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美、日、俄如何在灾后进行心理援助

CCTV.com  2008年06月19日 14:2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开导受灾者 倾听放第一位

    家园毁于一旦,亲人生离死别,突发性灾难在带来身体创伤的同时,还会对人们心理造成伤害。对于受灾民众来说,心理救助和营救生命同等重要。

    在日本,心理救援人员一般将地震后3周左右看作心理医护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符合我们常说的“痛定思痛”,即人们从震惊、呆滞和身体伤痛中平复过来,心理危机开始出现。尤其是孤儿、重伤者以及失去孩子的高龄父母,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日本东京大学参与过心理救援的惠子说:“在日本,刚开始是禁止心理救助人员以鼓励来开导受灾者的。因为灾难过去一段时间后,受灾者已经在努力面对现实了,如果一再鼓励,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疲劳感和抵触情绪。”惠子表示,这时要求把倾听放在第一位。受灾者通过诉说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感与孤独感,释放心理压力。但心理救助者不会强迫受灾者说话。他们会亲切地呼唤受灾者的名字,因为叫他们的名字能给受灾者安全感、让他意识到自己被关心;然后可以说一些与灾难无关的话,例如“你看上去气色还行”“今天天气不错”“这雨下得真大”等;如果患者沉默不语,救助者就陪着他们坐一会儿。第二天,同样时间,同样的人再去,同样坐一会儿。这样,随着受灾者的状态,慢慢增加交流时间,但要禁止发展成医生的说教。

    而在美国,最近规模较大的一次心理援助发生在2005年的飓风后。那次,美国卫生与民政服务部组织了110名专业人员为民众提供全天候的咨询。他们将心理救助分为成人和儿童两部分:对于成人,最重要的方法是与他们交谈,听他们痛哭;对于儿童,许多人出现了无助、焦虑、对周围的事情淡漠、不愿意上学、失去某些记忆的问题。对此,纽约心理学专家伽弗尼带领的救助人员采用读书、画画、儿歌这些孩子们喜爱和熟悉的活动进行治疗。如一位救助人员让孩子们根据图片,画出直升机援救的场面,这种方法能帮助他们消除灾难场面所留下的“无助”的精神创伤。“死亡是灾难过后,困扰孩子们的一大问题。”伽弗尼说,许多失去亲人的孩子会不断地询问亲人为什么不回家。此时,救助者不会隐瞒真相,而是努力让孩子明白死亡,并鼓励他们提问。

    日本为孤儿建“疗伤屋”

    “我要爸爸,妈妈!”日本阪神大地震后,上百名孩子在看护中心发出这样的呼喊。失去双亲的孤儿无疑是灾难中受到伤害最深的人,灾后对他们的救助也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日本“长足育英会”是一个专门负责孤儿安置的全国性慈善团体,他们会对孤儿进行看护养育,并与“彩虹之家”心理救助组织相互合作。阪神大地震后,有573个孩子成为孤儿,心理受到极大创伤,为此,日本专门为他们建立了一座“疗伤屋”。在这里,有任他们发泄悲伤的“火山房”,孩子们可以任意摔打物品;有“回忆房”,孩子们可以大声哭泣,和去世的父母说悄悄话。今年当上幼儿园老师的松金洋子是当年的一名孤儿,刚刚被救出来时,她又哭又闹,还多次企图自杀,后来一对大学老师领养了她,并定期带她到救助中心进行心理治疗,这种治疗一直坚持了10年。如今洋子已经读完大学,并且成为一名健康快乐的老师。

    对于孤儿的安置,俄罗斯是由社会福利部门负责的。福利机构会对孤儿进行统一登记,并为他们找一个寄养家庭,由这个家庭来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政府每月提供生活费用,直到孩子可以独立生活为止。同时每个城市都有孤儿养育中心,有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一直培养到孩子成年,可以自食其力为止。

责编:韩文燕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