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丢掉幻想,坚持自主创新”
我国的民机研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并不算晚。美国波音公司波音707飞机于1957年12月首飞,欧洲空客A300于1972年10月首飞,而我国的第一架支线飞机——“运七”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运十”早在1980年9月就飞上蓝天。然而,尽管起步不晚,但是今天我国仍没有商业成功的先进民用飞机。
“历史教训一再告诫我们,可以从国外买来先进的军用飞机,但买不来属于自己的威慑力量;可以从国外进口最新型的民用飞机,但买不来民机产业,买不来原始创新能力”。在总结了几十年来中国在民机道路上曲折的奋斗历程后,航空界的专家得出了许多启示:
航空工业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对民机研制的长期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
“要丢掉幻想,坚持自主创新。”市场和金钱换不回来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国外引进和转包生产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民机产业。
应有稳定的政策和法规长期扶持,实事求是地允许民机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鼓励航空公司购买国产飞机。
发展民机应采用新的体制,更好地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由市场主体,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如股份制、民营化等)来体现国家的意志。
民机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是: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超越,持之以恒,系列发展,商业成功。
应下决心建设与中国民机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的民机研制能力平台。
民机项目是战略意义重大的国家级工程,高新技术密集、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涉及面宽,必须由国家统一部署,纳入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规划,打破地域和集团的分割,集中全国的力量攻关。
“技术成功并不等于商业成功”
与军机相比,民机产业有着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有专家指出,民机发展要做到“五性合一”——安全性、先进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要达到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需要一大批的技术创新作支撑。
而对于民机这种世界竞争激烈的商品,客观上有一个长期积累和成熟的过程。“光有技术上的成功还远远不够,技术成功不等于商业成功”。
据介绍,飞机首飞只是研制的重要一步,后期需要大量的适航验证。要建立庞大的服务体系,使飞机在世界各地随时随地能够飞起来。飞机的研制、技术服务体系、市场的开拓能力,要做到“三位一体”。技术成功很难,从技术成功跨到商业成功更难。虽然很多人都在谈论飞机,但专家告诉记者,我们要对飞机的复杂性、艰难性需要再认识。而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中国民机产业尚属“幼稚”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水平已经不再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华牌”大型飞机还没出生就要别无选择地参与国际竞争。
良好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民机产业发展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要的就是产业发展所处的环境。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国家战略规划,需要合理的产业布局,需要提高领头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创建自主创新体系。而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四个因素解决好了,才可以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服务能力,这是民机产业获取竞争优势,顺利实现产业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有专家认为,发展大飞机应进行资源整合,消除阻碍中国民机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改变过去的模式,采取国家投入与多方筹资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应该遵循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面向国内外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创新管理经营模式;要充分利用我国航空工业的现有基础,调动地方、企业的积极性,特别要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吸引、凝聚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为大型飞机研制建功立业。
对于正在进行的ARJ21新支线客机项目,人们充满了期待。早在新支线飞机立项时,就提出要“以我为主,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在20多年国际合作中以沉痛的教训和巨额的代价换来的一种共识。而它的意义不光是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更大的意义是在为大飞机的发展趟出一条成功之路。而在许多人看来,只要我们科学地制定并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民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探索正确的发展模式,大胆改革创新,中国民机产业的崛起就大有希望,中国必将从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
责编: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