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 2004年回顾

2004年经济亮点:粮食止跌回升 农民增产增收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07日 17:50

  CCTV.com消息(12月3日新闻联播):2004年,与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和生产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告别了多年徘徊,出现了粮食止跌回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这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垒实了基础,也成为2004年中国经济运行中最亮丽的一笔。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吉林农民:今年多收入1000多,再加上200多元的良种补贴,今年收入比往年都好。

  江西农民:明年准备再增加几亩,继续种下去,因为国家政策比较好,谷子也好卖。

  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今年粮食总产量有把握突破年初预定的9100亿斤的目标,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有望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梳理2004年春夏秋冬各个农时,不难发现中央各项支农政策总在关键时刻适时出台,对农业全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赶在春耕前落实政策、刺激春耕,中央把原定于2004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前到2003年底,并以一号文头签发了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加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专发一个针对农民增加收入的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性的第一次。春耕前夕,阔别18年来一号文头重回农业领域,随之带来的是有450多亿资金支持的各项具体政策:特产税取消、农业税减免、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创历史新高,春播面积也随之明显止跌回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我下去调查农民就反映,一减三补的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农民直接给农民的好处,但最低收购价政策让我们从市场上得到的实惠更多。

  夏收在即,中央对最重要的口粮品种水稻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政策给粮农吃下了定心丸,同时带动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品种的价位全年稳定在合理水平,市场成为中央借势还利于农的重要调控手段,积极种粮的农民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民冷惟民:像今年这样的丰收年起码是900到1000斤一亩,100块钱100斤的话,就是1000元,他这里敞开收,有多少收多少,我们就有多少送多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有一个非常好的形势就是,尽管粮价在涨,但它并没有带来象94年那样物价暴涨的局面,重要的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政府采取了粮价上涨过程中保护低收入者的政策,另外一个方面,农民的积极性上来了,粮价在涨,粮食产量也在涨,这样到一个合理水平基本就稳定住了,这样等于把市民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考虑在了一起。

  目前正值秋粮收购旺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大粮食市场购销两旺,稻谷的市场价普遍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国家实际上并没多花一分收购资金就繁荣了整个粮食购销市场,而粮食产区和销区间也实现了顺利对接。

  湖南省粮食局局长王柏林:今年我们与广东省签订了50亿斤(销售大米)的协议,与云南签订了销售大米20亿斤的协议,这样我们产粮区的农民能增产增收,销区也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渠道。

  收获带来的喜悦在这个秋冬推动了新一轮的种粮热潮,今年全国冬小麦的 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000万亩。

  湖南农民:不愁销就大胆种,还要增加面积,还要大搞。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我觉得明年的农村政策,第一个方面就是好政策会继续延续,给农民的实惠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一定还会有所增加,第二个方面就是加大投入,推进科技进步,所以我想明年对于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进步,进一步搞活流通等等方面还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把农业的底子打好,基础打好,这样农民在好政策的指引下既得实惠,又有积极性。

(编辑:刘琼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