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生物安全是国际社会近年来持续关注的主题,也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热点,中国作为世界8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联合国环境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和指导下,制订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并即将和其他七个国家一起在联合国的资助下投入实施,这将使中国的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有海外媒体评论说,“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的实施将把中国带入生物安全保护的崭新阶段,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影响。就此问题稍后我们在演播室还将采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王德辉副司长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马克平先生。好,下面首先请看记者的相关报道。
《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下,倡导实施的以国家为基础的试点项目。中国和俄罗斯、保加利亚、喀麦隆、古巴等17个国家一起作为首批试点国,在框架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和指导。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中国将和波兰、马来西亚、保加利亚等七个国家一起,在近日作为示范项目启动《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的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物安全办公室副处长 柏成寿:中国生物安全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策体系框架、法规体系框架、技术体系框架和中国生物安全管理优先重点领域,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首先我们对中国的生物安全管理情况作了一下综合的评估,同时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也使中国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有利于今后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目前中国的生物技术虽然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当前生物安全的热点问题转基因生物方面,无论是转基因生物的研发、释放环境控制还是跨越国境的转移,在宏观管理方面,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较为被动的态势。
柏成寿:实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包括法规能力建设、体制能力建设、信息交流、技术支持还有公众的意识。
世界各国为了在转基因技术的使用中,在可获利益和潜在风险中达成一致,取得平衡,确保转基因生物在跨越边境运输和处理使用中安全无害,当前有110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安全议定书这一国际协定。
柏成寿:2000年国际社会通过了生物安全议定书,为了加强各国履行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能力建设,联合国环境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制定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在8个国家实施生物安全国家框架,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呢?就是因为中国签署了生物安全议定书,另外中国也是全世界5个制定生物安全国家框架最好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很快,再一个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全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已于2000年8月8月签署同意了议定书,但至今尚未被正式批准加入,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的实施,将为中国增强履行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记者: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针对基因工程潜在风险的广泛争论,面对着各种种类不同的转基因生物日益广泛地释放到日常环境中,各种功能不同的转基因生物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食品、饲料和医药领域,国际社会也日益关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生物多样性、全球环境、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近20年来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在研究、开发和生产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自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目前世界上约有120多种转基因抗锄草剂、抗虫和抗病的农作物走出试验室,进入田间种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科所研究员 薛达元:总的说现在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影响还没有非常确定的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它实际上有些潜在影响是大家公认的,我们说玉米,转基因玉米它主要是抗虫玉米和耐除草剂的玉米,由于它的花粉落到周围以及一些杂草上面,也可以引起一种蝴蝶,它叫MONARCH BUTTERFLY,这种蝴蝶死亡,这个在全世界都引起震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截止2000年,全球转基因大豆、棉花、西红柿等常见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四年中增长了近26倍,而中国的转基因农作物和林木已有22种,仅转基因抗虫棉已有2000万亩的种植面积。
薛达元:全国有七八个、十个省在种转基因的棉花,转基因的棉花主要是抗棉铃虫的,棉铃虫是棉花最主要的害虫,转基因就是能够杀死棉铃虫,但是它同时杀死棉铃虫的天敌。另外一个它也可能产生抗性,就是经过几年以后,它对这个虫子不抗了,现在在实验室里证明,用这种转基因棉花的叶子,来饲喂棉铃虫,当喂到第十七代的时候,它的抗性降到30%,所以现在有些专家,像农业部门提出要防止这种棉铃虫抗性的发生,要作好预防。
目前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制约转基因生物潜在风险的最权威的条约,而对于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课题来说,生物安全仅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的种类都居世界前列,并且具备区系起源古老、遗传资源丰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优势,物种高度丰富使中国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宝库,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使国际社会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关注的对象。
在国家环保总局于日前召开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除生物安全外,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还面临外来入侵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两大重点,而签署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中国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已经纳入了世界范畴,保护能力和水平达到了国际社会的要求。
记者: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当前国际社会中在环境保护方面签署国家最多的公约,同时也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最具权威性的条约,中国履行条约十年来,积极围绕保护、持续发展和公平分享惠益这三大目标取得了持续的进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中国报道》记者田超颖北京综合报道。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报道》。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相关问题,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王德辉先生和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马克平先生,王司长全程参与了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的组织制定,马博士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专家,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国情研究报告、履约国家报告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纲领性文件的主要编写人之一,两位好,欢迎两位来到我们的演播室。王司长,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为什么中国实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能够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呢?
王:早在1997年国际生物安全议定书谈判的时候,联合国为了加强发展中国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选择了18个发展中国家作为生物安全国家能力建设试点,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和最早签署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最早的国家之一,参加了试点。我们在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的制定当中,组织了科技、农业、林业、海洋、建设、中科院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制定,在制定这个框架的成果应该说受到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机构的高度赞赏。我们中国的经验应该说在发展中国家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所以我们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得到联合国的高度赞赏。所以最近联合国决定,在这些18个国家再选择一批国家进行实施这个框架,中国作为首批实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得到联合国的支持。
主持人:国家生物安全框架都有一些什么内容呢?
