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5日
主持人:日前,记者从国家信息产业部了解到,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企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年销售额突破600亿元的企业已经有两家,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今年1-2月份同比增长达到25.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拉动外贸出口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围绕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相关话题,稍后我们的演播室将采访国家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周子学先生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董云庭先生。首先请看记者的相关报道。
位于东南沿海的广东省惠州市是中国最早的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前这座不大的城市仍然是联想、LG、TCL等企业的生产厂家所在地,在TCL电视机生产车间,记者发现这些正在大量生产的小尺寸的彩色电视机在中国市场很少看到,据介绍这里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口而生产的。另据了解,作为一家具有国际知名的企业,TCL在2001年生产的近600万台彩色电视中,有80万台出口到世界各地。
TCL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袁信成:在我们持续保持对国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情况下,还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对海外市场的出口,我们去年销往海外的是7.16亿美元,今年同期和去年同期一季度相比出口也增长了接近40%。
袁信成先生在TCL已经工作了11年,见证了企业发展的历程,他介绍说,出口的增加使企业保持每年利润以50%的速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是TCL重要的发展战略。从近期出口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通信类产品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中国普天首信集团去年刚刚推向市场的手机,在今年一季度就出口了十几万部,由于除芯片以外所有的硬件和主要软件都是自主开发研制的,因此尽管出口数量不大,对于集团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中国普天首信集团副总裁 李珠袁:我们首信集团自己依靠我们的技术人员,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发成功的,除了元器件不是我们制造的之外,其他的包括它的机型的设计,包括它的电路和各种软件,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所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且能够销售出去,可以说是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电子类产品出口中,软件也是近两年出口增长的亮点,东软集团是中国一家具有较强实力的软件开发企业,2001年东软集团软件的出口额达到1100万美元,出口内容涉及嵌入式软件和商用软件等,公司高层介绍说,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主要是依靠人才的优势。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刘积仁:我们有从美国回来的,有从日本回来的,有从德国回来的,这些博士,在我们公司里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增长基于这一产业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在不久前,国家信息产业部评出的2001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信息制造业的两大集团,中国普天和海尔营业额都已超过了600亿元,超过200亿元的企业已经有10家。
记者:统计显示,近几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量中的90%来自电子信息产品,中国已成为世界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大国之一,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普天首信集团合资兴建的企业,主要销售诺基亚各种款型的手机和基站设备,据介绍,这一公司生产的手机在2001年60%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去年出口额达到了12亿美元,占整个北京市出口额的1/4。有关人士认为,出口量的迅速增长,主要依赖于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金鼎:一个是在产品的质量方面,我们首信诺基亚生产的手机都能够达到诺基亚全球的质量标准,另外我们在降低生本、挖自己的潜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使得我们这个产品的价格方面有了很大的竞争力,这样使得我们去年有60%以上的产品都销往欧亚这些国家。
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诺基亚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以诺基亚为龙头企业的星网国际工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目前配套企业已经达到了30多家。这一工业园区的建成,将使诺基亚中国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采访:诺基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约玛?奥利拉:把这么重要的一个机构设置在这里以满足我们,不仅是亚洲,还包括美国、美洲,我们将会继续通过星网工业园,来扩大向全世界出口的任务。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IT产业的巨头将继续在中国追加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爱立信、西门子等一些跨国公司已关闭了它在本土的工厂,将制造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中国电子信息企业正面临着国际国内更加激烈的竞争。
记者: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下,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像中国普天、海尔、华为等一批具有国际知名的品牌,但就总体而言,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参加国际竞争,是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中国报道》记者薛爱民北京综合报道。
主持人:观众朋友,欢迎继续收看《中国报道》。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现在我们开始采访周子学副司长和董云庭教授。周司长,董教授,从全球看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大国之一,如果从这个产业链这个角度来看,你们觉得中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周司长。
周:回答这个问题,我可能首先要简单回顾一下我们这个产业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个产业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10年时间平均发展速度是32.1%,这个速度相当于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的三倍还要多,相当于工业40个部门的两倍还要多,1999年是一个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它的总量达到了中国40个工业部门的第一位,同时这一年我们的总量在世界上排位也排在美国、日本后面,成为第三,世界的第三,所以这一年是一个标志性的一年,到了新的世纪实际上这个产业已经是中国的一个支柱产业的地位了,这两年还在继续地高速发展,所以在这个世界的产业分工中,确实我们这个产业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在国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了。
主持人: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况。
周:对。
主持人:从经济运行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的产业链中作用怎么样?
