他们在重要的成长阶段中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包括不宽容、易激怒,最甚者还将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灾后青少年创伤应激障碍的研究。

  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灾难性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摸索时期的探路者。

  PTSD干预在各种灾难中的应用

  赵丞智现在是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培训督导部主任,他说国际上PTSD心理干预开始较早的国家美国,在越战后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美国社会逐渐感受到越战老兵遭受的心理困扰对社会的影响。由此开始的PTSD干预在美国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灾难性事件中去,PTSD也作为一种疾病在1980年纳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手册。

  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刚刚开始一天工作的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几乎同时遭到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飞机的撞击,此后的72小时内有一部分人员得到了及时的PTSD干预,较之另一部分4个月之后得到PTSD干预的人,及时得到心理干预的人在焦虑、抑郁、强烈悲伤、恶梦、社交障碍等创伤后的负性表现要少得多。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者在张北地震、大连“5?7”空难、海啸、“非典”等灾难中都曾以民间形式出现在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面前,国务院出台过一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规划中规定:“发生重大灾难后,当地应进行精神卫生干预,并展开受灾人群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使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中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 50%这个比例目前看来,一次也没有达到过。

  赵丞智说,关注财产和躯体的损伤只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部分,灾后救援的终极目的是重建家园,它不仅包括对物质环境等的硬件建设,更应当包括受灾幸存者心理健康和生活信心重新建设,将心理救援正式纳入救灾管理机制意义重大。

  改变认知完成精神重建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和民间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到救灾第一线进行PTSD干预,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马文有说:“我很赞成四川灾区在灾后一周内很快地开学。现在学生的学习条件和他能学到些什么意义并不是很大,主要是要让同学们在一起,从而尽快达到心理康复的效果。如果不开学,他的生活还中断在5月12日中午的那一时刻,一开学,就是新的生活开始了。”

  不同于学生,成年人会带着悲哀、带着责任、带着担心,即便是这种情绪下,也会被心理工作者要求去接受朋友的关怀或者去关心别人的生活,哪怕他一天只能在情绪的转变上迈出一小步,也要一步两步地迈出去。最初的行为上的改变,有可能是被逼出来的,比如:“现在有干净的水了,可以刷牙了,你要恢复刷牙的生活”。马文有说,尽管这种变化并不大,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使幸存者在精神重建中找到对生活的感觉。

  在度过一个月的紧急期后,对于问题严重者进行心理干预,轻度的进行心理辅导就行了,早期治疗之所以能达到PTSD预防的目的,是因为它将灾难带来的巨大创伤能量通过倾诉、哭泣等方式释放了出来,而不是压抑下去,唯此,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才能远离消沉和崩溃,开始一场精神的涅。

责编:李菁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