王: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对我们国家的生物安全立法、国家正确地制定将来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管理体制、信息交换所、公众宣传,涉及到生物安全的国家能力建设的内容都包括在我们的框架之中,为我们国家以后生物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提供了指导。
主持人:和其他国家相比,您对现阶段的成果怎么评价?
王:我们国家应该说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生物安全的立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今年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管理办法》,另外我们国家生物安全的管理能力有了一个基本的管理能力,但是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国家还缺乏一个总体的生物安全法规,生物安全不光是涉及到农业部门,还涉及到科技,主要主管生物技术研究的、涉及到林业,他们可能有管林业的一些生物技术,还有涉及到卫生部,他们可能管一些食品安全,另外涉及到环保部门,主要负责环境释放等一些行政管理工作,所以这些应该说生物安全涉及到国家多个部门,必须有一个总的国家生物安全法规,来监管我们国家的生物安全工作,所以我们在立法上还要进一步加强。第二我们应该在风险评估方面,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试验跟证据来支持我们国家的一个决策,所以这块我们基础工作已经开始,但是还在进行当中,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是我们应该加强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进行国家生物安全的信息的建设,还有公众的教育,人员的培训等等一些问题,这些我们在生物安全框架里面有一些具体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应该加强的。
主持人:马先生,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日是基于199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的时候,而建立的一个日子,国际社会把这样一个日子作为主题日,它主要是为了更集中的宣传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意义,您先介绍一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马:生物多样性它的价值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个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比如说我们吃的粮食、蔬菜等等这些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这样一些生物多样性提供的一些产品,第二个方面就比如说像医药,也是我们很熟悉的,特别是像中草药,包括一些其他的一些药物,有很多成份也是从自然界的植物或者动物当中提取的,也是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同时还有比如说像工业的原料、木材等等,这些是我们很容易理解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们就叫它直接价值,同时它还有间接价值,这个方面实际上是我们经常忽视的,但是这一块如果折合成经济价值的话,那么它这个价值量远远超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比如说像生物多样性它在保持水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等这方面,它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国际上也有很多国家在计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到底有多大,比如说像国际上非常有名的可以说在第一位的这样的一个杂志,叫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在1997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很长的一篇文章,来估计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他们得出的结果,就是说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每年大约有33万亿美元的这样的价值,可以看出来这个价值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花最大的力气去保护生物多样性。
主持人:今年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有什么特点呢?
马: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它是属于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这个特点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例子去理解,比如说全世界大约有25万种高等植物,我们国家就有接近3万种高等植物,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特有性程度很高,比如说像高等植物,中国的3万种高等植物,有17000多种是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这都是非常宝贵的。
主持人: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是吗?
马:是其他国家没有的,这是很宝贵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中国区系起源古老,这一点怎么去理解呢?就是我们国家特别是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没有受到第四季冰川的影响,成为好多古老劫余生物的避难所,使得我们这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不光是空间上我们这个生态环境很多样,在时间上又保留了很长时间的这种积累,所以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从区系历史上也是很古老的,这是第二个特点。同时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它的经济价值非常大,有很多种我们日常生活,我们的生产离不开的这样的生物资源,所以我觉得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很自豪,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王司长,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重要手段之一,现在中国有自然保护区1551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2.9%,这种自然保护区能达到什么样的保护效果呢?
王:我们现在自然保护区的个数、面积已经是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我们国家的70%-80%的野生动植物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都得到保护,所以这个应该是我们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
主持人:那就是这样的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还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呢?
王:目前应该说生物多样性面临主要就是两大原因,一个就是自然原因,像温室效应、气候变化,这样对生物多样性破坏是很大的,最近据专家估计,自然原因也是加速生物多样性破坏、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为原因,比如讲滥砍滥伐,破坏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草场的过度放牧,这样破坏了草场,使草场变成沙漠化,另外就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这也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人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就是外来入侵物种造成了我们国家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这些也是当前我们保护区建设管理必须加强的一项工作。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看到中科院等单位正在进行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工作,您认为生物遗传资源怎么样来保护和管理呢?
马:刚才我们都介绍了,就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实际上包括遗传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们怎么去保护它呢?实际上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在野外的我们要把它生境保护好,不管是野生稻子的也好,还是其他的一些作物的品种也好,应该在野外把它保存好,没有生境,你光靠室内的保护是不行的,我们叫它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您刚才指的生境就是生态环境?