周:我们这个产业在20多年发展中,可以说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基本上是这样的,就是我们把引进消化吸收和我们自己的加工制造两个结合起来,把引进技术跟我们自己的自主开发结合起来,把国外的资金跟我们国内的产业结合起来,基本上就是现在形成了一个三资企业在我们这个地方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进出口加工贸易方面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这样一个加工制造基地,同时我们一些原来国内的一些企业,现在也慢慢地在自主开发产品的发展上也在慢慢地往前走。
主持人:董教授,您是专门研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这么多年来您一直跟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情况,做研究,以您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您怎么评价中国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水平?
董:它这个规模不断在扩大,我们2001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是8237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国40个工业部门平均增长速度9个百分点,它在去年的工业增加值是177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0.77上升到去年的1.85,最近几年来效益相对来说比较好,去年我们利税是750亿元,增长了9.4%,因为去年总体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环境是属于复杂多变的,因此去年能够取得这么一个经济效益,应该是比较好的成绩,我就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最近这几年始终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去年出口是6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长6.8%的11个百分点,在整个国家外贸出口总额当中,我们占的比例是24.4%,因此它也是一个出口最多的一个产业。
主持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有没有什么变化? 董:电子产品出口在今年1-2月份还是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今年1-2月份出口是108亿美元,增长了25.6%,在全国外贸出口当中的比例达到26.7%,因此我个人认为今年我们实现原定的外贸出口700亿美元的宏观调控的指标应该是能够实现的。
主持人:周司长,您在第一个问题已经谈到了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达到32%每年平均,32.1%,那么这么快的速度是什么原因使它有这样的速度?
周: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原因,首先应该说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支持我们这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个可以体现在很多的方面,比如说体现在国家直接地对这些专项工程的投入,对研发的支持,技术类、研究发展类国家引导型资金的投入,包括在各个部门,比如在计划部门,在科技部门等等,各个部门,在开发区的建设这些方面,它主要的高科技的领域大部分都是支持了电子这个产业的发展,这是第一个,那么这里还有很多的像去年、前年颁发的国务院的18号文件,就是对软件跟集成电路专门的政策,还有对手机就是移动通信专项,这些都是对这个产业一贯的支持,使得这个产业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动的动力。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特别提到了政府强调要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跟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的位置,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同时要在全社会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信息产业,这些应该说都是国家的宏观的大的思路,这些大的思路实际上对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性的引导作用,这是第一个,我们国家一贯是这样的。第二个应该说是在总体上来说这些年我们国家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战略总的来看也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因为我们国家,刚才我谈到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和我们自己开发紧密地结合,把加工制造,加工制造指的是对外的,引进外面的来料加工等等,和我们自主的这种加工制造也是结合起来的,这些结合的结果是使得一个产业发挥了我们国家的优势了,把这个产业等于在中国从无到有的变成了一个制造业的相对集中的一个基地了。第三个方面应该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很大的既是压力,现在看起来也是一个成果,其实我们这个产业比较早的放开了,这个放开包括比如说最早我们就放开了价格,价格就处于一个市场竞争的这样一个环境,同时我们把我们的企业摆到了一个,比较早地把中国的市场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相当于我们有一句话叫国内的市场国际化,同时国际的竞争也变成国内化,所以这个等于是把中国的企业跟国际上的这些跨国公司放在一个平台上去竞争,这是一个开放的意识,带来了这么一个竞争环境,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这个开放的结果是市场等于大家都在一起做。第四个方面就是改革开放整个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在提高,这个结果实际上是给我们这个产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空间,比如说我们一年的电信的运营业的投入,都是平均在2000亿左右,这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制造业的一个大市场,第五个方面我们特别鼓励,就是国家的宏观政策特别鼓励国际合作,所以在咱们中国应该说国际上的那些跨国公司大的跨国公司,前50名或者前100名可以说在中国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分公司、代理处等等,在中国成了他们挣钱的最好的一个地方,鼓励他们,实际上有的政策比国有企业还要优惠,因此这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的一个结果,当然最后一个也应该说是我们这个产业的主管部门,包括一些相关的部门,推行这个行业管理,包括像我们这种百强企业的排序,加强企业管理等等,这些都是行业管理措施,所以整个使得这个产业连续快速地发展。
主持人:观众朋友,围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我们正在采访周子学副司长和董云庭教授,广告之后我们将接着谈,欢迎您继续收看。
主持人:董教授,刚才您前面谈到了1995年的时候,电子信息产业所占的国民生产总值是0.77%,到现在已经接近1.85%了,这样快的速度可以说也跟电子信息产品的快速出口、对外出口是联系在一起的,出口增长也非常地快,您觉得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它的市场优势到底在哪?
