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震灾之后的中国宏观调控述评:稳中求进 迎难而上

CCTV.com  2008年06月06日 10:4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谢登科、张旭东、韩洁)相继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不确定因素……2008年,成为中国经济经受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的年份。重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迎难而上。

  当前,冷静客观地看待经济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

  稳中求进——国民经济朝预定调控目标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颠簸和起落,这是今年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央在安排今年的经济工作时突出强调,要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加大。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努力适应变化,克服困难,稳中求进。我国实际消费增长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对外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全社会总需求增长呈现快中趋稳的态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看,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从今年初开始,连续亮起“绿灯”,显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处于稳定区间。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和已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国民经济运行正在朝着预定的调控目标稳步发展。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充分证明:中央采取的各项决策和方针政策是及时、正确和有效的。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彻中央决策和部署上付出的艰辛努力是有效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态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季粮油有望获得较好收成,生猪生产恢复势头继续向好,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市场消费持续较旺。这些信息显示,虽然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但相对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整体态势而言,其影响仍属局部,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理应并完全可能经受住这些冲击,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一手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控制物价上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是应对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压力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更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形势复杂——宏观调控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整体经济运行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汶川地震对灾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也对整体经济运行增加了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加上国民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老问题与新情况、新问题交织并存,更加剧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并使得宏观调控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地震灾害发生后,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一方面,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需要强调抑制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导致受灾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和信贷需求的猛增。

  “各种不确定、不可测因素的叠加效应,使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孝德说。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之后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剧,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商务部3日发布的最新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国内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已连续8周呈环比略微回落态势,但生产资料仍保持高涨,这表明成本推动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灾后大量基础设施重建,必然会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内对水泥、钢铁以及铜、铝、锌等基本金属和建材的需求,对上游生产价格的冲击也不容忽视。

  央行金融研究所新近的分析报告认为,尽管国内投资需求近日有所回落,但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再加上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投资回报空间仍然较大,因此未来投资仍有较大反弹压力,同时,国内信贷需求仍然旺盛,灾后重建也势必进一步增大信贷资金的需求。

  当前在经济领域,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煤电油供应较紧,财政支出压力较大……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在对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带来严峻挑战。

  迎难而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很重。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时运用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加以灵活调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宏观调控的考验。

  今年前4个月,货币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从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初步显现,但货币信贷反弹压力仍然较大。“从总体上看,当前宜保持总量政策稳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要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央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认为。

  专家指出,虽然货币政策在总体上依旧实施总量控制,但应统筹考虑灾区和非受灾区的不同情况,比如,在地震灾区可相机实行一些见效迅速的应急政策。

  地震发生以来,央行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灵活的金融调控政策支持灾区重建。除了加大对灾区贷款的支持力度,央行还决定受灾严重的成都、绵阳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此前,央行已宣布自5月20日起上调国内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面对地震给当地造成的严重损失,中央明确要“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做相应安排。财政部长谢旭人表示,财政部门迅速行动,主动研究提出抗震救灾的财税政策,统筹考虑灾区恢复重建资金的需要。

  央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建议,地震后应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民生和基础设施建立的投入,有保有压,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

  财政倾力向灾区倾斜,这完全符合抗震救灾的需要和实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但地震并没有影响中国总体运行,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没有发生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表示,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通货膨胀压力大,必须要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而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不可低估。

  特殊时期,特殊考验。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并要求坚决打胜这两场硬仗。只要坚持以科学、求实、沉着、冷静的态度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的航船必将平稳前行。

责编:赵文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