马:就是它生存的那个环境,这方面我觉得是需要加强的,除了那些面积比较大的保护区的建设应该重视以外,同时还应该重视专门为了保护遗传资源所设立的那些保护点,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采取迁地保护的这样一个措施,就是把那些遗传资源把它采回来,放到室内去把它保存起来,现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也是很快的,比如说像我们中国农科院,现在种质资源的一个库,这个库现在已经保存了300多万份的种质资源,这个就是遗传资源,还有像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库,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在云南正在建设当中,这个对于遗传资源的保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观众朋友,围绕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我们现在正在采访两位嘉宾,广告之后欢迎接着收看,稍后见。
主持人:马先生,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它主要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马:它每一次缔约国大会都确定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目前我觉得有三个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一个就是生物安全问题,第二个是外来种问题,第三个就是遗传资源取得会议的公平共享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了外来入侵物种这样一个话题,外来和非外来是依据什么条件来界定它呢?
马:外来物种主要是考虑它分布区,如果比如说某一个物种,它特别是通过人为的这种影响,超出它的分布区以后,这个种就是叫外来物种,这个外来物种实际上就是分成这么两类,一类就是说它是外来的,不管它有害还是没害,还有一种就是叫外来入侵物种,有的说我们在中文里边也叫外来种,就是说它既是外来的,又是有害的,这种一般就叫外来入侵物种,它有这种像侵略者一样,有这种入侵性,但是我们一般中文里边就笼统地就叫外来种,现在一般说的外来种主要就是指的外来入侵物种,这个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有两个渠道传播的,一个就是贸易,不管是从海运的压舱水也好,还是陆地上或者是空中运输的这些货物也好,包括包装箱等等,由它传递过来的,还有一个就是旅行带进来的,主要就是这么两个途径,使得外来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现在造成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王: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危害已经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美国、印度和
南非等国的报道和国家报告,美国每年受外来入侵物得的危害的经济损失是1500多亿美元,印度是1300多亿美元,南非是800多亿美元,据我们去年在珠海召开的一个国际研讨会,我们国内专家的估计,我们每年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大约在几百亿人民币,这个还是不完全估计,现在主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南方、西北都有外来入侵物种,像南方有薇甘菊在广东、福建一带蔓延,造成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人工现在很难去消灭它,还有我们原来引进准备防护海堤的大米草,现在造成危害,还有引进原来作为猪饲料的水葫芦,现在已经大肆蔓延,以及我们西北地区的紫茎泽兰,造成大规模的破坏,这种破坏经济损失是很大的,我们人工也很难去消灭它,如果要清除它,要花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主持人:目前中国对外来入侵物种是怎么管理的?
王:外来入侵物种我们有一些管理工作,主要是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他们对入境的一些货物跟游客要进行一些管理,但光这个管理还是不够的,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引进物种的一个风险评估的程序,因为我们引进物种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一些竞争现状比较强的物种,要进行风险评估进行专家论证,在确定对我们国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没有危害以后,才能进口,另外一个就是将来我们应该说在加强国家立法、加强统一监管方面要做一些工作,另外一个现在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得到国家各个部委有关部门的重视,比如讲科技部还有中科院、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都进行了一些专题调研,组织专家在调查我们国家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对我们国家造成的危害,以及向中央提出防治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破坏的一些正确措施,所以我们国家加强外来入侵物种这个管理应该越来越加强。
主持人:王司长,《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不是目前最有效的预先防范的协议和原则呢?
王:是的,事先防范的原则是我们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有一些对生物多样性、对人体健康一些影响,必须长时间才能反应出来,所以事先防范是很重要的。《生物安全议定书》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优先也最重要的一个议题,也是我们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这个议定书应该说比较好地处理了环境问题和贸易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个议定书我想主要很重大的成果就是规定了四种权利,一个是国家的主权,就是说某一个国家要向另外一个国家出口转基因生物,进行环境释放的时候,必须经过进口国的同意和批准,这是国家的主权问题,这是第一个。其次就是议定书规定了鉴定权,就是说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出口转基因生物进行环境释放,要经过进口国家的风险评估,确定它对本国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没有危害的时候,才可以进口。第三就是对于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了公众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就是对所有的转基因生物的越境转移要进行标识,让公众了解这些是转基因的生物及其制品,最后一个就是有一个赔偿权,就是一旦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或者进入成为人们食品的时候,产生了危害,公众有权向出口国进行索赔,要求他们补偿,而且承担责任,我想生物安全议定书最重要的这四个权利。
主持人:中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已经十年了,目前现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您认为最应该侧重的是哪些方面?
王:保护好我们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履行好国际公约这项义务,我想中国最需要还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行动,共同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因为我们生物多样性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农业、林业、中医药、环保还有建设很多部门都涉及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所以我们国家必须统一立法,统一监管,而且要组织各个部门共同来推动我们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主持人:两位,咱们今天围绕生物多样性的相关问题就谈到这,感谢两位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接受采访,谢谢。观众朋友,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中国报道》,下次节目时间我们再会。
主持人:赵俐婷 责任编辑:田超颖 导播:滕双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