董:从整体上来说,我觉得它应该有这么几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个就是说因为你出口就必须跟国际标准接轨,所以从行业管理部门这个角度来说,始终要求出口企业按照ISO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你所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第二个特点我们这个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不是单项出口,实际上我们已经形成了出口产品的包括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基础元器件等软件五大类,特别是我们这几年主要是以计算机跟通讯产品出口为主,换句话说我们这个出口产品的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改善,这是第二点。
周:应该说我们有好几个产品已经是世界产量最大的。
董:产量也最大,我们的出口量也最大。我们讲产量最大我这里简单地讲一讲,这个是国际电信联盟统计的数据,第一个是我们的DVD,2000年中国生产的DVD已经占了全球的38%,我们的彩电生产占了24.6%,我们的桌面电脑就是彩色电脑占了11.4%,还有像收录放组合机磁头还有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电话机,都是产量世界第一。到去年我们生产的手机是8700多万部,出口4002万部,也是全球第一,从出口产品来说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出口还是计算机外设原器件,其次就是通讯产品,但是从去年状况来看,彩电的出口状况已经有了明显地改善,我们去年出口彩电是1140万台,比过去几年有较快的进步,第三个特点我说一下,就是从地区比较集中,我们逐步向比较广泛的地区去发展,去年的情况大体上是亚洲占了53%,北美占了24%,欧洲占了20%,还有其他的地区,再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这个出口还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就是来料加工去年占了差不多是79%,我们一般贸易的量总体上来说还是不大,正好也是体现了我们中国属于加工制造跟自行生产相结合的这么一个基本特征。第五个特点我觉得还是补充刚才周司长所讲的,因此三资企业在我们出口当中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差不多占了80%,这是第五个特点。第六个就是刚才一开始周司长已经介绍了,我们在全国外贸的比例是逐年上升,还有第七我觉得也应该讲一下,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去年外经贸部统计高科技产品出口90%来自于电子信息产品出口。
主持人:周司长,您前面也谈到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了,您觉得在这样的市场环境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竞争的优势是什么?
周:在加工这一块继续做大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技术研发,特别在软件、在核心技术这些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在这些方面去进一步鼓励、进一步引导,让这些将来也越做越好。
董:应该说我们在技术创新跟研究开拓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从今年就是今年第16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的情况来看,在100家企业当中我们已经有19家企业,它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5%,其中像深圳华为、深圳中信、大唐电信、天达天彩他们研究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已经超过10%,所以我个人相信,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的过程当中,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逐步会朝向技术的竞争。
周:技术竞争占上风了它就赚大钱了,所以这是我们一直在引导企业往这个路子去走的。国家比如说中央财政拿出来钱支持这个产业发展的资金方面,我们把这个资金主要用在加大技术的研发的补贴上,就是补贴企业的这种新技术的研发,主要放在这个地方,因为作为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国家原则上应该是退出的,但是技术的投入这是国际惯例,每个国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中国现在也在沿着这样路子去走,所以经过再以后发展一段时间,我们相信中国的技术会慢慢地起来,这样的话市场竞争也就慢慢地规范起来了。
主持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怎么样去跟跨国集团竞争?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怎么样有些政策引导?
周:政府应该考虑的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我们一定要按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套规矩去规范中国的市场,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情,这里的规范市场就是建立一个公平的、公正的、竞争的环境,第二个中国的市场规范的同时,我们还要按这种走出去的战略,去开拓国际新老市场,为什么说新老市场,新市场当然要去开拓,对于一些老的市场实际上过去那些国家对中国,因为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他们有些也是采取不公正的一些待遇,所以我们很多的质量很好的、价钱也是合理的一些产品被挡在一些国家的门外,这个我们应该通过世贸组织的一些规则去跟他交涉,重新进去,这个是市场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在国内创造更大的市场给企业,当然也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因为显然这个跨国公司的力量比中国企业大,中国企业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行,但作为政府来说,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环境,这个包括前面提到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实施,这个会带来中国更大的市场,这个也会吸引中国的企业包括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创业,来挣钱。第三个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的投入的力度,技术创新的主体将来应该是企业,作为政府不能说也是一点不能起作用的,政府应该是把有限的资金去引导告诉企业现在中国的市场最需要什么,你就应该开发这个技术,你开发这个技术国家给你技术上的、资金上的一些补助,这个要加大力度。
主持人:通过前面的采访我来总结一下二位嘉宾的主要的观点,一个就是说中国目前的电子信息产业确实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第二就是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势头很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第三点就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缺乏核心的技术的竞争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加强研发的能力,加强技术的开发,搞这个技术的创新,而且两位嘉宾对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今天围绕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话题,我们先谈到这,非常感谢周司长和董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你们二位。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的《中国报道》,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主持人:王世林 责任编辑:薛爱民 导播:滕双双
|