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公司对所有加盟的农民工进行严格的军训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然后每50人分成一组,输送给用工单位。公司为员工们同用工单位签订包括工资待遇、生活标准、人身安全等十几项内容的协议。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侵害,由公司负责出面协调,从而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收入有了保障。
刚开始,只是一些河南的同乡来投奔张全收的公司。慢慢的,公司名气越来越大,邻近的安徽、陕西、河北、山东等省的农民工也纷纷要求加盟公司。
公司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张全收聘请了专职医生为他们看病体检;招聘了北方的厨师为他们做家乡饭菜。工作之余,农民工还可以看到电影、唱唱卡拉OK。中秋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公司还举行联欢会。张全收向所有员工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员工凡有不顺心的事,都可以直接拨打他的电话反映。农民工都称他为“贴心大哥”。
每每看着这些农民工,张全收就会联想到儿时的自己,不自觉地就会和他们亲近起来:“他们都像我们自己家生的孩子一样,就因为我对他们好,他们才这么信任我。你越付出的多,你的人员工就越多,你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大。”
除了公司越做越大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张全收感到高兴和自豪。那就是他在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让他“能够更好地为农民工办实事了”。他说:“我作为一个打工的,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能从农村走到这里,当上了人大代表,感到非常骄傲。当上了人大代表可以为农民工撑上一把保护伞,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年度例会上,张全收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的议案,这份议案得到很多人大代表的支持和肯定:“农民工能掌握一技之长,对他是终身受益的事情,有技术可以拿到高工资嘛。因此要搞好农民工的培训,要订单式的培训,有目标、有方向的培训,不要盲目的培训。”
对于怎样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张全收还有很多想法:“目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建立一个农民工学校,让他们(农民工)学一些社会上的知识,法律法规,学一些技能。”
有梦就有方向。张全收正是凭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一路走来。
责编:韩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