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新潟地震后,日本明仁天皇夫妇在一处由学校体育馆改成的避难所慰问灾民。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开始报道一种名叫“创伤后压力障碍症”(PTSD)的心理疾患。数据显示,阪神大地震9个月后,严重受灾地区的男童和女童PTSD的发生率分别高达12.5%和19.5%.也因此,震后及时对灾民,尤其是儿童实施心理救治,是让灾民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阪神大地震
全民动员实施心理救助
1995年1月17日,日本西部神户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
对日本来说,这次地震几乎是对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的复制。由于灾难发生在夜间,许多民众是“一觉醒来,一切皆空”。灾害不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对幸存者也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
社区心理诊所发挥作用
地震发生后,这一地区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立即对灾民提供心理服务。在日本,心理学机构非常普遍,每一个区都有心理诊所,构建了一个覆盖全日本的心理健康网络。仅在神户的长田区,就有四个心理诊所。
地震发生后,该地区没有遭到破坏的心理诊所均迅速开始重新工作。事后的研究表明,地震期间没有爆发精神分裂症,心理诊所的迅速“归位”功不可没。
为了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干预,当时的日本厚生省下令迅速建起了10个心理救助站,这10个救助站分别分散在各家公立医院里。厚生省还要求,每个居民避难所内都应该有心理救助员,并能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在神户市的长田区,原有的4个心理诊所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修复。诊所的医生就与当地的社会心理学家等人一起,在当地的公共医疗中心内组建了一个临时诊所,用于救助有需要的民众。在神户市上的西宫市,市民小泽雅子女士回忆说,当年她因为房屋的倒塌烦忧不已,心理医生每天到她住的棚户来跟她聊天,两个人渐成互相信任的朋友,现在仍有联系。
心理救援越早效果越好
地震发生后,全日本心理健康从业者几乎都投入到各个心理救助站的活动中。此外,科学界和其他相关领域也迅速做出反应,派出支持团队进驻心理救助站,协调和支持相关工作。科学研究表明,在重建工作的早期,心理救助工作越早介入,对恢复灾民健康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大。
此外,日本相关机构也在救灾经验中意识到,在震后心理救援活动中,一个好的协调者或管理者必不可少。这个协调者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各地区信息,与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组织保持联系,组织可调动的人力,以及建立和实施心理救助应急机制等。
地震发生后,日本临床心理学协会倡议,希望推进心理救助工作。兵库县就在2004年建立了“兵库心理救助中心”。
(颜颖颛)
新潟大地震
专业机构培训专业志愿者
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67人死亡。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星期通常被视为“与生命赛跑”的一星期。在这一星期,日本政府迅速派出了搜救队和医疗队。一方面搜救生还者,一方面救治伤员。
通过手机短信安抚灾民
日本政府也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安抚灾民,缓和他们的心理紧张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出现群体慌乱。市政府大楼供电和通讯系统修复后,政府职员就开始通过网络向手机不断发布地震及救援的相关信息。如“会再次发生大地震是谣言,请大家不要慌乱”、“市内各避难所开始有保健医师巡回诊断”等等。
日本红十字会则在大地震发生一个星期后迅速在小千谷市成立了心理救助中心。在这个中心成立前,分散在各个医疗救援队的红十字会心理调解员已经在各个医疗队里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心理救助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进入各个临时避难所,安抚那些精神受到创伤的人。
心理救助中心成员在与灾民见面后,往往眼睛直视他们,与他们交谈,倾听,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发泄,与他们共同分担担忧、紧张、痛苦、疲倦和焦虑等情绪。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时间,日本红十字会总计向灾区派出了121支医疗救助队共944名成员。
心理支持计划持续多年
心理救助中心在当年底解散,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救助活动的结束。本次地震中有超过10万民众被迫撤离,虽然相对阪神大地震,这一数目要小得多,但地震对民众的心理危害却同样大。
日本红十字会在救助中心解散后,随即宣布了心理支持计划。这项计划主要是在国家心理协会的协助下,在各个医院培训心理救援人员。日本红十字会在91个红十字医院培训了90名心理指导者,而这些指导者的任务是为各个医院和救助中心培训心理治疗志愿者。
日本的经验表明,地震后,心理受影响的灾民最普遍的症状是失眠,有这一症状的灾民约有30%.为了诸如失眠在内的各种灾后心理疾病,红十字会的这项计划一直持续了多年,直到地震的影响完全消除。
(颜颖颛)
(本文得到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大力协助,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